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存在三大较为突出的结构性失衡,即制造业供需结构性失衡、二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失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构失衡。未来,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以支持产业有机融合为手段,化解产业结构性失衡,构建国际竞争力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经济效益良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从产业、企业、产品三个层面全面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提高高端制造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的占比,化解制造业供需结构性失衡;构建化解"虚实结构失衡"的体制机制,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推动虚拟经济的结构优化,防止国民经济脱实向虚倾向,防范长期系统性金融风险;以提升虚拟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目的,深化基于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攻坚战中重中之重的难题。近年来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转型升级却创造了惊人的持续增长"奇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它们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不断促使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外动力、推动力、拉动力、支撑力的新模式。本文在调查分析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转型升级的新鲜经验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的驱动战略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加强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企业"两化"融合;鼓励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促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正在快速从消费极向生产极转变,并对传统制造业的经营模式与资源配置方式形成挑战。同时,随着发达国家重振高端制造及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的快速崛起,我国制造业亟待快速实现转型升级。而"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主要应厘清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认识误区;有序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培育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方式;以互联网思维重构制造业价值链;推进产品个性化智能定制生产模式;构建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生态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转型升级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出促使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外动力、推动力、拉动力和支撑力。对其他制造业的启示是:应加强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加速企业组织变革、促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鼓励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等,从而推动其他制造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期间,我国通用航空制造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运营业保持较高增速发展,但服务保障业发展滞后,阻碍了产业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实现通用航空产业转型,仍存在体制封闭、创新不足、竞争激烈、投资风险偏高等诸多挑战。应通过激发民间资本活力,推动通用航空产业体制转型;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助力通航企业价值链升级;融合开放、协同培育,加速通用航空产业市场转型;加快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通航企业运营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6.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演进及“互联网+”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农业是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与发展方向之一,而"休闲农业+互联网"是休闲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目前,在互联网的催化下,休闲农业经营模式正发生深刻变革,但"休闲农业+互联网"仍面临外部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尚未形成规范的行业市场秩序、融资支持渠道窄且成本高、相关土地流转政策有待完善等问题。休闲农业借助互联网进行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休闲农业+互联网"政策支持体系、人力资源支撑体系、规划与服务体系,按照产业演化逻辑,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相似文献   

7.
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也有助于恢复我国健康的实体经济,并且有助于实现制造业在新形势、新常态下转型升级制造业是工业化国家的基础产业。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演进的客观规律,是推进工业化进程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通过将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企业可由单一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企业由以前的关注产品功能生产,到关注顾客需求服务,通过服务增值活动,使得依附于产品上的价值大大增加。我国由世界制造中心向创造中心升级,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经济时代,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带来智能制造的新模式.辽宁省作为传统装备制造业大省,"十四五"期间将大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本文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上下游产业链智能制造模式,针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分析发展智能制造的突出问题、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关键任务点,认为应首先构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生态圈和标准化体系,"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企业依据标准化的技术层级个性化迭代同步推进;其次建成省内优势产业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典型工程,在代表性制造行业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办法;同时构建出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制造转型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制造业产业技术的发展水平作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需要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发展实际。当前,我国制造业产业技术发展困境表现为制造业产业技术市场化进程缓慢、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环境有待优化。我国制造业产业技术发展新趋势表现为智能化制造趋势凸显、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向低碳化转型、依托技术创新突破行业核心技术、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逐步形成。需要以产业技术政策调整和完善为抓手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这就需要适应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促进产业技术政策参与制定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原动力由政府管控转向由市场需求决定,产业技术政策由投资型政策转向激励型政策,最终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国辉 《经济管理》2007,29(8):76-79
国内学者对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般途径及政策研究较多,个别专家从企业层面研究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制。本文从企业、产业和地区三个层面分别研究了以提高竞争力为目的的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同时提出要建立与完善统一协调的、有利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府政策制度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制造2025"处于深入实施阶段。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发展存在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产业价值链低端化明显、制造业企业节能减排压力大、企业间协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老工业基地应立足制造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探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切实提高重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推动工业2.0、3.0与4.0融合发展,以质量体系建设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采用2000—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制造业企业数据,基于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流动配置的中介效应,研究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主要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而且还通过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流动配置间接地推动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环境规制趋紧会加快资本要素的流动配置,促进劳动力要素的流动,重点污染制造业产业尤为突出,而非重点污染产业的要素流动配置效应则不显著;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呈倒"U"型,且该影响在现阶段具有"强"波特假说的特征;国有企业引领制造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重点污染企业的贸易活动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公司上市年数越长越利于结构调整升级等。  相似文献   

13.
加强政策支持引导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业依靠政策、投入和科技进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在总体上也存在着成本高、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技术难以普及,世界著名的茶叶企业和品牌尚未形成等问题,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问,中国茶产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既需要茶农和茶企业的不懈努力,也需要政府从科技支撑、标准化建设、品牌体系建设、完善延伸产业链、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建设、市场化建设、茶文化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宏观调控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4.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2015年5月8日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成为中国制造业迈向成功的关键推动力.兰石集团顺应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实施"出城入园",紧抓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极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控制力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外资在部分装备制造领域形成一定的控制力,另一方面外资通过并购存量资产控制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倾向有所增强.因此,应从规避外资垄断性并购、完善国内装备产品支持政策、支持装备企业多元化开拓市场及贸易转型升级、推进装备企业对外投资与合作、加快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步伐等方面入手,维护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16.
在服务创新领域,欧盟最早构建了以服务市场一体化、保护服务企业知识产权、改善服务企业“知识库”和培育“创新友好型”服务需求为支点的服务创新政策框架,近年来又在挖掘服务创新政策依据、关注制造业服务创新、鼓励“需求端”创新政策以及研究利用产业集群促进服务创新等方面,推动政策调整和完善。与之相比,中国的服务创新政策比较落后,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后工业化社会来临的背景下,中国应当借鉴欧盟的经验,尽快构建符合自身发展阶段的服务创新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107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从财务竞争力的视角对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营销能力、管理能力、资金能力和发展能力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影响显著,其中营销能力的影响最大;不同行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其中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对很多行业的转型升级都有显著影响等基本结论,提出加强企业营销体系建设、加强与重要客户的合作、加速推进"两化"融合、通过组织变革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等政策建议,以期实现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8.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和前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湖北疫后重振的关键所在.针对湖北工业疫后重振过程中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应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把着力点放在制造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上,狠抓稳链强链,拓展产业技改升级空间,推动制造业产业集聚发展,构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西部装备制造业作为军民融合产业的重要产业形态,其转型升级直接影响军民融合产业的深度发展。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与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与制造业相伴而生的产业,其产业空间集聚对促进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军民融合产业升级的作用日益显著。从产业空间集聚视角,以西部装备制造业为例,基于2003—2014年西部1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①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升级的空间相关性显著,西部军民融合产业的生产效率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存在依赖性;②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③外商直接投资、国家资本占比、信息化水平正向影响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升级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引导西部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发展可以作为促进西部军民融合产业转型升级与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0.
分析传统制造业发展的三种路径,缩减规模、产业转移和科技创新,认为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将传统制造业逐步向微笑曲线的右端移动,实现产业低碳升级和转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涵盖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的31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制造业升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用来衡量制造业升级的效果,并利用ANP方法构建指标的内部网络层次结构,通过专家评分得到评价体系中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