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在随同商品出售时要单独计价,单独反映其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包装物单独计价的销售一般应视同销售原材料处理,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科目,贷记“包装物”科目,金额为包装物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收入》指南 (以下简称《准则》指南 )中指出 ,如果卖方在销售商品后的一定时间内必须回收商品 (即销售回购 ) ,这表明卖方仍对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因此这种销售回购本质上不是一种销售而是一项融资协议 ,整个交易不确认收入。其会计处理为 :(1 )在销售时 ,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贷记“应付帐款”科目 ;(2 )回购时 ,借记“应付帐款”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对销售回购不确认收入 ,笔者无异议 ,但对其销售款 ,记入“应付帐款”科目 ,笔者认为不妥。其理由是 :第一 ,混淆了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界限。销售回购作为…  相似文献   

3.
企业销售商品,有时会随同销售一些其他存货(简称“随同品”),如随同商品出售包装物、随同商品出售原材料等。销售随同品时有单独计价与不单独计价两种情况。对于不单独计价的情况,会计上一般将随同品的成本作为销售费用核算。本文主要探讨随同品单独计价时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4.
售后回购会计处理方法改进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阳春 《财会通讯》2006,(10):52-53
售后回购是指在销售商品的同时,卖方同意日后再将同样的商品购回的销售方式,一般有三种情况:销售方在销售商品后的一定时间内必须回购,销售方有回购选择权,购买方有要求销售方回购的选择权。售后回购交易比较复杂,但就其实质而言,不外乎是真正的销售交易或融资交易。售后回购是  相似文献   

5.
“售后回购”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融资形式,它是企业在销售商品的同时,同意日后重新买回这批商品。这项业务从形式上看涉及“售”和“购”两笔独立的业务,并且其具体的账务处理及相关的流转税、所得税的处理也各有其特点,现笔者在此做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销售折扣与折让商业上通用的折扣方法有两种,包括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从外在形式上讲,都是价格折扣。因为,在所付出的商品数量、质量不减的前提下,而少收货款的结果,只能是价格的打折。但两种优惠方法的目的却并不完全相同:商业折扣的目的本质上属促销手段;而现金折扣却是为了回笼资金。至于销售折让,则又另当别论,其产生的原因是商品的质量问题,本质上应属次品的销售。二、新旧会计制度对比旧制度单独设立“销售折扣与折让”科目,单独核算,在损益表上作为销售收入的抵减项目,单独反映。新制度取消了“销售折扣…  相似文献   

7.
售后回购是一种特殊的销售业务,对售出商品实施控制。一般有三种情况:①卖方在销售商品后的一定时间内必须回购;②卖方有回购选择权;③买方有要求卖方回购的选择权。售后回购是否确认收入,应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及是否放弃对商品的控制而定。一、卖方在销售商品后的一定时间内必须回购,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回购价以回购当日的市场价为基础确定,这说明,该商品因增值而获得的收益归买方所有,因贬值而遭受的损失也由买方承担,卖方不再保留该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但卖方仍对售出的商品实施控…  相似文献   

8.
企业销售商品,有时会随同销售一些其他存货(简称随同品),如随同商品出售包装物、随同商品出售原材料等。销售随同品时有单独计价与不单独计价两种情况。对于不单独计价的情况,会计上一般将随同品的成本作为销售费用核算。本文主要探讨随同品单独计价时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9.
一、售后回购概述售后回购,是指销售商品的同时,销售方同意日后再将同样或类似的商品购回的销售方式。在这种方式下,销售方应根据合同或协议条款判断销售商品是否满足收入的确认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售后回购交易属于融资交易,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企业不应确认收入;回购价格大  相似文献   

10.
按税法规定,企业销售材料应申报纳税,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在处理这类业务时并不规范。如在销售材料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原材料”或“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前者未将材料销售纳入收入范围,而后者虽作了收入,但未结转材料成本,且两者均未申报纳税,因而是不正确的。企业材料销售一般有三种情况:减少不合理的材料储备;以物抵帐;销售残料,改变原有用途。在取得销售收入时,应借记“银行存款”、“现金”、“应收帐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金”等科目;同时应结转已销售材料的成本。例1-某厂销售…  相似文献   

11.
售后回购,是指在销售商品的同时,购销双方约定日后再由原卖方将同样的商品购回。售后回购按是否必须回购的不同约定,可分为必须回购和可能回购两大类:①必须回购,是指双方约定商品售出后,原卖方必须在约定日期或约定期间将同样的商品从原买方购回。②可能回购,是指双方约定给一方以选择权,由其届时决定是否实施回购。因此,可能回购又可分为原卖方有选择权的回购和原买方有选择权的回购两类。售后回购,其实质是一种融资行为,是以所售商品为质押的借款活动。  相似文献   

12.
新会计制度规定 ,企业为了扩大销售 ,增加市场占有率 ,可以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产品 (商品 )。采用这种核算方式 ,企业应设置“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和“已收分期销货款”科目 ,对分期收款销售商品进行单独核算 ,其销售收入的确认应按规定执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核算赊销以分期收款方式发出的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及工业性劳务等。该科目反映的是商品尚未实现销售 ,所有权尚未转移给买方。“已收分期销货款”科目 ,借方反映已收回的货款数 ,贷方反映已确认销售实现后的转销数 ,期末余额反映已发出商品不足一个计量单位的货款额。上述经济业…  相似文献   

13.
委托代销和受托代销商品的核算韩卫涛企业在委托代销和受托代销商品时,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在这里,区别不同方式,介绍具体的核算方法。一、委托代销商品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销商品时,在“库存商品、科目内增设“委托代销商品”明细科目进行核...  相似文献   

14.
<正>七、售后回购售后回购,是指企业销售商品的同时承诺或有权选择日后再将该商品购回的销售方式。售后回购协议可能包含在与客户签订的同一合同中,也可能存在于其他合同中(如企业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的同时,另外签订一份回购协议),购回的商品包括原销售给客户的商品、与该商品几乎相同的商品,或者以该商品作为组成部分的其他商品。但如果企业向客户转移商品的控制权后再决定回购该商品,不属于新收入准则所述的售后回购,  相似文献   

15.
售后回购是指销售商品的同时,销售方同意日后重新买回所售商品的销售方式。售后回租是指销售方将一项自制或外购的资产(通常指固定资产)出售后,又将该项资产从买方租回的形式。这两种方式,都是先通过出售将固定资本(或资产)转化为货币资本、资金,获得了所需的资金;后又通过回购或回租方式取得了对资产使用权,从本质上讲,都属于融资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16.
沃尔玛的低价采购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绝尘 《物流技术》2006,(11):94-95
沃尔玛之所以能在几十年中跻身于世界零售商第一名,首要原因在于它采取“天天平价,始终如一”的低价销售策略。沃尔玛不是一种商品或若干种商品低价销售,而是所有商品都以最低价销售;不是在一地或一段时间内低价销售,而是常年都以最低价销售。沃尔玛制定零售价的方法通常是:在商品进店后,首先列出采购发票上的进货价,然后调查该商品在竞争对手商店中的一般零售价,然后在这两个价格之间确定一个中间价作为该商品的零售价。沃尔玛公司每周六早上要举行经理人员会议,如果有分店报告某商品在其他商店比沃尔玛便宜,公司就会立即降价,以做到在这一地区内沃尔玛商品的零售价最低。  相似文献   

17.
库存商品售后回购有三种情况:一是卖方在销售商品后的一定时间内必须回购;二是卖方有回购选择权;三是买方有要求卖方回购的选择权.<收入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售后回购是否确认收入仅作了原则性规定,即应视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及是否放弃.但未涉及具体的会计核算,实务中存在混乱.鉴于此,笔者就此谈些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8.
目前企业在将其按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相关的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债权出售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账等处理中,按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应收债权融资收益”科目,不加区分地按已提取的坏账准备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科目,有不妥之处,应区别三种情况做不同处理。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销售行为可分为一般销售和特殊销售两种类型.本文分别从会计和税法的角度,对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售后回购、附安装劳务的产品销售这三种特殊销售行为进行探讨,分析其在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中的差异,从而指导实务.  相似文献   

20.
企业的销售行为可分为一般销售和特殊销售两种类型。本文分别从会计和税法的角度,对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售后回购、附安装劳务的产品销售这三种特殊销售行为进行探讨,分析其在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中的差异,从而指导实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