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意见"这个文种,虽然在1996年5月3日<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8月24日<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发布之前,尚不是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的主要文种(亦称"法定文种"),但建国50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用,而且使用的还相当多.  相似文献   

2.
李胜宾 《秘书》2015,(2):33-34
198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首次将会议纪要正式列为行政机关主要公文文种,在之后历次修订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或办法中,会议纪要都被作为主要公文文种。2012年4月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改"会议纪要"为"纪要"。"纪要",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记录要点的文字"。既然是记录要点,其必然具有纪实性、概括性、条理性等特点,必然在内容上要求层次明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语言精练。纪要是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文种,因此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和公文实践  相似文献   

3.
张保忠 《秘书工作》2002,(12):27-28
"会议纪要"是党和国家行政机关两大公文法规所确定的18个主要文种之一,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也就是说,"会议纪要"是对会议的目的、要求、主要精神及决定的事项加以文字归纳整理,以上传下达,统一认识,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4.
王凯 《秘书工作》2003,(6):40-41
批复是上级机关为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而使用的兼具回复与批示性质的下行公文文种,是党政机关日常工作经常使用的一个重要文种.长期以来,人们在批复的写法和用法上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认识.但是,随着<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及<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发布实施,批复的写法与用法在现实工作中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党政机关的公文撰写人员必须了解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5.
一、文种特征 "条例"、"规定"是党的机关公文的主要文种.<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二章规定,"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6.
庄敏 《企业导报》2012,(17):236-237
选择恰当的文种是公文写作的基础,不恰当地使用公文文种,不仅直接影响到公文的质量,也影响到公文的效力和机关的工作效率,违背了公文写作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出发点。文章从"发文权限、发文目的、行文关系、发文范围、适用范围"五方面辨析行政公文中相近文种的异同,从中提出掌握正确选择文种的方法,以促进公文使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秘书》200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投标招标法》规定:"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发布招标公告。"由于"招标公告"使用了与现行行政公文文种相同的概念——"公告",且发布形式相似,都是主要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介发布,这就很容易让人认为它们是同一个文种,在使用上出现混淆。那么"招标公告"与行政公文中的"公告"究竟是不是同一个文种呢?  相似文献   

8.
《秘书》2008,(6)
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明确规定,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也就是说,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必须使用"通知"这一文种。在日常工作中,转发性通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笔者对目前公文实践中常见的转发性通知的标题进行了梳理,归类如下:  相似文献   

9.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13种法定行政公文的适用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无疑是文种选用的最重要依据,但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存在不少混用文种、错用文种甚至生造文种的现象。本文试对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文种选用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机关与机关之间的行文关系主要体现在文种的使用上。政府与人大常委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同级人大常委会,下同)的行文关系怎样确定?目前许多地方的政府向人大常委会行文时文种使用混乱,除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1.
王华 《秘书》2011,(5):35-38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的13种法定行政公文中,可用于"表彰先进"的文种有"命令"、"决定"、"通报"3种。在撰写表彰性公文时,这3种文种可以任意选用吗?当然不是。这3种文种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区别,选择时应把握这样一个原则:最高级别的表彰用嘉奖令,重要表彰用决定,  相似文献   

12.
《秘书》2007,(3)
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以下简称《办法》)将“意见”列为国家行政机关正式公文文种,迄今人们对“意见”已经形成如下基本共识:适用范围广泛,使用频率较高,行文方向多样,发文形式灵活。但是“意见”与“请示”、“批复”、“通知”、“函”等文种在适用范围、行文目的、发文形式、运行程序、答复形式等方面存在着界限不清的现象。本文试就“意见”的行移情况作些探讨,以期对“意见”的正确使用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总结"虽不是党和国家机关公文法规中所确定的正式、主要文种,但它的使用频率之高却是正式、主要文种中许多文种无法相比的,它不亚于"通知"、"报告"与"请示".  相似文献   

14.
公文主题词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明文规定的公文格式之一.该办法第三章第十条第十二款明确要求:"公文应当标注主题词".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应当标注",而不是"可标可不标",也不是"想标就标不想标就不标",更不是"想怎么标就怎么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是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所有行政机关处理公文的唯一依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项法规,在依法行政的今天,要重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执行,切不可把它当作"文字游戏"而忽视.  相似文献   

15.
公告与通告     
何世龙 《秘书》2007,(1):33
在目前的公文写作实践中,文种使用最混乱的莫过于“公告”和“通告”。比如《即将达到国家规定强制报废年限的机动车办理注销登记的公告》,它所公布的是有关方面——报废机动车所有人——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应  相似文献   

16.
余翔 《秘书》2007,(5):8-9
问题第一,发文机关不适合。嘉奖令是命令(令)的一种。作为法定的公文文种,命令类公文只有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才能使用,嘉奖令也概莫能外。然而,有些企事业单位也使用嘉奖令,这是对嘉奖令的误用,无疑损害了嘉奖令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17.
张立  潘和平 《秘书》2013,(5):14-16
"报告"和"函"是我国现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人大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三个法定公文处理条例(办法)中共同涉及的两个文种,使用频率很高。但是,这三个法定公文处理条例(办法)对"报告"和"函"的特定(法定)效力的规定,在执行中却产生了一定的困惑,下面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8.
魏巍 《秘书》2007,(4):33-35
“命令”和“令”原本是作为两种不同的文种使用的,因两者在性质、功能和写作方法上大体相似,于1987年合并为一种文体。国务院在2000年8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  相似文献   

19.
公报属于公布体公文.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将其列为党的机关主要公文种类之一,并且规定其适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但在国务院办公厅历次发布的公文法规以及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一直没有将"公报"列入.  相似文献   

20.
樊枫 《现代质量》2002,(6):26-28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机关的公文管理使用、表现形式和制作水平上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对我国行政机关的管理水平和公文制作质量的提高将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