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油价格与国际接轨,油气田企业经营者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油气田生产效益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正确评价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单井经济效益,分析成本构成与原因,评价最优产量效益,为生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已经成为油田财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借助《单井成本分析系统》,在分析单井成本效益的基础上,试图建立油气田企业(区块)最大效益产量模型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2.
李兵 《价值工程》2010,29(2):102-103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采油井单井生产的效益如何将直接影响整个油田的开发经济效益。因此,对油井单井特别是那些产油量低、含水高的低效井进行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将为优化油田开发调整方案、提高油田开发经济效益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对超稠油开发中单井的费用构成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单井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了单井效益评价模型,并结合某区块单井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兵 《价值工程》2010,29(1):102-103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采油井单井生产的效益如何将直接影响整个油田的开发经济效益。因此,对油井单井特别是那些产油量低、含水高的低效井进行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将为优化油田开发调整方案、提高油田开发经济效益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对超稠油开发中单井的费用构成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单井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了单井效益评价模型,并结合某区块单井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构建科学的油田单井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可以为油田企业管理者治理无效井、控制操作成本、优化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力的工具。本文在构建单井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时,结合油藏经营管理理念的新思想和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方法,综合考虑我国油田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单井在整个寿命周期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及时反映已开发油气田的生产经营状况,为油气生产、投资决策、成本控制以及业务发展计划的编制提供重要依据,全面提升油气田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必要对已开发油田进行效益评价.本文利用已开发油田效益评价理论,对已开发油田、区块、层系、单井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1.引言 单井经济评价就是把管理目标细化到油田开发的最小单元——单井,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测算目前开发和市场条件下,油井开采是否经济,并从单井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分析影响单井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而找出降低成本对策,由点及面地提高油佃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石油企业越来越注重精细化管理,传统的财务会计已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管理会计实践创新势在必行。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从作为最小生产对象的单井出发,通过建立基础数据库,利用盈亏平衡和边际效益等原理和方法,对单井生产经济效益做出评价,为配产方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分公司经济效益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新宇 《价值工程》2015,(15):153-155
我国油气储层条件普遍较差,油品质量不高,低渗、低压、稠油油藏多,因此油气的开发效益一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水平井钻井技术体系的完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油气田开发经济效益。本文针对水平井钻井相关技术现状作简要概述,并对我国水平井发展存在问题作简要分析,为我国水平井钻井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方武 《价值工程》2011,30(23):119-120
在我国油气行业开展的项目后评价工作中,通常只根据集团公司设定的相关标准,根据企业或项目实际的效益,采取前后对比法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后评价。针对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工期长,风险高等特点,文章将反映项目实际收益情况的EVA指标引入到经济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中,并结合实际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为今后该类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经济效益审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审计。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资金效益低下、企业和单位领导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经济效益的提高。提高经济效益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中心任务。从思想上明确经济效益审  相似文献   

11.
何立华  李博然 《价值工程》2010,29(23):100-102
在进行油气配产时,为了得到最优的配产计划,决策者往往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多个目标,然而这些目标有的是不协调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笔者根据石油企业油气配产的实际,提出了运用多目标规划的方法来解决该问题,建立了总资金投入量最小、总采油成本最低、总产量最大以及总利润最大的"多位一体"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以D油田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据此制订了该油田2010年的多目标配产方案,并与该油田实际的配产方案进行了对比,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指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刘炳强 《价值工程》2014,(10):153-154
针对采油企业低渗透油气区块成本管理难度逐年加大的生产特点,中石化提出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本文为实现其有效应用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3.
袁风宾 《价值工程》2014,(19):25-26
重点解析石油油水井自动化系统的构造及运行流程,探讨该系统在油井生产中的应用流程,解析油水井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中如何保护生产安全以及进行有效的能耗管理,旨在确保油气田生产决策准确及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田丰 《价值工程》2011,30(5):105-106
由于石油产品的特殊性和战略地位,保持企业生产经营的良性稳定发展成为当前油气开采企业生存的核心要务。在此基础上,从生产成本结果、生产经营质量和生产经营决策三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油气开采企业的成功生产经营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5.
张广民 《价值工程》2014,(31):71-72
随着国家逐渐加大对环境的治理力度,加油站的油气回收工作也亟待完善和升级,本文指出了油气蒸发的损失与危害,针对加油站油气回收处理的现状、特点与问题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卸油、加油油气回收系统与油气排放装置,为后续油气回收处理工艺技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There was no production of crude oil and natural gas in 1973. However, exploration and preparatory production work were well underway. The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within Scotland in 1973 of the expenditure required to supply these activities. The data used for the study are those contained in or associated with the 1973 Scottish Input Output tables and the analysis uses input-output techniques. The pattern of crude oil consumption within the Scottish economy in 1973 is also examined.  相似文献   

17.
刘双龙  高博 《价值工程》2012,31(6):27-28
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兴能源,得到国家与各个能源公司的重视。我国页岩气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我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刚刚起步。目前广泛采用水平井开发页岩气藏,采用较大的水平段长度可以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和较大的采油速度,但成本必然相应地增加,采用较小的水平段长度,可以降低成本,但会影响采油速度和最终采收率。由此看来,对于某一具体的水平井,必然存在一个合理水平段长度。本文从采油工程的角度研究页岩气水平井段最优长度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曹虎麟 《价值工程》2012,31(25):112-113
我国小型油田和部分油田的边远井区在正常生产原油的同时普遍伴有天然气产出,同时国家现在重点开发的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等非常规能源在勘探研发阶段,其产气量大多在几百方至几千方每天,达不到商品化的规模,除部分用于生产加热外,大多直接排空或点火炬后排空[1]。小型油气田野外职工数量均在几十人到几百人之间,其采暖、制生活用热水及炊事用气总量在几十方至几千方每天,完全能自给自足。本文主要从适用、经济、安全方面入手,阐述常压燃气加热炉在小型油气田企业野外生活基地中采暖和制生活用热水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Oil and gas producer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the Russian economy. The industry itself is very energy consuming and capable of producing major environmental damage.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innovative ways of production were low on their priority list, leading to heavily outdated equipment and hardware. Recently, Russian oil‐ and gas producers have kicked off major programs to catch up with their western counterparts. Until now, however, insights into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oil and gas producers are very limited. We studied the annual reports and environmental reports of the six most prominent industry actors between 2008 and 2010 and analyze their changing approaches to green management. Most companies start in 2009 to address their environmental activities in the statement of the CEO and chairmen. In 2010, the environmental activities have made it up to the list of top priorities in the companies. On an industry‐level, we find that management's own initiatives drive companies' adoption of greener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and are much more influential than government regulation. In fact, we see that leading industry actors inform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thereby lift up the greening of production also in late followers. Green innovation either stems from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for industry leaders or out of in‐house knowledge generated through own R&D institutes.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and ERP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0.
生物礁作为油气的储集体,被称为储集油气资源的"天堂",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大型油气田都是生物礁油气田。然而,在油气勘探中,生物礁预测一直是个难点,过去预测的生物礁其钻井多数落空,在现有的生物礁滩中,90%以上都属于随机钻遇。利用地震剖面反射结构分析方法对生物礁体的识别具有解释速度快、可靠性高等特点,如果能够提高甚至解决礁滩相的预测问题,重视生物礁油气田勘探的研究,对我国油气的勘探将产生深远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的供需矛盾,以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