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企业文化     
尹秀华 《活力》2005,(7):213-213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从广义上讲,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经营的产品及服务,不仅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特色、组织特色和管理特色等,更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社会当代文化的生长点。从狭义上讲,企业文化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行为养成、一种无形约束、一种良好氛围,它以企业的追求和目标为核心价值,体现着员工的风貌,代表着企业的灵魂。简单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一种"软实力"。它是在一定文化和历史的背景框架下,长期积淀形成的,并通过"内化于心、固化于制"等办法,最终达到"外化为行"的目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具备了一般企业文化的共性,更应该具有它的特性、个性,必须是  相似文献   

3.
人说企业文化是管理文化,其实,何尝不是文化管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区别仅在于谈论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企业文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传入我国,是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文化,它不是为我国的文化界、而是为我国的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首先接纳。据国内管理学界的专家考  相似文献   

4.
刘安炉  徐让美 《企业经济》2003,(12):111-113
一、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在障碍1、忽视文化建设,观念创新不够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其传统习俗、价值取向、个性特征等观念形态原本与现代意识交融中形成的一种具有企业特征的群体信仰、理念和道德行为规范。它既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又是企业成员在实践中共创的一种无形财富。在企业文化内涵中,企业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企业的运作性文化内容,它直接影响企业运行方式的兴衰趋向。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上存在的问题多数属道德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1)重物轻人,管理思想落后。一是管理制度只体现业主的单方利益。不少业主的管理思想仅停留在对…  相似文献   

5.
企业集团文化协同,是指企业集团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将相异或矛盾的文化特质进行整合后形成的一种和谐、协调的文化体系。相对于企业集团其他方面的协同,这种协同具有一种特殊的软化作用。文化协同几乎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它不仅体现在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思想、管理哲学等方面,同时还体现在企业员工的工作作风、精神风貌、目标认同当中。  相似文献   

6.
对宋江文化说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来说,文化力的提升已成为制胜的法宝。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成为润泽企业的暖流:有的企业的管理者或者是来自同一地区、或者是家庭成员共同创业、共同管理,由此形成了一种被亲情和关系覆盖的“宋江文化”。当我们冷静地解读“宋江文化”时,会吃惊地发现,如何处理好这种一百零八将的“土围子”情结,竟成为企业不可绕过的山梁。当我们穿过“宋江文化”的迷雾,去审视它与波荡不定的群体心理构成的交接点,会发现它绕不过的是与亲属的关系。在国有企业体现为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在民营企业则是摆脱不…  相似文献   

7.
我遇到很多企业家,他们说企业文化很难做,因为它无法落到实处,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其实,从万达和王健林的管理之道我们可以发现: 企业文化需要个性化,企业文化的个性化不应只体现在文字表述上,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具体行为上。万达的文化理念表述很朴实,但他们想到、说到、落实了,使雇主和员工形成了一种心理契约,这就成为了员工都能认可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8.
文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它倡导企业重视人性特征、强调感情沟通、树立企业精神、塑造英模形象、形成团队板块,充分依靠全体员工提高生产效率。实施文化管理日渐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的潮流。笔者认为,企业实施文化管理要抓住五大关键。关键之一:依托人性特征是文化管理的坚实根基。文化管理的着眼点是人,它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文化管理的高品位、深层次也集中表现在人性的复归以及使企业这种“文化机关”成为文化人的精神家园上。管理学上对人的不同看法、判断和假设,产生了不同的管理对策。泰罗的科学管理把人当作物,产生…  相似文献   

9.
组织文化看似无形,却渗透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它不是管理方法,而是一种理念。员工的一切行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标准和方向,重点是关注内容上的指导性和在管理上起作用。因此,组织文化可以用简单明了的方法来掌控员工,杜绝一切不必要的浪费,包括时间和金钱。本文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组织文化可以排除不必要的复杂手段而利用简单的方法控制员工,了解组织文化的组成和模式,通过分析,找出员工管理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在组织文化管理中具有实际的应用,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王晋平 《大众标准化》2002,(2):35-35,37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凝聚约束、激励、协调以及塑造形象作用,其作用之大,不言而喻。概括地讲,企业文化有两大特点:一是内涵丰富,它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法、经营行为、经营形象、价值观念、社会责任等的总和。从这一点上讲,它包容创新,诸如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等;二是动态的,具有开放性、阶段性和发展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资源。由此看来,企业文化发展的过程本身也是创新的过程。 创新不是虚拟的,不只是一句口号,体现它、推动它、落实它、发展它,所需要  相似文献   

11.
现代的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文化作为人力资源的管理的润滑剂,是企业集体员工的一种精神体现,它对于员工的工作具有积极地作用。本文以论述企业文化的内涵、讨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管理,最后得出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作为经济实现的主体,应该具有自己的标准文化。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中形成的,增强企业活力的一种整体意识形态,它同企业精神一样代表着企业的目标和追求,是企业经营观念的体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恒久动力。作为一种氛围,标准文化看似无  相似文献   

13.
诺基亚"人本管理"文化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打开诺基亚手机,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Human Technology”。诺基亚“科技以人本”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上。事实上,“科技以人为本”不是诺基亚公司的一句广告词,而是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的一种经营理念,一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一种经营理念,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正是这种管理理念,使诺基亚公司特别注重对人的培养,通过各种渠道,创造优越条件,让员工去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从而创造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把广大员工凝聚到一起。  相似文献   

14.
论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思想管理,而且也是一种经济管理,其文化建设目标更多地体现在企业有个性的生产,经营、管理、分配的具体方式上.  相似文献   

15.
试论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包含企业物质文化、企业制度文化和企业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在这三层次中,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保障;而企业精神文化则是企业文化的最本质、核心的内容,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与灵魂。它通过制度层而硬化,通过物质层而具体地表现出来。因此,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就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也就是指要建立企业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在"安全文化"层面上,受到了企业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就安全而言,它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企业安全文化便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介绍企业文化和企业安全文化、安全管理和安全管理效益的概念,进而论述了企业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效能之间的关系,最后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管理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与文化意义的融合,是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的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出的处世哲学。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中,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  相似文献   

18.
小满 《企业文化》2009,(4):54-55
选择一种颜色就是选择了一种态度。企业内刊的编排就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内刊虽是企业的附属物,是企业发展的产物,但它也是一个企业文化品味的风向标,是管理层才、情、识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个企业品牌,而品牌印象的建立和形成是需要时间的。它形式上是扮演了沟通内外、上下的重要角色,也为企业搭建了企业品牌形象宣传的一个舞台。  相似文献   

19.
1正确认识质量文化1.1质量文化形成的过程,就是企业质量与文化发展的过程质量文化不是无缘无故派生出来的,它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企业生产的发展,经营思想、管理思想、管理风格、企业工作作风等的改进和发展而发展的。也就是说,质量文化是随着企业质量管理的推进而发展起来的。就质量文化的成长过程看,它是由内生文化和外生文化经过合理吸纳、积淀和创新,逐渐融合形成的。如日本,在吸收了美国的数理统计质量检验与管理文化后,将其发展成日本式的全面质量管理文化。1.2质量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佳境界质量文化是一种管理模…  相似文献   

20.
"和合"思想——从和谐、融合的角度对待事物,它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存、生长规律的辩证认识。"和合"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的精髓体现,是中华民族深厚文化的结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跨国企业、并购企业的不断增多,企业管理中的文化协同日益受到重视。在继承和创新"和合"思想的基础上,用"和合"的管理方法以达到文化协同,从"和合"角度探讨企业协同,这对于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