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借贷,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必然产生的正常现象.这种个人间的自由借贷,解放以来长期存在,过去曾屡经禁止,仍时有出现.近年来,开放搞活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对资金需求较紧迫,银行、信用社信贷资金满足不了,资金供求矛盾较突出,民间借贷更为活跃.农村的这种借贷自由,利率、金额、期限面议,对象各种各色,用途多种多样,适应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但由此也同时会诱发高利贷的活动,和带来其他消极因素,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对民间借贷的引导与管理,使其按正确方向发展,是当前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所谓农村直接融资,即相对于间接融资而言,它是独立于银行、信用社以外的资金融通.通俗地说是民间借贷与社会集资.它们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出现和发展的.当前的状况和趋势是融通量不断加大,活动范围日益广泛.它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一系列影响,对历来作为农村资金调剂主渠道的银行、信用社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只有认真研究掌握它们的特点、规律、正反使用,才能正确地作出我们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村第二步改革就是要围绕如何有效地引导劳动力、资金、技术、资源的有效配置,加速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部门在这一改革中的主要任务是管好用活农村信贷资金,有效地“粘合”诸生产要素,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但是,当前的情况是农村金融部门有不少剩余资金发放不出去,农村自由借贷又十分活跃.柳州地区从1986年以来,每月都保持几千万元的可用资金,而据对7个县725个农户的家计调查,1986年农户在银行、信用社借入贷款68859元,从自由借贷市场借入达99962元,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发放速度也不尽理想,柳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农村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农村民间资金融通日益活跃,从自发性发展到有组织、有领导、有章程的开发。民间借贷的发展,是利是弊,应视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何作用,为此,笔者根据收集的调查情况和资料,分几点说明。 一、农村民间借贷对农村资金融通起必要的辅助作用,在农村资金中占有一定地位。我们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市场应是银行(信用社)信贷和民间借贷并存,而前者起主导作用,后者起着融资的抬遗补缺  相似文献   

5.
<正>民间自由借贷是否就是高利贷,怎样加以区别,这里谈点个人粗浅看法.自由借贷与高利贷二者是有区别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资金供需矛盾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日显突出.尤其是在农村,生产发展不平衡,资金余缺不均,客观上存在民间自由借贷,而高利贷做为自由借贷的形式之一也同一存在.那么如何区别具有剥削性质的高  相似文献   

6.
我们认为,农村资金市场是与农村经济行为相联系的所有资金借贷关系的总和。它包括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融资、金融同业间的资金拆借、各种证券的发行与转让、农村民间信用机构的融资、农村社会集资与私人借贷等等。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除银行信用社信贷融资以外的其他资金市场。因此,本报告除特殊指明以外,其资金市场均不包括农行信用社的信贷融资。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比较普遍存在的自由借贷,是在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发展活跃起来的。它的性质和作用怎样,与高利贷的关系如何,以及我们应该对它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是农村金融工作同志十分关心、又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正确对待农村借贷,把农村资金搞活,我们试就农村借贷的性质问题谈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民间信贷是最早出现的借贷形式,它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因而发展形成的。由于农村的金融机构体系并非十分发达,尤其是四大银行撤出农村市场,以及民间信贷自身独有的特点,民间信贷成为农村借贷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基于民间信贷在农村所面临的资金需求大、借贷利率高、商业风险大、缺乏法律机制等现状,我们对其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给予农村借贷一个适时有效且风险性相对较低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9.
联行往来是社会主义银行之间由于办理业务而发生的资金往来,它是银行办理结算业务却调拨内部资金的重要工具.作为农村集体的合作金融组织——信用合作社.多年来一直没有参加县辖联行往来,信用社所办的各种异地结算以及同城内的转帐结算与专业银行的资金往来,全部由农行代转.这对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是不利的.因此,很有必要让信用社参加县辖联行往来.一是以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已由单一的经济结构向着多种经营结构继续发展,不但对信贷要求相应增加,而且集体、个体联合体企业的资金往来、结算也相应增加.柳江县仅乡镇企业和联合体、个体办的企业在信用社开户的就有7800多个,比1980年增加31倍.如果信用社不参加县辖联行往来,对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是很不利的.作为农村集体的合作金融组织,它的存、贷结算业务制度和帐务处理规定都与农行相同,而办理汇兑、同城转帐、异地结算等,凡属汇出本社的都要农行代转.一笔同城转帐本来半天可以到达,却要一到三天才能转到,这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生活、工作的快节奏要求是很不相称的,而且手续繁琐,资金在途中慢游,1986年10月6日,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天津市做县出现了游离于银行信用社以外的、从事信用活动的新的集体金融组织——“资金互助会”。它们在搞活农村经济中出现,在紧缩银根的条怍下“急起”,对农村经济关系和金融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我们调查了天津市宁河县大辛乡的资金互助会。我们感到,如何正确地认识它的性质,全面地评  相似文献   

11.
一种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目前农村发生自由借贷是受客观经济规律所支配的。我们公社79年银行,信用社放款和自由借贷总额为2,339,525元,其中:银行放款697,400元,占29.8%,发放各项予购定金506,000元占21.6%,信用社放436,000元,占18.6%,自由借贷700,125元(包括个人之间自由借贷),占30%,从上述比例中可以看出,自由借贷在借贷市场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在经济条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由于银行在信贷资金管理上把信用社当作自己的基层机构,限制了信用社民间借贷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它支持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为此,今年以来,我们从在信贷资金管理上放权出发,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已初见成效。束鹿县信用社的资金都比较充裕,因此,在这次改革中强调了资金的运用。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搞活,商品经济的大规模发展,搞活资金、扩大信贷规模,不仅是客观上的需要,也是这次改革的重点。我们破除了许多束缚信用社在信贷资金管理和使用上的条条框框,下放了贷款审批权限。如改信贷计划为“由下而上”的编报,放宽贷款范围,试行浮动贷款利率和允许跨社贷款等等。特别是将一切贷款(除汽车贷款),不论金额大小,均由信用社自主发放,银行不再审批和干预。我们认为这是搞活资金的关键,我们在放权的同时强调了信用社应承担的经济责任。  相似文献   

13.
当前,银行、信用社和关心农村金融事业的同志,对信用社的体制改革问题发表了不少意见。我认为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十分必要。我赞成把信用社办成真正的集体金融组织。下面发表个人一些看法,作为探讨。从建国以来,信用社成立二十几年当中,在各级党委和银行的领导下,信用社  相似文献   

14.
适应我国现阶种段城乡存,多经济成分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需要,我国农村还存在着国家信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私人信用等多种信用形式.但总的来说,农村借贷市场还没有真正地开放.究竟对农村借贷市场是否应该实行全面开放的政策,通过多渠道把农村资金融通、搞活,从而把整个流通搞活,促进生产发展,我个人认为应该是肯定的.一、农村私人信用的现状及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经济根据农村私人信用的现状是,普遍存在,活跃发展,面广量大,自由灵活,形式多样,范围扩大,其规模大有超过银行信用之势,在融通农村资金,调节商品流通,促进商品生产发展,稳定货币方面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我们考察了田阳县60个全国农村社员家庭经济抽样调查户,1982.83两年,发生私人信用关系的户数为百分之百,仅现金借贷往来发生了29752元(包括借出借入和收回归还,下同),而与银行信用社发生借贷往来只有32户,为户数53.3%.金额26947元为私人信用发生额90.6%.其中,1983年私人信用(包括实物折款和现金)发生额比82年增加59.6%银行信用(含信用社)发生的户数增加7户,金额增加了45.3%.这不能不充分说明,农村私人信用在融通农村资金,调节商品供需,扩大商品销售方面起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而且它的发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农村私人之间的自由借贷有了新的发展。自由借贷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它属于什么性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如何,应当采取什么对策,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国农村私人间的自由借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全国解放以后,自由借贷时起时伏,从未间断,与国家银行信用、合作信用同时存在,彼此消长,客观上形成一个借贷市场。农村自由借贷的利率一般在月息2—3分左右(合年息30%左右),比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利率高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农业经济体制和生产结构的调整,广大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变化,农民收入有了增加,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一部分农民开始富裕起来;反映在银行、信用社工作上,农村社员储蓄存款有了大幅度增长,开创了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农村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自由借贷也比较频繁,这同样是农村经济发展、资金趋向活跃的迹象。对农村自由借贷,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态度,是提倡,是限制,还是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又限制其消极作用?这是广大农金人员和基层干部都深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怎样考核社队农业贷款的使用效果?我们认为,由于银行和信用社的资金必须同农村的生产和流通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这种考核必须着眼于社会和银行两个方面。就是说,银行和信用社发放社队贷款,要使社会增加财富,社队增加积累,社员增加收入,同时把信贷资金搞活。银行、信用社办理社队农业贷款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有借有还,到期归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种以偿还为条件的资金运动,是社会生产和流通领域经济效果的反映。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的国家银行是国民经济的中心和枢纽。所以,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能否按期收回,一般可以反映出贷款的社会经济效果。但是,在全面考核农贷资金的经济效果时又往往受到其他一些条件的限制,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农村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出现了民间自由借贷的热潮.这种信用形式的出现,对农村经济建设和商品生产的发展以及农村信用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下面谈谈连江县民间自由借贷情况:一、民间借贷的规模与资金投向连江县民间借贷发展比较快,也比较活跃.特别是一九八五年在国家信贷资金紧缩的情况下,促使农村群众广泛开拓筹集资金的门路,民间借贷越来越活跃,集资办企业也越来越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农村出现集资兴办企业的热潮。面对这一新情况,农村金融部门应当积极进行研究,明确态度,拿出对策,将集资纳入金融体系,支持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一、农村集资活动的简况及利弊目前的农村集资活动发展得比较快,其发展状况是形式多样、利弊俱存。以集资形式来看,主要有集资联营、以资带劳、入股分红、靠行政手段集资、厂内存款、自由借贷。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以资金来源看,一是农民的手持现金;二是从银行、信用社提取的存款;三是银行、信用社的贷款。  相似文献   

20.
一、温州民间资金市场活动特点温州民间资金市场的勃兴与繁荣,标志着高度集中独家垄断的传统金融格局开始解体,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深入到货币供求的领域,与整个商品经济混合为一体。温州民间资金市场已经成为温州经济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概括起来,它的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温州民间资金市场与农村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关系十分密切。温州市农村有13.3万个家庭工商业户,绝大部分不能在银行信用社开户,他们的营运资金主要依靠自有积累和借贷于民间资金市场,这种状况决定了他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采用现金结算。不少专业户腰缠万贯四处采购原材料和零配件,收到的销售款也要提成现金才能继续投入运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