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是影响碳排放交易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局部均衡框架分析了三种不同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的经济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在碳排放交易发展初期采取可升级的免费分配和拍卖分配相结合的混合分配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为了响应这一要求,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工作的顺利展开。文章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框架下,尝试构建针对公共建筑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本文首先对我国公共建筑发展现状和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共建筑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并从配额管理,实施路线,监测、报告、核证(MRV),履约机制等方面分别展开研究。最后对该体系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蔡博峰 《环境经济》2011,(12):41-46
东京市碳排放总量控制和交易体系已经运行了一年多,其充分借鉴了EUETS的成功经验,从准备至运行,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和多方论证,作为全球首个城市尺度上的碳排放总量控制和交易体系,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洁民 《经济纵横》2013,(1):113-117
2011年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新西兰碳交易市场却逆势而上,市值比2010年增长25%。自2008年9月至今,新西兰碳排放交易体系经过近4年的发展,不但取得明显的减排效果,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能给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微观企业面对减排约束时的行为选择对于减排成本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导致不确定性条件下数量控制与价格控制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出现差异。本文将这一机制的理论模型纳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构建中国多区域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分析了各省市从2007年至2020年的边际减排成本曲线,并就其对温室气体控排的碳排放权交易与碳税政策的选择进行了研究。本文发现,一方面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的斜率会随着减排行动的推进而逐渐增大,另一方面也会出现拐点并进一步上翘,且不同省市其边际减排成本曲线上翘的幅度以及出现拐点的位置均存在差异。由于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数量政策更适用于边际减排成本较为平缓的情况,中国各省市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的动态特征说明碳排放权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更适用于现阶段中国实际;随着未来减排力度的加强,则要进一步考虑将碳税政策引入低碳政策体系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环保问题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前期粗放型经济增长与工业革命,造成了温室气体排放过量,全球气候变暖,极大地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经过多年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减排方式,欧洲作为首批碳减排市场,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碳减排市场的建立者,其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文章概述了EU ETS发展历程,提炼出其体系特征,并根据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现状总结出发展路径,希望能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刘佳宁 《经济问题》2012,(7):62-65,105
碳排放权交易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创新和金融创新工具。对国内外碳排放权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剖析了碳排放权市场配额分配、法规创设、监督与处罚等核心机制设计问题,并以期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政策性思路。  相似文献   

8.
2004年,世界上第一个排放交易体系——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成立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呈现爆炸式增长,碳交易额从2005年的110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1400多亿美元。受欧债危机影响,2011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低迷,新西兰碳交易体系(New Zealand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NZETS)交易却逆势而上,市值由2010年的910万欧元增长至1.06亿欧元,增长了25%。虽然NZETS市值与欧盟  相似文献   

9.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是配额碳交易市场最典型的代表,也是到目前为止全球最为成功的排放交易体系,其成功的足迹值得各国学习。文章将介绍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发展现状以及运营模式,并提出中国构建排放交易体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欧盟碳排放交易立法层次分明、规范健全、结构合理、极具可操作性,中国目前的碳排放交易立法规制严重不足,缺乏详细具体的实施细则,应借鉴欧盟碳排放交易立法,迅速制定、充实、完善中国碳排放交易立法,以实现环境和经济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是目前全球最完备、影响面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对其发展历程、有关经验教训的深入剖析,有助于指导我国的碳市场建立实践。通过对欧盟碳市场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市场效果等进行系统梳理,特别是对其最新动向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欧盟碳市场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对中国建立和发展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碳排放配额政策的环境效应和贸易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仕辉  胥然  魏守道 《经济前沿》2012,3(6):119-127
基于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构建了两个对称国家碳排放配额政策选择与企业碳减排选择的两阶段博弈模型,运用逆向求解法求得了均衡解,并通过进一步分析碳排放许可证政策、碳排放配额许可交易政策和许可交易碳排放权合作政策的福利效应,得出了两国政府碳排放配额政策选择的激励相容条件和参与约束条件,确定了全局稳定均衡最优解及其条件;此外,还分析了两国政府碳排放许可证政策、碳排放配额许可交易政策和许可交易碳排放权合作政策的环境效应和贸易效应。结果表明:从福利效应来看,许可交易碳排放权合作政策是全局稳定最优解,可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Pareto改进;从环境效应来看,许可交易碳排放权合作政策也是严格占优的,有助于减少各国和全球净污染排放量;从贸易效应来看,碳排放配额许可交易政策好于许可交易碳排放权合作政策。因此,北-北型对称国家会优先选择许可交易碳排放权合作政策,南一南型对称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仍然会优先选择碳排放配额许可交易政策,南-南或北-北型对称国家之间容易实现碳排放政策合作,实现全球环境合作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13.
为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打造人类宜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体系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世界各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性成果,结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发展现状,总结其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建立带来的启发,以取长补短,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4.
碳排放贸易体系源于气候变化引起的碳减排,它是指服务于碳减排的所有碳排放权交易活动,包括与碳排放有关的各类权益及其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基于碳减排的直接投融资活动,以及为强制性或自愿性碳减排提供的金融中介服务等。尽管美国曾于2001  相似文献   

15.
16.
在碳排放量跃居全球首位的严峻压力下,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发展成绩卓著。然而,碳排放权售价过低造成的巨大损失迫切要求中国构建自身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现状,接着分析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碳排放交易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碳减排环境政策工具,不仅可以带来环境和经济福利效益,还能影响到经济、财务活动。根据国内外学者围绕碳排放权的历史及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自然环境转变为资源以及碳交易市场的由来;其次,分析了碳交易带来的环境与经济福利效益;再次,分析了碳交易形成的市场的有效运行需要碳交易政策及市场机制的联动;最后,在总结前述研究的基础之上,归纳了一些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建议,为进一步碳排放交易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8.
构建中国碳排放交易体制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定勇 《经济研究导刊》2011,(1):104-106,132
近年来,全球碳排放交易呈爆发式增长,而中国却处于试行阶段。作为碳排放大国,面对艰巨的减排任务,建立中国自有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和法律制度已迫在眉睫。碳排放权的公平分配,超额排放的处罚和执法,以及交易主体的创设和规制,交易市场的调控和监管等问题,都是在建立碳排放交易法律制度时必须加以充分考量的重要问题。试图对前述问题进行基本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日后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孙瑞 《当代经济》2016,(7):35-37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又是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最大的卖方.因此,我国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碳排放权交易模式的利弊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9,(9)
为应对气候变暖以及环境恶化问题,在碳交易市场上对碳排放物进行买卖成为了热点关注对象。碳排放权交易中处于基础地位且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对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当前研究碳排放权交易以初始配额为研究对象的较少,但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分配机制和影响力的探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进行,从而为保护环境、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对碳排放权交易初始配额基于不同主体、基于分配方式和基于福利效果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简单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