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不知从何时起,“食品”、“礼品”(简称“两品”)发票已悄然进入单位财务支出账中,公然用公款报销。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单位领导外出“考察”、“招商引资”等活动中,金额小则六、七百元,大则三、四千元。由于是单位领导亲自经手的事情,单位会计不便过问,审计人员也难以打破情面,致使该现象越来越普遍,需引起纪检、监察及审计等监督部门的高度重视。“食品”即“吃”的东西,“礼品”即“送”的东西,按规定,不论是谁吃的,也不管是送给谁的,都不能用公款报销。这种用公款报销“吃”和“送”费用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按大安市委及组织部的通知精神,大安市审计局统筹安排,组织7个科室人员利用4个月时间对全市27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和调查中我们发现,各单位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财经违纪违规问题,查出违纪违规金额上千万元,决定处理处罚120万元。 一、违纪违规问题的表现形式 仅举如下几例: 1、私设“小金库”22万元,占违纪处理额的18%。 2、用虚假票据报销各种费用14万元,占违纪处理额的 13%。 3、挪用专项资金46万元,占违纪处理额的38%。 4、截留税金22万元,占违纪处理额的18%。 还有其他一些…  相似文献   

3.
平时在某些单位的财务审计中,不时会发现少数权力部门随意侵占单位资金,报销费用的会计凭证。其数额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其手法则多种多样,大致有以下四种:其一,以“借款”为名,一张收据被借款单位有的长期作挂账处理,有的则干脆列支。如,2004年某部门以小车维修费名义,凭一  相似文献   

4.
平时在某些单位的财务审计中,不时会发现少数权力部门随意侵占单位资金,报销费用的会计凭证。其数额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其手法则多种多样,大致有以下四种:其一,以“借款”为名,一张收据被借款单位有的长期作挂账处理,有的则干脆列支。如,2004年某部门以小车维修费名义,凭一张收据在某单位账上列支25000元。其二,直接报销。直接用一些大额的“三无”发票(无品名、无数量单价、无附件)到单位报销取现,不仅发票上内容不全,且报销手续也不齐,有的只有经手人签字,很难证明其真实性。如,2004年某部门在某单位报销“三无”发票28815.60元,其中…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规定:“所有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取得发票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一些单位在未能取得对方(单位或个人)正式发票的情况下,则到当地税务机关补开相同内容和金额的发票,并据以报销费用,如果新填开的发票内容真实,那么其反映的经济事项也是真实的,但笔者在日常的审计工作当中,发现不少单位在使用税务填开发票报销费用方面有很多漏洞,虚假性内…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在检查某一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和财务管理状况时发现,这个年支出仅八九十万元的单位,其用于报支费用的税务通用发票的金额就达二十几万元,占全年成本费用总额的百分之三十几,占应取得发票的费用支出的百分之四十。税务通用发票实际上是“白条”的替身,以往,单位在支付给单位以外个人的劳务报酬等费用时,由于付出劳务的个人没能提供发票、而单位只能以白条作为支付报酬的证明,用于报销费用。而现在,随着会计规范化工作的深入,一些“白条”“付款凭证”之类的支付证明再也不能作为报销费用的会计凭证了,因此,一些单位便采…  相似文献   

7.
经费报销是每一个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经济活动的一个基本环节.对反映经费的投入和成本的归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对单位“一把手”责任认定的基本依据之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一把手”对经费支出一律签“同意报销”.其“漏洞”容易给不法人员以可趁之机.包括修改领导已签字发票的小金额、在已签字的发票上篡改发票金额套取现金等。为此,我们建议:各单位“一把手”廊增强财经意识,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规范报销程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在审计中发现,尽管中央和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公款出国、出境旅游,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个别单位(部门)、乡镇,以各种名义外出参观学习和考察。而这些参观学习和考察,地点大都选择在风景名胜地区.且大部分是旅行社出具的发票。这些部门、单位毫无掩饰.直接让旅行社开出“参观考察”发票报销了事。种种迹象表明,学习只是幌子,旅游才是其真实目的。要遏制变相公款旅游这一问题.监督部门必须切实履职到位.实施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9.
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近年来审计机关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 一、审计的特点 与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党政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比,县级政府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是: 1、审计范围广。县级政府领导干部的职责范围是某一地区的全面工作,而不是某个部门的工作,任期经济责任涉及本地区若干部门和单位。主要包括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掌管政府专项资金的重点部门、政府办公室财务情况。2、审计内容多。包括本级政府财政收支情况、重大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政府领导直接领用和报销费用的部门(一般是政府办公室)财务收支…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费用报销环节,费用支出的真实性问题一直是内控的难点。笔者认为,采用流水式网上费用报销管理不失为一条解决之道。一、流水式报销模式的优势传统的报销模式是典型的专业报销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按费用支出的类型设置专业的报销单据,如业务招待费与差旅费的报销单据是彼此独立的。而流水式报销模式则不考虑按费用类型设置专业报销单据,而是严格按支出发生时间排列填制报销单据。从内控角度看,相对于传统报销模式,流水报销模式有如下优势:首先,增强了报销事项间的关联性。由于流水报销模式将报销事项按时间发生顺序排列在报销界面上,审核人员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报销事项间的关联性,从而较易发现与事实不符的报销事项。例如,一个业务员同时报销了差旅费和  相似文献   

11.
张娟 《宁夏审计》2007,(3):51-51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不断推出各种惠农政策,同时加大了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在这些资金中,有一部分是指定用途的“推广与培训”、“农民培训”等费用,旨在让农民通过培训,获得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技能,从根本上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但我们在对专项资金审计过程中却发现,部分单位或部门在这些费用中公然列支了本单位干部职工外出“学习”“考察”的费用,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些单位和部门为防止乱花钱、乱开口子问题的发生,提倡财务管理“一支笔”签批报销的做法。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一支笔”签批权力的高度集中,必要的监督制约措施没有跟上,因此引发的经济违法违纪问题层出不穷。《中国审计报》2000年4日7日以“一支笔狂签乱支,审计后革职丢官”为题,登载了江苏徐州某县一镇长郑某调离前利用手中的“一支笔”签批权,突击签报了近百万元费用票据,贪污公款12万元,被开除党籍、撤职的经济违法违纪案例。令人费解的是郑某报销个人费用票据,无经手人、审核人和年月日,只有郑某自己签的“同意报”字样,居然能堂而皇之地全部报销了,这不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们在对企业成本、费用进行审计时,经常发现企业利用虚假票据进行报销,所得资金用于种种不可告人的目的,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对此,值得引起审计人员关注。 一、虚假报销的形式及所得资金的支付去向列举: 1、某杂志社以会议费、咨询费等名义取得发票18张,金额103方元,计入管理费用及采编费用,其中用于个人收入性支出39万元,通过旅行社组织办理职工及有关人员旅游支出64万元。 2、该杂志社向刊物主办单位支付 投资回报共80万 元,以支付技术服 务费和咨询费的 名义在经营费用 和管理费用中列 支。 3、该杂…  相似文献   

14.
二00五年,成都市内部审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战略部署,重点突出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基本建设投资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使用审计。一年来。共完成各类审计项目2732项,查出损失浪费金额l30.66万元。纠正违纪违规金额3675.94万元,促进增收节支4733.75万元,提出建议意见被采纳1892条,向司法机关移送经济案件1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人。  相似文献   

15.
王小兰 《陕西审计》2004,(B12):46-46
2003年10月,紫阳县审计局对某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审计,在审查会计凭证的过程中,发现报销“纳税税票”,税收应由提供劳务人承担,为什么该单位会出现税款报销单,带着这个疑问继续审计,共发现了十三张“纳税税票”纳税项目,劳务费”金额71180.00元,审计人员向财务人员询问:“纳税款应由劳务人承担,你们为谁提供什么服务,为什么税款由公家报销”。财务人员吱吱唔唔地说:“我不太清楚,  相似文献   

16.
正一、差旅费报销单据金额填写的相关规定差旅费是指出差期间因办理公务而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和公杂费等各项费用,不同单位或部门对差旅费的具体开支范围的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具体规章制度,规定限额内的差旅费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凭据报销。单位工作人员因  相似文献   

17.
去年,枝江市审计局按照市委的安排对22家行政单位的一把手离任进行了审计,审计后移交司法机关查处1人,受到撤职处分1人,追缴贪污金额3万余元。审计结果表明,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违规的现象较为普遍,其违法违纪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种:一是向下级单位报销单据。在报销的手法上采用由其亲信具体经办,自己不签经办人,在审计中发现某单位一把手周某近两年来向下级单位报销单据2.2万元,其直接由他本人经手领现金的仅为2390元,1.9万元由其亲信黄某领回再转交他本人。他在报销的名目上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名曰"办公用品",实则金银手饰,名曰"运输费用",实则大哥大,名曰"电话费用",实则邮票、磁卡等有价证券。  相似文献   

18.
潘涛 《现代审计》2010,(4):42-42
近年来.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存在入账租车费用金额比较大.报销的票据也不规范等情况.有个别单位租车费用占了公用经费的10%左右。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租车事项的管理,笔者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叶英 《现代审计》2008,(6):55-55
最近我们在乡镇领导任期经济贡任审计中发现,多数乡镇在坚持“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中,对于开支内容、项目、数额,领导班子成员却常常不清楚,群众更无法知道有些发票是真的,而内容和金额是假的;有些发票和内容都是假的;有些属个人开支,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也拿到单位报销等等。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会计核算方面取得税务发票报销列支费用,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还应看到有些单位利用虚假内容发票报销费用,私设“小金库”,牟取小团体利益或个人私利的违法违规行为还时有发生。笔者通过实践,运用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方法,从费用支出规模、费用支出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