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2008年12月,笔者清理铜元藏品时候发现了一枚红铜质地的无纪年无铸局的合面铜元(图1),其直径44.7毫米,重27.7克.  相似文献   

2.
顺治元年(1644)六月,清睿亲王多尔衮派兵平定山东、山西,十一月占领山东.据张或定<清代山东临清局考>(<陕西金融·钱币研究>1997.11)所说:山东"临清局的议准时间应在顺治元年末或顺治二年初,于顺治二年五月正式开铸投产,此时临清局开始铸顺治通宝背临钱".  相似文献   

3.
《钱币研究》2011年第1期《从乾隆通宝鎏金钱说起》一文展示的10枚鎏金钱,与真正的鎏金钱相比有天壤之别。从锈色包浆上看,没有一点“土”气痕迹残留,说明都是水坑钱,且出于酸性水质的江河之中。系经长期自然浸泡冲刷(现今也有人为用化学水浸泡的)后形成的铜质锈色反差现象,促使钱体表面发生腐蚀,逐渐泛出深黄、浅黄、褚红及银白等斑块锈色,也有的同一枚钱上泛出几种不同锈色的斑块。  相似文献   

4.
1998年秋,笔者在一堆杂钱中挑得一枚同治通宝背满汉"宁"字钱(见图),该钱径26、穿5、厚1.6毫米,重5.1克,宽缘大字,笔划粗壮,铸造精美,青铜质.关于同治通宝背满汉记局钱,钱币界大多认为"系后期仿康熙制补铸",且多定为未见传世.近年多有发现.此品的发现为同治通宝背满汉记局钱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  相似文献   

5.
薛延林 《西部金融》2001,(11):62-63
我国铜元从光绪26年(1900年)始铸后,"铜元热"很快遍及全国,数年之内就有17省22局鼓铸铜元,而山西铜元发行时间较晚,直到民国7年(1918年)才开始铸造.但山西铜元铸行的速度不慢,同年由山西督军闫锡山下令设局建厂,到民国15年,历时8年,共铸造当十铜元4.21亿多枚,获利360万元.获利之巨,在全国名列前矛.  相似文献   

6.
据《故宫清钱谱》记载:“仁宗嘉庆元年,行嘉庆通宝钱。按乾隆六十年高宗归政,是年户部奏准,乾隆、嘉庆年号钱各半分铸,各直省卫藏照此一律办理。嘉庆元年太上皇帝谕,改为乾隆二成、嘉庆八成。六年,户部奏准全铸嘉庆钱。”可知嘉庆通宝年号钱为嘉庆元年(1796年)始铸。是钱采用顺治四式背满文钱钱式,钱面汉文“嘉庆通宝”楷书,直读;钱背满文左“宝”、右纪局。  相似文献   

7.
"崇祯通宝"是明末货币.明思宗朱由检(公元1628-1644年)铸.形制有小平、折二、折五、当十四等各类钱,除有光背小平者外,其背铸有星月纹及记重、记天干、记局、记地等各种背文,名目繁多.崇祯帝在位十七年,所铸货币的形制为明代制钱最杂,品种在末代钱中算是最多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闽关铜元"是对清末福建闽海关铜币局所铸铜元的称谓.福建闽海关铜币局是清代全国唯一一所由海关附设的铜元铸造厂(局).闽海关铜币局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七月,其局址在福州东郊马尾清朝福建船政衙门前.它是清末福建开办时间最晚、停铸时间最早的铜元铸造厂(局),因此闽海关铜币局铸造的铜元品种单一(目前只发现"光绪元宝"当十铜元一种),铸造数量少,流通时间短,迄今已较为少见了.  相似文献   

9.
顺治通宝背"户",是"顺治五式"钱制中的单汉字钱.其制式仿唐会昌开元纪局纪地钱式,特点是钱背铸一汉字,以纪铸地或铸局之名.如顺治通宝背"户"者,大清户部宝泉局之铸币也.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设局开铸.会昌开元这一钱式,在宋朝时就曾得到过继承.  相似文献   

10.
丰三年(1853年)三月,朝廷决定采取推行大钱和发行纸币的应急措施,企图缓解与应付军政经济危机,不料适得其反,造成通货膨胀日盛一日. 甘肃为执行清政府行大钱的决定,解决本省财政之危机,宝巩局于咸丰四年(1854年)开炉鼓铸咸丰大钱.初铸五百、当千紫铜(黄铜)大钱,投放市场,因这两种大钱的当值过大民不乐用,流通受阻,不久停铸.紧接着又改铸当百、当五十黄铜大钱,也同样在行用中受阻贬值.因私铸日盛,加之贬值,民间拒用,当五十、当百大钱亦不久废止.  相似文献   

11.
顺治初始用明代旧制造币机构铸"顺治通宝",铸量大、版别颇丰.各省设局开炉鼓铸五种类型,有明钱式、折银一厘钱、满文纪局及满汉文纪局、单汉字五种,共计二十一局.其中一类顺治背单汉字,代表地名、局名,计十八种,唯陕西延绥局铸延字钱最少,穿上延字更为稀见,系集藏顺治专题钱所寻觅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南朝永明八年(公元490年)齐武帝肖赜曾遣使刘峻人蜀铸钱,开铸不久即订、究竟铸的是什么样的五铢钱,其形制样式、古钱谱未载,在古钱中始终是个谜.  相似文献   

13.
明承元制推行宝钞,至万历初年,钱局多已停铸,民间铜钱已不敷使用,钱价日昂.万历四年,帝令广开铸局,以解钱荒,题准十三布政司、南北直隶开局铸钱.  相似文献   

14.
在明代钱币中,万历通宝版式繁多,原因是广开铸局,并且官私并铸,造成了良莠不齐,轻重悬殊,文字变化多.其中背星纹钱也有多种,有的较为少见,先介绍4枚襄樊出土的万历通宝背星纹钱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日笔者从曲阜一泉友处征得一枚南宋"淳熙元宝"背穿下"正"字折二钱(见图).是钱品相很好,为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所铸.面文多楷书,也见隶、篆,有小平,折二铜钱,背有星月纹及泉、春、正字等,背字者为钱监名,背正字者较罕见.淳熙七年(1180年)铸钱时背开始铸纪年,自柒至十六.另尚有一种隶书小平钱甚名贵.又有各种大小铁钱,除记年外兼记监记地,品种繁多,版式复杂.  相似文献   

16.
清康熙通宝背满文局名,素来仅有"宝泉"、"宝源"两局,此外私铸轻劣钱见有"宝浙"、"宝昌"等局,余均未见有其他省局所铸满文局名康熙通宝.1998年7月,高陵钱币博物馆在整理清钱时,发现一枚"宝直局"官铸满文康熙通宝钱,甚觉奇特,其径23mm,穿径5.2mm,厚1.5mm,重3.5克;面文"康熙通宝"四字特大,字字相连,几乎满布轮廓之间,背文"宝直"两满文均超出穿径上下,与面文对应协调.  相似文献   

17.
北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铸御书"淳化元宝"钱,文体有真、草、行三体;另有一种"缩水淳化"数量极少.笔者藏有一枚钱文四字奇特的真书"淳化元宝"钱(见图).径24.6,穿6,厚0.7毫米,重3.4克.  相似文献   

18.
叶伟奇 《西部金融》2005,(11):79-80
数年前,笔者从外地泉友处购得一枚奇特的"乾隆通宝"宝福局小平钱.该钱红铜质地,钱体呈暗红色,直径25.50毫米、穿径5.5毫米、廓厚1.2毫米、重4.76克.正面"乾隆通宝"四字,文字朴拙,字迹略显漫漶,背面穿左右为满文"宝福"字样(如图).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铜元是中国铜元元始祖."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广东省因停铸制钱而闹钱荒,……为了救济铜荒,解决全省财政经费,广东钱局会同善后局详情秉陈两广总督李鸿章和广东巡抚德寿,陈述仿造铜仙的理由,经李鸿章批准,于同年元月在广州造币厂开造铜元."①始开中国铜元之先河.  相似文献   

20.
明代光宗帝在位不到一年,未铸泰昌钱.泰昌钱为熹宗天启六年(公元1621)补铸.泰昌钱铸期虽然只有一年,但存世的泰昌钱却不少,版式也较多.泰昌钱形制规矩,多出自官铸,一般重4克左右.但汉江出水的泰昌钱却较有特色.文字大多小于各泉谱所载版式,而且轻重悬殊,铜质有红铜和黄铜两种.现选拓6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