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和2004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数据都显示,戴尔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节节攀升,增长迅速:2003年全球PC市场得到了全年出货量冠军的业绩;在IDC公司公布的2003年第4季度亚太地区PC市场研究报告中,戴尔中国服务器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占24.1%;同时,戴尔在中国的PC出货量还以7.3%的总体份额位居中国PC市场第三,进一步显示出中国在戴尔亚太乃至全球业务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
2003年和2004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数据都显示.戴尔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节节攀升,增长迅速:2003年全球PC市场得到了全年出货量蔻军的业绩;在IDC公司公布的2003年第4季度亚太地区PC市场研究报告中,戴尔中国服务器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占24.1%;同时,戴尔在中国的PC  相似文献   

3.
于鹏  王骥  周萍 《企业活力》2007,(5):20-22
<正>一、背景分析PC产业发展的20年时间,一直遵循摩尔定律的曲线,在配置、价格上面做文章,同质化倾向严重。尽管中国PC市场持续保持超过10%的增长率,但是目前PC产品同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PC厂商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而价格战的作用越来越小,已经危及到了PC厂商的利润空间。如何解决日益严重的同质化,保持稳定的利润增长,是所有PC厂商们面对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PC市场.据IDC的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中国PC机销售量为1600万部,同比增长19%;在未来几年内,中国PC市场的涨幅将继续维持在15 %左右.五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PC市场.……  相似文献   

5.
戴尔新攻势     
向利润高地转移,加速收购以完善服务和存储等产品线。让戴尔换上新标签:一家“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 不再乐于以PC出名,这似乎与迈克尔·戴尔在大学一年级辍学创业时的梦想“背道而驰”。然而,与其坚守在0.25万亿美元规模的PC市场,何不将战场转向2.75万亿美元的IT整体解决方案市场呢?这正是戴尔的逻辑。只不过,戴尔对“...  相似文献   

6.
戴尔计算机公司1984年由迈克尔.戴尔创立。仅用了15年时间,戴尔公司的收益就达到了270亿美元,成为全球名列第二、增长最快的计算机公司。戴尔公司的成功就在于戴尔本人曾不止一次地宣称过他的“黄金三原则”,即“坚持直销”、“摒弃库存”、“与客户结盟”。坚持直销戴尔公司的直销原则得益于创始人戴尔的创业模式。戴尔进入得克萨斯大学后,仔细研究了当时的PC市场,发现:一方面,顾客希望能以最低的价格买到配置最好的PC;另一方面与此相应的是,由于PC业的特殊性(更新换代速度极快),电脑经销商那里经常性地积压了大量的过时的PC。戴尔决定…  相似文献   

7.
PC行业发展到今天,用户需求不断增长、市场扩张,同时客户采购越来越理性、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整体呈现"海量、微利"的业务特点。而由个人计算(Personal Computing)的延展所创造的智能终端繁荣发展的PC+时代的来临,今后几年IT的分销渠道将发生重要变化,如何创造新的赢利点成为IT分销商在PC+时代的企业战略,只有适应市场潮流才能引导企业发展更持久、更辉煌。  相似文献   

8.
2007年9月24日,PC业与流通业发生了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戴尔公司宣布结盟国内最大消费电子零售商国美电器作为其中国唯一零售合作伙伴,今后将通过国美庞大的流通网络销售最新的PC等消费电子产品。国美由此成为中国涵盖PC品牌线最全的连锁商,这意味着中国最大PC零供平台已经诞生,以国美为代表的大型消费电子连锁将成为PC销售主形态,中国PC产业现有流通竞争格局将被彻底改写。戴尔一直以"直销模式"闻名全球,但随着消费趋势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王悦承 《英才》2005,(2):40-43
就热闹程度来说,没有哪一年初的台湾惠普零售商例会,能跟2005年的这一届相比。会场内外,“Evaporate IBM(蒸发 IBM)”的标语随处可见,零售商群情汹涌, 他们巴不得一口把IBM原有PC业务吞进肚子里。类似的景象,也可以在戴尔零售商身上看到,据称他们已经从戴尔台湾公司领到了新年意见书《IBM has gone(IBM已经消失)》。是默契也好,巧合也罢,反正惠普和戴尔发出的信号显而易见,他们正张罗着把蓝色巨人从台湾PC市场上赶出去。这背后更大的阳谋,是借着IBM把PC甩给联想的时机,把IBM在台湾的企业客户,悄悄地勾引到自己家里。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伊始,戴尔宣布将其面向中小企业的品牌(Vostro)命名为“成就“,这是戴尔有史以来的首个中文品牌。巧合的是,同一天,大洋彼岸,正在推行国际化战略的联想打响了进军海外消费PC市场的第一枪:发布新的产品品牌Ideapad和IdeaCenter分别面向消费类的笔记本和PC,并形成了与原IBM的Thirkpad和ThirkCenter针对商务笔记本和PC市场的互补之势。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有传言称戴尔要做渠道,时任联想CEO的沃德说道:“戴尔做渠道将会落入陷阱。”2007年,戴尔大举进入渠道领域,他的竞争对手惠普私下表示,“戴尔做渠道太晚了。”即使是陷阱,戴尔也不得不跳;即使来晚了,戴尔也不得不做。所以,戴尔在全球和中国市场正在进行着匪夷所思的扩张:一年之内,戴尔全球零售店由零增加到了1.3万家;在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2.
"科市一体"新体制 戴尔没有自己的制造产品零部件企业,但其在市场与顾客需求、零部件的配套厂商等方面整合与创新能力极强,形成核心竞争力.现代社会竞争中,最好的技术不一定能成功,不一定能转化为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却可促使技术不断创新.戴尔的成就依靠的是独特的市场战略,它平均每年销售额增长高达54%,神奇的"超增长"主要靠"科技与市场融为一体"战略.戴尔营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运用电子商务并根据顾客需求,突出技术创新和定制产品,尤其注重产品供应的体制创新."科市一体"营销体制铸就了戴尔在全球电脑行业销量第一、利润第一的辉煌业绩.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直销”成为戴尔的代名词,缔造了傲视PC业界的戴尔神话,但这一神话逐步被残酷的市场现实所打破。近几年来,戴尔一直面临在PC业务市场份额降低的困境,在2006年其PC老大的地位最终被惠普取代。  相似文献   

14.
从戴尔最近的财务表现来看, 2006财年第四财季中,成尔的企业级产品和服务业务均实现了强劲增长, 海外市场销量创出了新高,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攀升了28%。公司销售的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扩大。必然给后台的质量管理和服务保障带来压力。作为质量管理的负责人,对这些压力有着怎样的切身体验? 杰克·韦尔奇曾经给戴尔这样的评价: “没有谁能将成本、质量和服务的杠杆拉低到戴尔的程度。”戴尔的成功,在我们所熟知的直接商业模式和全天候贴心服务魅力的背后,这位全球IT业领跑者如何修炼质量管理的内功?让我们听听亚太区质量管理和客户服务部的总监张耀华,讲讲他的质量职场故事。  相似文献   

15.
本质的回归     
“零售店更多是推销‘体验’而不是产品;根据客户的特别需要提供‘定制商品’将成为新世纪初市场营销领域的新趋势”,这是著名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预言。这一趋势在我们2006年的管理事件排行榜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006年8月,戴尔在中国的首家“产品体验店”落户重庆,两个月后,另一家店又在南京开业。在这之前,戴尔已相继在美国、中国台湾、日本等地设立了200多家体验店。凭借着自创的直销模式,戴尔在10多年间便成长为世界第一的PC品牌。然而,在欧美等成熟市场取得巨大成功的戴尔模式,对于多数人对PC不怎么熟悉的中国人来说,花费自己…  相似文献   

16.
冤家路窄     
从中国打到国际,从低价打到高价,从产品打到广告,从“邮件门事件”打到“CEO事件”,联想和戴尔这对冤家,不知何时才能停止他们的战斗。事件一:“雪糕”事件不久前,戴尔投放的一则楼宇广告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并被外界视为联想与戴尔营销大战的导火索。广告内容是这样的:售货员卖出一支冰淇淋,中间被一位肥胖的中年人拿走,舔了一口后才递给消费者。很多人指出,广告里的中年人显然是指PC企业的分销商,戴尔是在告诉消费者:“电脑在到你们手上之前,被分销商占了便宜。”而联想则拥有目前中国最庞大的PC分销商队伍。事件发生后,“联想炮轰戴尔…  相似文献   

17.
在华尔街对戴尔冷眼相待之际,戴尔的竞争对手惠普却在冉冉升起。多年来,惠普的PC部门持续亏损。但从2004年,惠普将侧重点从占领市场转移到提高盈利后,PC部门逐步复苏。今年2月,惠普宣布PC业务的运营利润率达到39%;而过去,该业务的利润率通常不到1%。  相似文献   

18.
王俐琼 《英才》2005,(9):36-36
两大豪门,中场争夺异常激烈。不久前.惠普用挖来戴尔首席信息长CIO兰迪-莫特(Randy Mott),来报复之前惠普服务器部门的一位顶级高管“叛逃”戴尔。戴尔和惠普在PC、服务器和打印机等多个领域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对人才的争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双方“人才交火”时有发生.但同此前的大多数人相比,莫特投奔惠普对于戴尔的打击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9.
《英才》2003,(11)
硬件:勇敢者的游戏PC 硬件市场的龙争虎斗,一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1993年始,联想等一系列国内品牌展开了对国外 PC 的“绝地反攻”,数年征战成就无数“英雄”。而去年10月,戴尔电脑逆潮而动,全面下调戴尔的产品售价,在华挑起了新一轮市场纷争,在 PC 产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PC 市场争夺已经趋向白热化。而时至今日,部分国内一线品牌似乎欲振乏力之际,一些曾让人不屑一顾的新锐 PC 品牌却如过江之鲫,前赴后继。有人曾总结道,去年是 PC 市场的分水岭。芯片市场的争斗又何尝不激烈?多年以来,“Intel; Inside”的烙印深入人心,AMD 和威盛一直紧盯着老大英特尔的项背紧追不舍,AMD 号称未来两三年要与英特尔平分市场,而威盛则把目标定在占领中国大陆10%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中小企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第一动力!"6月5日,戴尔公司中小企业部总裁史蒂芬·菲利斯对记者表示,"经济复苏将率先从中小企业启动,如果戴尔能够把握住新兴市场的SMB(Small&Medium Business)商机,那么将有望在未来三年内成为亚洲市场最大的个人电脑出货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