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当得利制度在我国立法中的规定显得简单抽象而且欠缺可操作性,对于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关系也未具体规定。学界对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即竞合说与辅助说。在我国目前立法对请求权类型化理论不够明晰的情况下,采竞合说对受损之当事人更有利,竞合说也是目前主流观点。不当得利制度原本是对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的一种修缮,但是,我国民法不采无因性理论。竞合说并非必然,也非必要,在将来的民法典中应采辅助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伙纠纷案由划分的有关规定出发,结合现有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通过详细分析合伙纠纷之案由竞合、诉讼请求与诉讼参与人之关系,认为合伙纠纷案由及诉讼请求的确定将直接影响诉讼参与人及诉讼参与人在诉讼中的地位等,为当事人选择适当的诉讼策略及时有效解决合伙纠纷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诉讼标的问题是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 ,无论是法院从事审判活动 ,还是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 ,都是围绕诉讼标的这个中心展开的 ,但人们至今对诉讼标的的性质和识别问题无统一认识。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的关系是该理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之一 ,本文拟从探讨诉讼标的的性质和识别问题入手 ,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略加分析。  相似文献   

4.
ADR作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是一个总括性、综合性的概念,并且其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ADR这个术语涵盖了解决纠纷过程中的一个广阔的领域,在这个领域每种方法都是相对于诉讼的另一种选择,如:仲裁、调解、谈判等.这种新兴的纠纷解决方式深深地影响了我国的诉讼机制并且对传统的法律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在我国民事程序体系理论上被划分为解决纠纷程序和预防纠纷程序两种,而解决纠纷程序又可分为诉讼和非诉讼两种,在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中则包括调解、仲裁.所以本文在阐述ADR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仲裁与ADR的关系,并且试图给出在现行的ADR体制下如何完善仲裁制度,使其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ADR(Alternafive Dispute Resolution),在我国通常翻译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或可选择性纠纷解决方式,指的是20世纪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总称。ADR在其产生之初与法院进行的诉讼并没有关系。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法系国家特别是在美国一些州的法院内附设了仲裁和调解等第三人解决纠纷的制度,将ADR作为诉讼程序的一环引入,形成了司法ADR制度,又称为法院附设ADR(Court annexed ADR),由此司法ADR作为替代诉讼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在法院内部建立,并在消除诉讼迟延,提高诉讼效率,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节约国家有限的司法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此种纠纷的解决方式对于我国的法制化进程,对于我国在诉讼外纠纷的解决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本文重在浅析美国的ADR机制的新发展,并以此提出对我国可以借鉴几个地方。  相似文献   

6.
司法ADR是一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它能够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通过对美国与我国司法ADR的特点、类型和运行的介绍和比较,结合我国国情和法院审判实际,以求借鉴.从司法ADR的适用范围、人员选任和配套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推进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确立标准应包括实体标准和程序标准.实体标准是看与本诉的处理结果有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程序标准是看法院对其与一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有无管辖权.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参诉方式应予改革,废弃“通知参加”方式,增加“当事人追告”方式和“诉讼告知”制度.鉴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不利的诉讼地位,建议确立第三人主体资格的异议制度,并取消对其诉讼权利的过多限制,以充分发挥第三人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九民纪要》确立了对赌协议的效力认定回归到合同理论的判断上、协议的履行依附于公司法规范的二分观点。对赌协议与射幸合同、附条件合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将其性质定位于条款附条件合同更为妥当。对赌条款在诉讼中履行规则的不同进路表明对赌纠纷案件在法律适用中性质认定模糊、裁判标准并未统一。对赌纠纷案件诉讼体系构造较为复杂。对赌纠纷诉讼主体与对赌主体高度吻合;对赌纠纷案由划分混乱,是裁判标准无法获得统一的症结所在;对赌纠纷以合同法规范为请求权基础,尽管其抗辩事由种类繁多,但是均难以为对赌的裁判提供合理支持。  相似文献   

9.
调解制度是一种非讼纠纷解决方式,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在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其非讼特性与强制执行力产生了内在矛盾,使其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可行的解决途径在于对劳动争议调解制度进行更加细化的规定,按标的、情节等对劳动争议案件予以"分流",以求小额简易案件成功调解,大额、复杂案件给予当事人付诸仲裁或诉讼的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国PPP项目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如发生争议,如何解决纠纷显得至关重要,诉讼、仲裁、调解等都是可供选择的途径。当前阶段,通过诉讼方式解决PPP争议纠纷,显现出诉讼方式效率低、成本高等缺陷,而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调解解决纠纷制度。用仲裁方式解决争议存在着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以专业仲裁的方式解决PPP争议,将真正有利于争议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合同解除的溯及力是合同解除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理论和司法实践中极富争议的一个问题。在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学说中,直接效力说、间接效力说等学说无法解决合同解除后恢复原状与损害赔偿并存的理论困境。清算说则可以避免这种矛盾,在理论上解决了恢复原状请求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难以并存的难题。我国未来合同法的发展应注意借鉴清算说,从而完善我国的合同解除制度。  相似文献   

12.
必要共同诉讼制度是民事诉讼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单一的必要共同诉讼形式逐渐显示出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诉权和一次性解决纠纷的弊端。为了满足司法实践的需求,尽可能使纠纷得到一次性解决,必要共同诉讼在形式上应该多样化,我国《民事诉讼法》应在原有的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的基础上,增设类似必要共同诉讼和因牵连关系而形成的必要共同诉讼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3.
《物权法》第107条是关于遗失物的善意取得的规定,该规定存在规范漏洞,文义上也存在不明确之处。该条明确规定了权利人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和原物返回请求权,请求权基础不同,故可能存在请求权竞合情况。但对于遗失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学术界存在很大的争议。同时,《物权法》第107条的规定损害了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因此,文章通过对该条文的解读,对遗失物善意取得制度及各国理论进行了分析,对此制度的不足从立法角度和实际运用角度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对该条规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4.
诉讼调解作为民事纠纷解决的一种诉讼制度,一直以来深受法学界,特别是司法界的推崇和重视,它对解决纠纷、减少缠诉、改进司法工作方面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诉讼调解过程中漠视公民权益、法律文化科学性的缺失也日益浮出水面;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诉讼调解制度的种种弊端日益暴露。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些完善、改进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5.
必要共同诉讼制度是民事诉讼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单一的必要共同诉讼形式逐渐显示出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诉权和一次性解决纠纷的弊端.为了满足司法实践的需求,尽可能使纠纷得到一次性解决,必要共同诉讼在形式上应该多样化,我国<民事诉讼法>应在原有的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的基础上,增设类似必要共同诉讼和因牵连关系而形成的必要共同诉讼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法学界一般把公益诉讼看作是民事公益诉讼,其实,公益诉讼是不同于群体性民事诉讼(如代表人诉讼)的一种新型诉讼形式,其适用于损害众多人利益的违法行为引起的纠纷,其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因而,赋予主体原告资格,并不一定需要其与诉讼所纷争的利益具有直接利益关系。证券纠纷的特点,以及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和法律制度环境,决定了在我国未来拟建构的证券公益诉讼制度中,原告资格应依法得到证券投资者保护组织的许可为宜。具体的诉讼制度可采取团体公益诉讼与示范公益诉讼相结合的二元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17.
国内的保险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保险业的矛盾与纠纷也不断涌现,传统的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处理保险业纠纷效果并不理想,保险纠纷案件的上诉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与此相对比,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能有效弥补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各种不足。本文通过梳理保险业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种类与现状,对保险业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完善作出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18.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间纠纷的法律制度,是儒家“和合”文化的产物,是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之无愧的本土资源。基于纠纷解决的现实需求,面对诉讼的压力与固有弊端,人民调解,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劳动争议也称劳动纠纷,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劳动争议的解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法律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其重要性无庸讳言,要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完备的法律制度不可或缺。本文将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与国外处理制度进行了比较,并对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一是要单独立法;二是完善审判组织制度;三是扩大劳动争议促裁和诉讼的客体范围;四是要建立或裁或审的诉讼模式;五是要加强调解制度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20.
论业主撤销权——兼评《物权法》第七十八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业主撤销权实质上是一种侵害排除请求权;业主撤销权制度是对小区民主决策制度缺陷的一种弥补;业主撤销权的行使范围既包括侵权的决定,也包括违反法定程序的决定,通过诉讼方式行使时应当以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作为被告:撤销权的效力及于业主、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及其他利益相关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