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骆马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睿哲  马骏 《水利经济》2018,36(6):62-65
以骆马湖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替代市场价值法、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比例折算法对骆马湖湿地生态服务的物质生产功能、大气调节功能、蓄水功能、水分调节功能、生物栖息地功能、水质净化功能、休闲娱乐功能和科研文化功能的价值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骆马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17. 9亿元/a,其中蓄水功能价值最大,占全部服务功能价值总量的33. 74%,是骆马湖湿地生态服务的核心功能;水质净化功能的价值较低,只占全部服务功能总价值的0. 84%,体现出骆马湖生态的脆弱性。当地有关部门应重视对骆马湖湿地生态的保护,尤其在排污方面要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2.
以土地社会功能的公共服务、经济、社会保障功能为立足点,建立土地社会功能分类框架,并对主要功能内涵进行初步界定。根据分类目的、依据和原则、分类方法,提出分类系统包括公共服务功能、经济功能、保障功能3个一级类,8个二级类以及23个三级类。通过和已有的土地社会功能分类成果对比,本分类框架对土地社会功能界定更为清晰、涵盖更为全面,能够为土地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
森林功能主要包括维护生态安全功能、提供就业和社会服务功能、建设与发展功能、文化保护与承载功能、自然资源储备与再生功能与休闲和旅游保健功能6大类。针对每类功能进行详细论述,提出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德观,稳定投入机制增加林业投入、加快林业改革进程、加强政府对林业工作的领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多功能性浅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阐述了我国食用菌的发展及意义,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作为食品具有食、疗、补三效,作为生态功能可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作为社会功能可带动餐饮业、商品零售业、包装、运输、肥料制造、制药业的发展,还可增加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5.
福建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首先从农产品供给功能、农业社会功能、农业文化功能、农业生态功能等4个方面对福建农业功能进行评价;根据农业功能评价结果,将福建划分为3个农业功能分区,描述了各个功能分区的特征;提出福建海西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生态活度生态位测度,剖析了国有林区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活度、经济生态活度与社会生态活度,阐释了其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优势度差异。从整体上看,国有林区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活度优于其经济生态活度,并显著优于其社会生态活度;国有林区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优化效能显著,但三大亚系统的功能协同度较弱、功能优势不均衡。天保工程的稳步推进、现代林业体系构建的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持续延伸,使林业经济进入生态功能显著优化、经济功能有序提升、社会功能适度增强的新常态。因此,应根据林业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要求,维持并提升其自然生态活度、持续增强其经济生态活度、切实提升其社会生态活度,实现国有林区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协同呈现。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探讨2010—2018年广东乡村土地利用功能的类型识别、时空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系统聚类、因子分析、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基于土地利用结构,乡村土地利用可分为耕地型、园地型、林地型、设施农用地型、建设用地型、均衡型6种类型;(2)生态功能始终为广东省县域乡村发展主因子,非农生产功能凸显,农业生产功能、生活功能仍是乡村特征重要组成,不同乡村类型的功能因子存在空间异质性;(3)土地类型、地理区位、城镇化、人口流动、古村落分布、交通运输等对广东乡村土地利用功能具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功能因子影响因素各有差异。研究结论:乡村土地利用功能存在时空异质性,应分区分类制定差异化土地利用政策。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机制下,农牧结合已从过去封闭式的简单循环模式转向了由多功能的复杂循环模式,其农牧结合的概念与内涵,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基本功能,主要反映在农牧转化功能、增殖功能、培肥地力功能、优化生态环境功能、满足社会需求功能上。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治功能分区及其整治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土地整治的目标开始由注重"新增耕地"向注重"区域功能"转变,土地整治内涵由此得到延伸。同时,也迫切需要推进以提升区域功能为导向的土地整治分区研究。[方法]文章针对我国土地整治分区管理的需求,基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背景差异及地域功能的定位、土地整治内涵的演变,运用要素加权叠加法、空间聚类分析法和专家经验判断法与区划对比分析法等开展土地整治功能分区。[结果]该文构建并提出了以功能导向为核心的土地整治分区体系和方案,将我国土地整治按地域功能划分为:(1)以生态修复、保护和建设为主的生态功能保育区,(2)以基本农田建设、农地开发整理、提高区域耕地的生产能力为主的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区,(3)以城乡用地统筹整治、城市用地内部挖掘为主的经济发展支持功能区,(4)以划定保护区、保护性建设为主的景观文化维护功能区等4种类型区,进一步结合东北平原区、华北平原区、黄土高原区等12个地理空间单元,组合为61个土地整治功能一级分区。在此基础上,评价一级功能区内各县域单元土地整治功能,识别出景观文化维护功能、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生态建设功能、生态保护功能、城镇发展优化功能和城镇发展集聚功能,续分土地整治功能二级分区即各县域的土地整治功能。[结论]基于功能导向的土地整治分区反映了区域功能及其关系对土地整治分区的引导作用,为分区管控和引导提供了科学依据,这对提升区域功能和加强土地利用功能的联系和互动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功能及功能创新的概念(一 )产品的功能传统观点认为 ,功能是指产品的用途和作用 ,即产品的使用价值 ,而现代经营者对功能的理解应把握以下两点 :1 功能的概念是广义的。一方面 ,功能既包括产品的整体功能 ,也包括产品的各零部件所产生的子功能 ;另一方面 ,功能既指核心产品产生的基本功能 ,也指形式产品 (包装、款式、品牌等 )和附加产品 (售后服务、使用说明、质量保证等 )产生的方便功能、可靠功能、以及沟通、安全感、尊严感等心理满足功能等。对功能概念的广义理解 ,有利于更充分挖掘功能创新的潜力。2 功能是用户的本质需求 ,产…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依据农村居民点及其“三生”功能空间分布特征,科学划分农村居民点不同整治类型区,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振兴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从生活功能、生产功能、生态功能3个维度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类型划分指标体系,借助核密度分析、Moran’s I指数、热点分析厘清农村居民点及其“三生”功能空间分布特征,运用SOFM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农村居民点整治类型划分。研究结果:(1)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总体呈“大散居、小聚居”特征;(2)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生活功能、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空间集聚特征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空间分异分别呈现“圈层式”、“阶梯式”和“分散+连片不规则”特征;(3)七星关区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城镇融合型、城郊引导型、功能强化型、功能转化型4个整治类型,并依据功能导向提出不同整治策略。研究结论:乡村整治应综合考虑农村居民点的生活、生产、生态功能特征,分类促进喀斯特山区乡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议企业文化营销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方式已经被很多企业所应用,但对于营销文化的概念和功能还是存在很多不同的认识。本文从企业文化营销的概念入手,对企业文化营销的功能进行详细分析,认为企业文化营销的功能主要有产品差异化功能、品牌价值提升功能、产品沟通功能。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定量测度武汉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演变规律,分析其耦合协调特征,为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检验“两型社会”建设成效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格网分析法、指标空间化模型、综合指数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结果:(1)2005—2018年,武汉市二级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分异显著,农业生产功能、生物保护功能、景观保育功能总体表现为减弱趋势,产值功能、人口承载功能、建筑承载功能、气候调节功能总体表现为增强趋势,其中产值功能增幅最大;(2)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整体有所下降,减幅分别为23.04%和0.49%,社会功能有较大提升,增幅为66.93%;(3)3个时期武汉市土地利用总功能均值分别为0.206、0.202和0.204,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硚口区、江汉区、江岸区功能提升最为显著,呈现出以城市中心到外延“高—低—高”的圈层式分布格局。研究结论:“两型社会”试验区设置后武汉市土地利用多功能耦合协调度先降后升,良好协调区以江汉区为中心规模扩张,武汉市土地利用多功能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呈现增强的优化发展态势,不同行政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协调性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识别与量化宅基地多功能,分析宅基地功能间权衡与协同关系,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宅基地功能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要素和结构识别宅基地多功能,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宅基地功能值,综合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生产可能性边界度量和分析宅基地功能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结果 (1)德清县的宅基地以社会、生态功能为主,经济、文化功能为辅,不同类型村庄的宅基地多功能表现有差异:相较于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和搬迁撤并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的各项功能具有明显优势。(2)德清县的宅基地生态、社会功能间呈中度协同关系,经济、社会功能间呈中度权衡关系,经济、生态功能间呈弱权衡关系,宅基地功能权衡强度在不同类型村庄显现差异:搬迁撤并类的经济、社会功能间权衡强度最大,特色保护类的经济、生态功能间权衡强度最小。结论 宅基地功能间存在显著的权衡与协同关系,未来应结合不同类型村庄的发展目标制定差异化的功能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明晰城镇、农业和生态功能的耦合协调关系,为缓解中越边境地区国土空间功能冲突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理论推演,加权求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结果:(1)2000—2018年,中越边境地区由生态功能主导、城镇功能拉动、农业功能抬升的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呈上升态势,国土空间功能由“低水平高差距”的互竞阶段走向“高水平低差距”的优化提升阶段,自东(广西段)向西(云南段)过渡表现为递减的阶梯式变化过程,城镇功能和农业功能较高值区主要位于贸易口岸集中的东南部,生态功能以较高值区为主;(2)国土空间功能由勉强协调向中级协调转型发展,广西段的耦合协调度高于云南段,耦合协调等级空间分布差异与国土空间综合功能格局吻合;(3)边境贸易水平、社会保障能力和自然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影响国土空间功能协调发展。研究结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边境贸易活力、边民生活水平和制定差异化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措施,是提升中越边境地区国土空间功能及其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河流功能内涵及分类的基础上,从河流自然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灾害性能四方面构建河流综合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以河流综合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改进的熵权法分别确定各个指标主、客观权重并经线性组合后确定综合权重,建立改进的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将河流综合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和改进的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应用于柏条河综合功能评价中,评价结果表明柏条河综合功能优良,与实际情况相符。由此论证了改进的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能够综合主、客观赋权的优劣,并充分考虑各指标之间关系不明确等信息,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土地利用功能价值最大化对自然发展情景、农业生产功能优先情景、经济发展功能优先情景及生态保育功能优先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进行优化,得到2026年保定市土地利用合理结构与布局。方法 文章利用MOP模型优化各情景土地利用结构、FLUS模型优化各情景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各情景功能协调性。结果 各情景下草地面积都减少,建设用地及水域面积都增长。除农业生产功能优先情景外,耕地面积都呈下降趋势。经济发展功能优先情景土地利用功能总价值最高,农业生产功能优先情景最低;各情景下建设用地都以外延式增长;林地都以外延式及填充式在山地丘陵地区扩张;农业生产功能优先、经济发展功能优先及生态保育功能优先情景的土地利用结构耦合协调度高于自然发展情景,经济发展功能优先情景下功能间关系最协调。结论 在现行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下,未来保定市土地利用功能将严重失调,需严格落实耕地及生态用地保护政策、推动建设用地高效利用,实现土地利用功能协调及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上林苑是秦汉时期最重要的皇家苑囿,苑中农业的突出特点是多功能性。上林苑农业不仅具有为皇室和都城生活提供物质资料的经济功能,还兼具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等非经济功能,在维持社会稳定、享受文化娱乐、保证生物多样性和调节区域气候等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都市农业是新世纪现代农业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内涵入手,重点分析了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功能,即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功能、观光旅游休闲农业建设功能、农业物流建设功能、农业生产与管理建设功能以及农业生产经营者综合素质建设功能.最后指出.突出现代农业特色、服务现代农村与现代城市将是今后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也是其与都市农业院校结合的高等目标.  相似文献   

20.
参考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建立农用地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决策和TOPSIS模型对湖南省2001-2010年农用地生态功能及其变化态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1-2010年,湖南省农用地生态功能整体不断增强,从一般上升到优良状况,农用地生态功能建设的重点是林地和耕地。农用地生态功能中的供给功能、调节功能和生态景观功能等子功能在不断提升,但支持功能出现适度下降,未来应该重点加强农用地支持功能建设,封山育林,停耕还林,固结表土,保持水土,加大水土流失治理投入,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