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致富之友》2004,(1):32-32
一、池塘不消毒。清塘是养好蟹的主要措施之一。因为:一是每年养殖后的塘口、池底沉淀了很厚的有机质及黑色污泥等有毒物质,来年养殖时易污染蟹池中的水质;二是池底有很多有害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特别是感染过“抖抖病”的池塘尤其少不了清  相似文献   

2.
<正> 自1988年起,安徽省颍上县刘集乡湖稍村农民汪德寿便开始发展池塘鱼鳖混养,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一些成功经验整理如下: 一、鳖池的条件和建造 1、条件:养鳖场是利用房前洼地改造而成,背风、向阳、环境安静,总面积81亩。土质为红壤土,保水性能良好。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 2、建造:鳖池分为幼鳖池和成鳖池,均为土地,幼鳖池面积0.5—1亩,池深1—1.5米,池底  相似文献   

3.
<正> 〔11〕温室无沙养鳖工艺的初步研究 温室无沙养鳖新工艺是针对目前温室养鳖普遍存在的底质和水质严重污染问题而设计的。与传统有沙养鳖法相比,它具有高产、优质、低成本,以及观察检查、饲养管理和干池捕鳖都简便等优点。这种新工艺对稚鳖和幼鳖均适用。“人工鳖巢”可用聚乙烯无结网片以及其他非生物性或生物性的材料制成,用它替代河沙,排污比较彻底,  相似文献   

4.
<正> 近几年来,许多地方人工养鳖的规模扩大,数量增加,为提高其经济效益,加快鳖的生长速度,减少鳖病的发生,在投喂鳖的饵料时,要注意“四忌”: 一忌投喂饵料不定时 定时向鳖池投饵,可养成鳖定时吞食的习惯;如不定时,则会影响到鳖的食欲。每天向鳖池投饵的最佳时间是:上午8—9时,下午5—6时各一次。 二忌投喂量过多或过少 若投喂量过多,鳖吃不完,既浪费饵料,又影响水质;若投喂量过少,鳖不够吃,会造成鳖的生长缓慢。所以,投喂的饵料应适量,一般以鳖在2小时左右吃完为  相似文献   

5.
<正>导致鳖病发生的化学因素主要包括毒物的污染、氨氮的污染、腐败有机物的污染和盐分的污染等,它们影响着鳖栖息环境的底质和水质。鳖爱钻泥,被毒物、氨氮和腐败有机物污染不洁的底质不仅直接影响着鳖的健康与生存,而且是有害藻类和病原菌孳生的好场所,诱发鳖病发生,同时这些污染物又会引起水质的恶化,长期生存在这种水质中的鳖,  相似文献   

6.
<正>在池塘养鱼中,生石灰可用于池塘消毒、改良底质和水质调节,是目前最有实用价值、用的最广的一种水质改良剂。其主要用途如下。一、清塘1.排水清塘:一般每亩用生石灰60-80kg,如生石灰质量差或池底淤泥多时,可增加至100-150kg。施用时在池底挖几个浅坑,坑的数量和距离以能将石灰  相似文献   

7.
池水反映的颜色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质、悬浮物质、浮游生物、天空和池底色彩反射等因素综合而成。但主要是由浮游生物所造成.所以根据水色可推知浮游生物的大致组成,并可判断出水质的好坏。现介绍几种主要的水色。  相似文献   

8.
甲鱼生态养殖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笔者从1999年开始在江西赣州市水产研究所甲鱼场从事甲鱼生态养殖,生态甲鱼的养殖周期一般2~3年,养殖出的甲鱼具有野生特性的优良品质,在市场上十分俏销。一般平均亩产200~260kg,亩均年收益在8000元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在多年的养殖实践中,已试验摸索出一套规范的生产技术,现简介如下:一、场址选择生态养殖池建设宜建在环境安静、靠近水源、水质干净的区域,养殖池要求都是土池,以正方形为宜,池底土质以砂壤土为宜,淤泥厚度不超过15cm,要求池底平坦,池深1.2~2.5m,面积一般3~5亩,以不超过10亩为宜,有条件的可配套建设亲鳖池、稚鳖池、幼鳖池,养殖池可用石棉板、砖墙、水泥板等建防逃设施,池中要移植水草,在春季要投放适量螺蚬、河蚌等贝类,使池中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集约化模式养虾使得残饵、粪便和死亡动植物残骸大量堆积在池塘底部,导致池底淤泥变厚,恶化水质,病害丛生。底部不仅是虾类的栖息场所,而且是养殖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泥界面的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水质和养虾的成败。这也引起  相似文献   

10.
<正> 稚鳖的饲养是人工养鳖的关键一环。因稚鳖体弱幼嫩,个体小,对外界抵抗力弱,特别是对水温要求甚严,常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稚鳖大批死亡。因此,稚鳖的培育必须抓住以下关键技术: 1.稚鳖池的建造 建在室内或塑料棚内,面积5—10m~2为宜,池深0.5m,池底铺5—  相似文献   

11.
<正> 鳖的越冬管理非常重要,特别对于稚、幼鳖和亲鳖。鳖一般在11月份之后水温降至12℃以下时,就潜伏于池底泥沙中冬眠,不吃不动,一直到翌年4月。水温15℃以上时开始复苏。在长达半年的冬眠期间,稍有不慎,会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2.
一般的养鱼池塘都可以改建成鱼鳖混养池,池塘面积以6-10亩为宜,平均水深2m以上,池底淤泥深0.25m左右。在池塘四周建高0.4m左右的防逃设施,防逃墙内壁光滑.墙顶最好有“厂”字型压边,以防鳖逃逸。池塘四周设置数个露出水面的土堆,或在池中设一人工小岛作为晒台,供鳖“晒背”。  相似文献   

13.
高密度养鲤是近年来推广的鱼类精养模式的一种,是实现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鲤鱼喜欢在水质清新、爽嫩的池塘中生活,因此要取得高密度养鲤的成功,关键是要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搞好水质管理。1、保持池底淤泥的适当厚度。池底淤泥层不宜过厚,因鲤鱼在生长过程中最喜欢翻掘底层淤泥,如果淤泥太厚,淤泥中的大量有机物和有害物质会随鲤鱼翻掘而进入水中,从而会引起水质恶化。实践证明,养鲤池塘的淤泥厚度以25cm~30cm为好。2、常用生石灰调节池水酸碱度。生石灰属碱性物质,用于池塘既可杀灭池中的有害病菌,又可缓冲池水酸碱度的变化幅度。高密度养鲤…  相似文献   

14.
一、合理建池。利用庭院、废坑塘等建池。1、条件:向阳避风、环境安宁、排灌自如、管理方便。2、面积:亲鳖池1亩,水深1.5~2米;成鳖池1~2亩,水深1~1.5米。其中可造一护砌土丘,水面上盖30厘米砂土,供鳖活动与产卵。幼鳖池0.3~0.5亩,水深0.6~1米;稚鳖池0.1~0.2亩,水深0.3~0.5米。其池底修斜,较浅端堆砂土,使一部分出水面,供小鳖活  相似文献   

15.
土池仿生态养鳖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些年,“温室鳖”(温室养的鳖),价格跌到20—30元/kg也很少有人问津,养殖者基本上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而“生态鳖”(仿生态养的鳖),由于其色泽、肥满度、食用口感均十分接近野生鳖,安全、无公害,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市场售价高达150—200元/kg,仍供不应求。现将土池仿生态养鳖配套技术介绍如下:一、土池设施选择地面开阔、地势平坦、避风向阳、环境安静的地方建池。池的大小、形状不限,池深1—1.5m,池底以壤土为宜(壤土保水性和通气性都好)。池埂四周用高70cm的石棉瓦或水泥板等材料埋入土下20cm,土上50cm作为防逃墙。防逃墙内四周…  相似文献   

16.
养鱼池中的水总是呈现一定的颜色,原因有三:悬浮物质、溶解和胶体物质、池底沉积物质反映的颜色。有经验的人可以根据水的颜色推知池水的浓淡和浮游生物的大致组成,并判断出水质的好坏,据以采取相应的水质调节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 养鱼池保持适当淤泥,可起到供肥、保肥和调节水质的作用。但池塘淤泥过多,会造成下层水长期呈缺氧状态。目前是鱼池清整的好时机,对淤泥过多的鱼池可采取以下措施改良: 挖去过多淤泥。一般池底保留5厘米左右淤泥。 日晒冰冻池底。通过日晒和冰冻杀死病菌,增加淤泥的通气性和简单无机物的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一些静水养鱼的池塘很容易发生“泛池”,“泛池”的主要特征是鱼儿严重浮头或窒息死亡。其主要原因是鱼池在上一年的秋末投饵施肥过量,池底沉积有机物过多,同时,池水中积存了鱼类一个冬季的排泄物,严重污染了水质,加之池水不流动,气温升高,细菌大量繁殖,沉积的有机物急剧分解,消耗了池  相似文献   

19.
<正> 鱼塘水质优劣对鱼类的生长有很大影响,尤其在夏秋季节更应注意,现根据我地经验介绍几种方法: 一搅动池底。搅动池塘底泥,能使上下层水混合交流,使溶解氧分布平衡,优化水质。每两周搅动一次,方法是:于中午用长柄耙耙动池底,或人在岸上均匀来回拉动沉入池底的铁索。 二施入药物。当池中浮游生物过多时,可用敌百虫杀灭,如蓝藻过多,可用硫酸铜抑  相似文献   

20.
<正>稚鳖培育的水质调控是整个养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培育过程中存在水体偏小、水质不稳定等不利因素,水质调控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稚鳖的生长、产量、品质和养殖效益。一、稚鳖培育水质的要求1.理化指标的要求:水源无污染,水色咖啡色或者红棕色为宜。pH7.0-8.0,亚硝酸盐低于0.15mg/L,氨氮低于5mg/L,硫化氢低于0.5mg/L,溶解氧3-5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