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信息时代对传统生活的颠覆和大都市的“逆工业化”趋势,工业遗产旅游逐渐出现。阜新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作为拥有93年采矿历史的国家矿山公园,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丰富,工业遗产文化底蕴深厚。但国内工业遗产旅游起步较晚,遗产旅游开发经验不足,目前工业遗产旅游多数尚处在陈列式参观的初级阶段,产品的文化内涵不足,体验意境不强,游客参与度不高。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以阜新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为例,结合Pine和Gilmore构建的“4E”体验模型,探讨探讨工业遗产旅游的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
世界著名自然遗产地张家界虽然已经开发,但其总体面貌还未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未被游客全方位、多层次的感受体验。本文以游客的调查问卷为基础,对世界遗产地张家界的旅游产品深度开发进行研究。通过因子聚类归纳了张家界遗产内涵的产品表现形式,分析了产品体系开发的路径;进行满意度分析,提出进一步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3.
贾鸿雁 《商业研究》2011,(5):201-204
文化景观是风景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对旅游者而言具有风景欣赏和文化体验的双重意义。在文化景观遗产旅游中,欣赏风景的需要与文化尊重会发生冲突。澳大利在旅游发展中提出对土著文化的尊重问题,指出施行以土著为主导的合作管理、多途径进行文化宣传、有节制地发展旅游有助于增强游客对土著文化的尊重。  相似文献   

4.
成林  桑周 《中国报业》2012,(8):196-197
世界遗产作为旅游地重要的文化标签,给旅游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目前国内掀起了一片"申遗热"的浪潮,无不是当申遗成功后,遗产与旅游的结合,遗产地隐藏的巨大的经济效益。遗产旅游地如何在开发的同时,做到保护与开发并举,将是遗产旅游地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保护的矛盾以及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如何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颜丽丽  萧磊 《商场现代化》2006,(36):259-260
世界遗产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历史遗迹或自然资源景观给予的一种肯定和极高荣誉。我国自从1985年正式成为《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以来,到目前为止共有34项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第三大遗产国。由于观念、开发意识、管理机制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了问题的表现后对我国世界遗产旅游的开发原则和开发模式进行了归纳,以期对我国世界遗产旅游活动的开发和发展工作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9,(16)
区域间的旅游线路规划对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尤为重要,规划合理的旅游线路可以为游客带来舒适的旅游体验。黑龙江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规划合理的旅游线路有助于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本篇文章以黑龙江省资源丰富的东北区域为例,设计问卷调查游客对于到访黑龙江省东北部区域的旅游意愿。根据问卷的结果,建立效用函数模型分析。在立足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旅游设施建设以及旅游开发管理等多重现状,将划分不同的阶段,分批次规划黑龙江省东北部的旅游线路方案。规划的结果有助于区域间旅游资源的利用,推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商》2015,(8)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遗产旅游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同时,遗产作为一种吸引大量消费者的旅游产品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价值日益凸显。我国是世界遗产大国,遗产旅游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提高了中国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遗产,关注遗产旅游,了解并认识遗产的自然美学价值和难以估量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随着我国世界遗产旅游的发展,遗产旅游开发过于商业化、遗产保护不到位、遗产原真性缺失等问题也开始暴露。本文将通过对《情感化设计》和《设计中的设计》两本书的阅读和理解为遗产旅游开发带来的启示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遗产大国,遗产旅游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面临着如超载开发,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开发过于商业化、遗产保护不到位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发遗产旅游,必须对遗产地进行功能分区,加强对旅游接待人数控制,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当代旅游者对旅游审美的要求日趋提高,他们已不再满足于自然游,而是追求一种人文化的审美体验,满足自己的旅游审美品质需求。本文以无锡梅园为例,从游客体验视角出发,探讨无锡近代园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前越来越多的游客从自然观光旅游转向文化旅游,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呈现出体验度低、游客满意度低、游客重游率低的局面。文化旅游产品相较自然观光类旅游产品更难直接给予游客体验。本文采用ASEB分析工具,以羌族地区文化旅游产品为例,分析了羌族地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制约条件及提升游客体验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开发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谈世界遗产"原真性"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遗产的原真性是旅游开发的基础和核心。旅游开发过程是对世界遗产原真性的认识过程,其开发初期通常表现为对原真性的破坏上,旅游开发在本质上是一种“原真性”的回归,在未来趋势上是一种“原真性”的发展和延伸,旅游开发与遗产的原真性保护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且具有不可逆性。两者的矛盾会在改革与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2.
当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不再满足游客多方面需求时,体验经济应运而生。体验经济的来临对旅游业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体验旅游潮流的冲击下,旅游行业必须对游客体验给予高度关注,本研究以ASEB栅格分析法为研究工具,对重庆"三峡平湖游"旅游线路进行实证研究,探寻基于游客体验的旅游线路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体验经济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霞  邓婷 《商业时代》2013,(4):124-125
在体验经济大环境下,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化开发成为趋势。本文首先总结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一般模式,然后根据体验经济相关理论,了解旅游体验内涵和等级,再结合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文化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的原则。最后提出文化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模式,分为体验设计、体验实现和体验管理三个阶段,通过提炼主题,整合资源和要素,全面控制、不断完善,为游客创造独特的、难忘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14.
传统手工艺以外在物质的形式承载民间文化和历史环境,它的发展对文化的创新和经济的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游客感知对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章在对苏州灯彩的体验满意度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苏州灯彩的开发提出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湖北黄梅禅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鹤  龚毅 《商业研究》2012,(3):171-175
湖北黄梅拥有丰富的禅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特色鲜明、分布范围广、复合性强等特征。本文从体验经济的理念视角,研究开发黄梅禅文化旅游资源,认为在开发中应注重游客的体验需求,设计相应的禅文化旅游产品,以推动黄梅禅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对聊城市文化旅游资源赋存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然后以游客文化旅游体验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为基础对聊城市文化旅游开发的瓶颈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从旅游体验的视角提出聊城市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磊玲 《中国市场》2022,(10):31-34
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休闲和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游客和社会的关注。然而,吸引力、服务、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游客的体验价值,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文章以苏州博物馆为例,探究其旅游体验价值维度并进行关系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博物馆旅游体验价值由认知性价值、功能性价值和情境性价值三个维度构成。游客在认知性价值上感知较高,对功能性价值感知较低;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及行为特征在体验价值感知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博物馆旅游发展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忽视游客体验与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是造成中国旅游景区经营失败的根源。解决问题的关键是 :景区既要为游客创造快乐体验 ,又要保护地方资源与环境并促进社区长期发展。快乐的游客体验是由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构成的 ,要塑造快乐的游客体验 ,景区应根据产品差异性、参与性与挑战性原则配置旅游产品与服务。同时 ,在开发与经营过程中保持生态与文化的多样性 ,促进社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辽宁地区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进行旅游开发可促进城市文化特色的建设。论文分析了辽宁工业遗产的形成及其文化价值,阐释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关系,进而基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视角提出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以利于促进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和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环巢湖地区具有历史的悠久,优良的传统文化,蕴含着独特深远的人文精神及物质文化。主要探讨如何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背景下,通过有效途径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从而对游客的旅游决策产生影响,满足游客通过乡村旅游来达到旅游的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和精神内涵的提升。也对旅游地居民的传承保护思想产生影响,从而有意识地自发地对当地传统文化珍视程度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