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银行卡走进千家万户,刷卡消费已经成为新时尚。银行卡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由此引发的纠纷、诉讼也常见诸报端。银行卡被盗刷后法律责任如何承担即为一个典型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银行卡盗刷案件频发,由于缺乏相关实体法规和审判的指引,各地法院对银行卡盗刷案件的判决依据和结果不尽相同。本文在梳理中国裁判文书网近两年银行卡盗刷案件判决的基础上,分析银行和持卡人在不同情况下所应承担的举证责任和损失分配,透过司法实践研讨此类案件的责任承担,提出商业银行对银行卡盗刷案件的风险防范与应诉建议,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当前银行卡被盗刷案件呈现多发态势,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农村金融的主力军,银行卡业务发展迅速,防范银行卡盗刷案件的发生,对农村信用社银行卡业务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对持卡人加强安全用卡知识教育,提高防范意识的同时,农村信用社必须加强自身管理,堵塞管理漏洞,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减少银行卡盗刷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我国银行卡纠纷民事案件不断增多,特别是不法分子窃取持卡人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伪造银行卡,并使用伪卡盗取持卡人资金,持卡人发现资金被盗后起诉银行要求赔偿损失的案件,发案势头迅猛。与此同时,伪卡欺诈类案件还出现了对银行尤其是发卡行越来越不利的局面。一是欺诈防控难度 相似文献
7.
《华南金融电脑》2013,(10)
近期,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频频出现银行卡遭盗刷的案件,有无故被网上消费、有卡未到手钱已刷走、也有卡片信息被复制等情况.面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以及其他更加便捷的刷卡消费方式,如何安全地消费,预防盗刷成了持卡人关心的问题.记者咨询了多位专业人士,为持卡人支招.
一、现象:多地频发银行卡盗刷事件
3月22日,深圳市民侯女士收到了"您的信用卡被激活,并取走了2000元"的短信,令侯女士纳闷的是,不久前申请了与借记卡绑定的信用卡,卡没到手,自己没有去银行提供相关信息激活,就被别人刷卡取现了.警方调查得知,侯女士所在工厂的保安,利用该银行"只需要提供办卡人的身份证号码,即可电话激活"的漏洞,激活并盗刷了信用卡. 相似文献
8.
一、磁条卡盗刷案例
2014年7月14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山东青岛警方陆续接到市民报案,称银行卡在未丢失情况下被盗刷.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共有26张银行卡被盗刷,嫌疑人购买了110部苹果手机低价销赃套现,涉案金额62万余元. 相似文献
9.
正无法通过技术改进和流程完善等措施根除伪卡盗刷隐患时,从立法层面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民事责任承担机制,必将有助于提升发卡银行、收单机构和普通民众对银行卡的信任,进而在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基础上推进国家金融电子化进程。在美国,《诚实信贷法》及Z条例对贷记卡民事纠纷当事人的责任承担做了明确规定,《电子资金划拨法》及E条例对借记卡民事纠纷当事人的责任承担做了明确规定,发生伪卡盗刷民事纠纷时,法院可依据相关条款进行审判; 相似文献
10.
11.
银行卡盗刷已成为银行和持卡人心中的隐忧.
近年来,全国各地及海外出现多宗银行卡盗刷案件,各地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判决却不尽相同,概括起来有三种判决:一是银行承担全部责任,持卡人不承担责任;二是持卡人承担全部责任,银行不承担责任;三是银行和持卡人分别承担一定的责任.至于判案结果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种,它们的判案依据分别是什么?甚至如果判案结果是第三种,那么具体的举证责任该如何分配?而事实是,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可依,国家也尚未对银行卡盗刷此类案件单独立法,也因此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判例.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银行卡盗刷的特点
不法分子的最终目的是诈骗和盗取银行卡资金,一般是通过大肆消费和恶意透支、ATM取现、网上购物和洗钱实现的。取现一般是通过ATM取现和网上洗钱变现,如果将他人银行卡资金划到个人账户,可以追查到最终资金流向,如果通过洗钱变现,需要对网上交易熟悉,交易过于频繁易于被抓获。通过ATM取现,往往是异地取现、雇用他人取现分成、通过网络邀请合伙人取现分成,不法分子本人不易被抓获。因此在ATM上的安全身份认证是不可缺少的防范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每人一张银行卡甚至数张银行卡已十分常见,刷卡及网络支付等新型消费习惯已经成为时尚.但是,在银行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由此引发的纠纷、诉讼也愈发频繁.在司法实务中,个案的判决结果不一,银行卡被盗刷后举证责任、法律责任如何分担也不尽相同.以下是笔者个人对盗刷银行卡的理解,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截至2013年末,我国银行卡累计发卡量已达42.14亿张。随之而来的伪卡盗刷问题呈现出高发蔓延态势。主要表现为犯罪分子运用不法手段获取持卡人信息后制作伪卡,通过在境内外取现、转账、消费、透支等行为取得或使用持卡人财产,不仅对公私财产的所有权造成了严重侵害,也妨害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本文将就伪卡盗刷引发的刑事责任问题展开分析。一、伪卡盗刷案件的罪名选择关于伪卡盗刷的刑事责任认定,主要争论点是对“盗窃罪”与“诈骗类犯罪”的罪名选择。新闻媒体报道该类案件时,往往使用“复制银行卡并盗窃卡上钱财”、“盗刷”等表述,但其性质究竟是盗窃还是诈骗,应取决于犯罪行为在刑法上符合何种犯罪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6.
17.
18.
<正>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银行卡应用场景愈加多元化,与此同时,银行卡盗刷引发的纠纷案件也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对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11月发布的第169号指导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厘清审判机关在审理盗刷银行卡类案件的裁判思路和审判规则,以期为商业银行更好开展银行卡业务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银行卡欺诈民事责任问题是我国目前银行卡立法和司法中急需明确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我国银行卡欺诈案件实际,尝试就银行卡欺诈民事责任中的归责原则和银行卡各方当事人承担责任的情况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