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娃哈哈是一家食品饮料企业。成立于1987年的娃哈哈前身只是杭州市上城区的一家校办企业,它的创业者宗庆后靠着14万元借款,从卖4分钱一支的棒冰开始,到1991年,创业只有3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同年,娃哈哈兼并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公司合资。到2000年,公司生产饮料22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利税12.7亿元,利润9亿元,饮料产量约占全国饮料总量的15%,占全国“饮料十强”产量的37%。主导产品娃哈哈果奶…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最后笑的人才是会笑的人”,以此来概括和评价“娃哈哈”在这些年饮料大战中的表现是十分恰当和贴切的。 1987年,当“娃哈哈”借贷14万元起家时,谁能想到15年后这个靠儿童营养液起家的校办工厂,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饮料业抗衡“可口可乐”等跨国公司的旗手呢?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儿童服装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六一”儿童节前夕,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在福建省市场上流通的儿童服装产品进行了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了40家企业生产销售的40批次儿童服装,合格24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60%。  相似文献   

4.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11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娃哈哈主要生产含乳饮料、饮用水、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保健食品、罐头食品、休闲食品等8大类100多个品种的产品。在实践中,娃哈哈充分发挥自己独创的“联销体”这一销售网络优势,使娃娃的产品遍布全国城乡。与一般的中小企业比较,娃哈哈渠道竞争优势明显。宗庆后本人则被人尊称为“织网大师”。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开局之年已到“收官”阶段,杭州各大工业企业正在作最后冲刺。近日,从饮料行业龙头娃哈哈传出喜讯,今年完成营业收入180亿的目标已成定局。照理说冬季正是饮料的淡季,但在娃哈哈各基地却丝毫不见淡的迹象:生产线都满负荷运转,仓库门前停  相似文献   

6.
侯明廷 《经营者》2004,(8):70-71
娃哈哈2003年就推出了名为“康有利”的功能饮料,但出师不利,那么今年以“激活”为名推出的功能饮料,市场表现又会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7.
乳品之争方兴未艾,果汁大战如火如荼,可今夏饮料界最有看点的当属“水世界”的创新大战。饮料巨头纷纷启动“嫁接”技术武器研制新型饮料,在市场推广上也是花样叠出、可圈可点。经过前几年的洗牌“水”势日趋平稳,农夫山泉、娃哈哈、乐百氏稳居三甲。但饮料巨头们似乎都不满足现状,创新成为了他们获取行业洗牌资格的后台。与以往“价格战”、“水种之争”低层次竞争不同,今夏“水世界”更多的竞争体现在更高层次的市场细分、产品定位、营销策略等方面。今夏“水世界”乐百氏、娃哈哈和健力宝成为三大主角,请看他们的创新高招。脉动: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8.
1998年5月的一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之后,一句“非常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广告,在原本平静的中国可乐市场掀起了波澜。非常可乐的制造商是中国饮料行业巨头娃哈哈集团。娃哈哈集团自创业以来,先后推出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八宝粥、果奶、AD钙奶以及纯净水,均获得巨大成功,特别是果奶、AD钙奶和纯净水,  相似文献   

9.
“娃哈哈·WAHAHA”与“乐百氏·ROBUST”,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高速成长而享有盛誉的大型陕速消费品企业,是中国饮料市场的两大领先品牌。他们的成功经验涉及到许多方面,从物流配送的角度分析,娃哈哈与乐百氏都摸索出一个适合自身的、相对成熟的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俊 《企业活力》1999,(6):31-32
近几年来,中国饮料市场已是群雄逐鹿,且洋饮料风头十足。1998年夏季,娃哈哈非常可乐,这个“中国人自己的可乐”的诞生,给中国饮料市场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其具有的强烈的民族特性,赢得了广大消费者心理上的极大认同。“非常可乐”向“可口可乐”叫板在中国饮...  相似文献   

11.
“六一”前夕,市纤检所以保护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为重点,集中力量开展儿童服装安全质量指标的监督检查。执法人员对南京路一家儿童服装销售商场和12家儿童服装生产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并与卢湾区局联合抽查了9家相关生产企业。在系列专项检查和抽样检验中发现,不少企业未按GB18401-2003《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执行,应检测安全指标不齐全。儿童服装安全质量不容乐观。执法人员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企业进行了立案,并将作进一步的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12.
娃哈哈、太阳神战略转移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转移是指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 ,以及企业基于长久持续发展而进行经营重心的调整。回顾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的中国保健品行业 ,有两家企业不得不提娃哈哈、太阳神。太阳神经过几次痛变如今已是星光黯淡 ,而娃哈哈却成功演变成中国饮料业的“巨鳄”。两家企业战略转移规划实施造成了它们的反差 ,值得我们分析。一、企业背景娃哈哈、太阳神起步于中国萌芽期的保健品产业 ,太阳神的前身是生产“万事达”生物健口服液的黄江厂 ,而娃哈哈脱胎于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 ,其主要产品为娃哈哈儿童口服液。 1988年 8月黄江厂正式更名为…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最北部的黑龙江省漠河县,到南部海南岛的天涯海角,从上海的金融中心陆家嘴,到西部阿拉善沙漠中的小镇,无论身在何处,你都会发现,无论是自动售货机里,还是小杂货铺的货架上,娃哈哈系列饮料都是标准配置。如果你是一名音乐迷,那你一定没有错过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当然也对那句“喝启力、添动力”的广告词记忆深刻;如果你正在陪孩子在都市的小区里玩耍,看看你手里的饮料,可能是“爽歪歪”,或者是“营养快线”;如果你在体育馆锻炼,忘了带水,不要紧,服务区一定有娃哈哈矿泉水……  相似文献   

14.
日前,笔者在农村集市或小商店里看到,各种“五颜六色”的儿童饮料摆满货架,其价格大多在一元以下,很是“鲜艳”,但这些饮料外包装上既无保质期,也无配料表,有的甚至连厂家名字都没有,是“三无”饮料。这些儿童饮料大都由无名小厂生产,不仅包装简单粗糙,而且质量也根本没有保障。  相似文献   

15.
宗庆后的随行人员介绍说,老板在大街上走着走着,常常会“突然”拐进路边的小店,“检查“娃哈哈饮料产品的铺货、销售情况。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全国最大、全球第五大的饮料生产企业,娃哈哈一直是业内翘楚,其生产的瓶装纯净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但在2012年,正处于品牌转型期的娃哈哈却接连曝出负面新闻。品牌转型期显出"管理"弱势  相似文献   

17.
1986年10月9日,娃哈哈集团的前身——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诞生。公司创始人宗庆后和两名退休老师靠14万元贷款起家,从代销棒冰、文具,做一分一厘小生意的艰苦境地起步,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1988年,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成立,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天然食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到1991年,娃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2009,(8):47-48
“啤儿茶爽”的广告每天都在各地电视台黄金时段在老百姓眼前晃,让人知道它是一种包装和口味像啤酒的饮料,而不是啤酒。娃哈哈从“营养快线”开始,表现出了极强的新产品创新能力,今年又推出了极富想像力的产品“啤儿茶爽”。  相似文献   

19.
为堆护儿童的身体健康安全.“六一”儿童节前.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儿童玩具.儿童服装.儿童家具3种产品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  相似文献   

20.
娃哈哈公司19年持续成功的奥秘是,无论是基本价值创造活动(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市场推广等),还是辅助性价值活动(财务管理、人力成本、行政管理等),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时刻,娃哈哈都始终坚持总成本领先战略。一、生产成本控制“发挥艰苦奋斗、勤俭治厂精神,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厘钱活动,厉行节约,眼睛向内,苦练内功……”这样的成本节约标语在娃哈哈生产管理系统内频繁出现。娃哈哈始终坚持“二级管理,三级核算”以及“将成本控制量化到每个员工”等近乎苛刻的成本控制制度。在生产设备投资方面,为确保一流品质,娃哈哈不惜血本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