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2月14日,为期三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作为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来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本次经济工作会议为2012g的宏观调控确立的总基调为“稳中求进”。2011年,宏观调控把控物价作为首要任务,为了降低物价和房价,中央连续6个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M1、M2和信贷余额均控制在调控目标内,CPI在7月份达到6.5%的峰值后开始回落,年底一线城市的房价也开始出现松动,宏观政策调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马丁玲 《宁波通讯》2011,(13):28-29
2011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出现了巨大变动。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我国货币信贷形势正向着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及M2增速(15.1%)均低于预期。两年适度宽松贷币政策的结束,使得国内经济形势发生新变化,对宁波经济发展产生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4年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从该政策出台的时机范围和比例上看。是对日前债券市场上的传言得到了证实,将资本金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O.5个百分点。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考虑到我国各类金融机构改革的差异,尚未进行股份制改革,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暂缓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产业》2007,(8):37-37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近日撰文指出,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过去4年多的时间里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是及时的、必要的、正确的,宏观调控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上半年经济增长11.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涨幅呈现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5.
这几天,两则消息引起关注:一则是北京市出台了楼市调控15条,这是迄今为止最为严厉的限购政策。目前全国各地正在抓紧出台楼市调控措施,截至2月22日,严厉的限购房政策全国已有14个城市实行。另一则是央行2月8日晚间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从去年以来第8次提高准备金率,使得大型金融机构执行历史罕见的19.5%存款准备金率。加上从去年lO月20日至今年2月8日,3个多月3次加息,足以看出央行运用货币政策之狠,也足以看出央行治理通胀和抑制高房价的决心。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当前物价形势分析与对策陈国川(内蒙古物价局)当前,内蒙古的物价形势是严峻的。根据自治区城市经济调查队的有关统计数字:1993年全区零售物价指数上涨了12.5%;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涨了14.1%,其中:城镇为14.7%、农村牧区为12.5%;...  相似文献   

7.
《浙江经济》2005,(6):63-63
周小川日前说,央行出台调整房贷政策,首先是为了引导消费者对未来的资金价格产生一个合理的预期。现行个人住房贷款是一种中长期贷款,其利率是按年度调整的浮动利率,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认为不管未来房价走势如何、物价走势如何,房贷利率总应是低利率。过去。我们把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叫“优惠利率”,这个词容易给人一个误解,就是不管经济形势怎么变化,  相似文献   

8.
刚刚公布的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高达8.5%,这个水平高于多数人的预期,仅次于今年2月份的8.7%。为何物价实际涨幅高于人们的预期,导致物价上扬的原因是什么?二季度经济走势如何?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应采取什么政策?  相似文献   

9.
日前,央行继9月16日后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幅度为0.5%。至此,该指标已从近年来的最高点17.5%降至目前的16%。业界专家预测,央行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将增加20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央行公布上述政策的同时,国务院决定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从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时点来看,上述政策组合救市的意图明显,将对股市企稳发挥积极作用,并将有助于防止宏观经济过快下滑。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去年非典造成的低基数,今年二季度我国GDP增长率将达到11.4%,创近年来新高。但别除非典对去年二季度第三产业的严重影响,调整基数后测算,今年二季度GDP实际增长为9.2%,已经低于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二季度是今年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宏观调控逐渐奏效的背景下,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速略微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住回落,工业和消费增长迅速,物价涨幅继续有所上升,外贸、财政形势良好。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性和调控的前瞻性,宏观调控宜保持一段政策消化期,对重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调整应注意选择出台时机,努力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提高瓶颈行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全国物价在去年涨幅较高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上升,1-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品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23.3%和20.9%,抑制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下面就天津市的物价形势作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2007年经济形势分析2007年经济运行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物价涨幅明显提高。全面分析其原因,是正确认识2007年经济形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刘岚芳  齐心 《首都经济》2008,(10):84-86
进入2008年下半年,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更加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随着奥运会胜利闭幕后部分限制措施带来的局部性.临时性影响的结束,下半年我市经济将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预计全年增长1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一、2006年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全年展望 进入今年以来,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长的总体水平较上年提高,运行轨迹呈现先升后降;高位趋稳态势。投资增长高位回落,表现出先升后降、高位回落的特点。消费进一步活跃,增幅表现出持续提高的态势。消费结构升级活动比较活跃。外贸顺差持续扩大,1—8月份为946.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5%。物价涨幅较低,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加,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国内经济活动收缩的情况下,如何认识物价形势,以便及时提出应对措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和普通消费者,都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全面认识当前物价形势,既要从不同角度分析物价运行的基本态势,也要根据多种因素判断物价的未来走势,同时还要弄清物价下跌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6.
陈叶挺 《湖南经济》2000,(10):27-27
进入 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物价降幅进一步缩小,金融运行继续保持健康平稳,经济运行增势明显,且有望进入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当前应在继续坚持各项既定政策的同时,夯实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   今年中央银行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稳定发展。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操作手段有:中央银行贷款、公开市场、再贴现、法定准备金率和利率等。为了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国家采取了下列措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存款准备金由现行的 8%下调为 6%,下调 2个百分点;继续扩大对金融机构特别是…  相似文献   

17.
丁家树 《南方经济》1990,(2):50-54,57
经济形势变化的两个阶段实行紧缩政策以来.我国经济生活的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约从1988年冬至1989年上半年,由于采取了包括抽紧银根在内的“多管齐下”的紧缩措施,同投资膨胀,消费过热和物价上涨的势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结果1988年物价猛涨的势头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受到遏制。虽然在统计表上,1989年物价上涨率相当接近于1988年,但消费者仍然觉得1989年物价稳定得多。因为从1989年全年来看,物价虽然仍有上升,  相似文献   

18.
黄亮 《亚太经济》2003,(2):60-61
随着2002年外围经济形势出现好转,以及特区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香港经济逐步恢复增长,但是仍然困难重重,本文对香港经济2002年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香港经济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市委、市政府见势早,出手准,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转危为机,创造科学发展新机遇。在全球和全国经济呈现回调苗头之初,4月先于其他省市推出6条措施,7月新增5条政策重点防“落”,11月启动“三年暖冬计划”,12月出台12条提振经济特别措施,推动全年GDP在2007年高位基础上仍增长14.3%。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上海经济》2014,(1):2-2
策马驰奔任重道远除旧迎新之际,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内经济形势课题组发布研究报告,认为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增长较快的阶段。在基本政策取向不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预计明年国内经济将延在续2013年下半年的企稳回升态势,有望实现7.8%左右的增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认为,明年中国GDP增速将呈现“底部波动”、“轻度回缓”态势。建议将明年就业国标定在1250万,GDP增长目标定在7.5%,物价目标3.5%,M2为13.5%至14.5%,财政赤字率定在2.5%。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王小广教授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在7.5%左右,CPI在2.5%-3%之间,不会持续在3%以上。强调: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突出七个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