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基于科学发展观从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竞争力、持续发展竞争力和协调发展竞争力等三个方面,构建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科学评价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同时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保证县域经济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至关重要指导思想。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安徽省县域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安徽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依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20个沿海县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排序和分类,并提出促进山东沿海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苏县域经济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县域经济竞争力是指县域单位通过资源配置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本文通过构建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份分析等方法,对江苏各县(市)的经济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市域经济系统与县域经济系统的耦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0—2010年间安徽省各市县域经济系统的时空交互关联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市县域经济系统的关联变化表现明显的波动性与阶段性,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整体来看,安徽省市县经济的关联度水平呈现出外围高、内部低的圈层结构,其中,皖南高、皖北次之、皖中地区最低,且具有稳定的空间变化趋势;市县域经济系统内部要素间的交互耦合复杂,指标间的关联度属于中等及以上关联,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导致安徽省市县域经济系统耦合关联度值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区域金融竞争为理论基础,探讨县域金融竞争力的基本内涵与外延,构建评价县域金融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以连云港四个典型县为分析样本,比较县金融竞争力的差距,提出发展的导向建议,也试图为全国县域经济与金融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经济单元,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本文通过构建宁、镇、扬三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宁、镇、扬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分析不同县域经济竞争力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宁、镇、扬三市不同县域的差距较大,其中丹阳市竞争力最强.而经济发展竞争力和文化科技竞争力的差异是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营商环境评估工作的不断推进,全国各个地市都在进行县域营商环境评估试点。县域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的研究分析是县域营商环境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将成为提升我国县域营商环境的方向引导。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初步构建县域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调查研究,根据一定的原则确定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工作,可以促进区域之间的良性竞争,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绍兴县为例,从经济发展现代化、城乡生活现代化、社会发展现代化三个方面构建县域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该县及浙江省经济发达县市进行横向比较测评.重点分析了绍兴县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各项具体指标,并提出了提高现代化水平的相应对策,为实现县域基本现代化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53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3年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本着实事求是、可操作性的原则建立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该地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产业协同是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和促进力量。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和相关关系分析,安徽省凤阳县三次产业发展存在不和谐的问题,为此,需要通过发展以工业为龙头的主导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和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及注重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等措施推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县域经济评价研究是提升县域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在简述国内相关研究基础上,以福建省县域经济评价研究为例,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两个角度对福建省县域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进行比较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特点,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在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中的行政管理必须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处理好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划的关系、省地县行政区域经济的关系、市场调节和政策引导的关系以及简政与放权的关系;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公共行政体制,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的重要基础,决定着全省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近年来山东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为山东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县域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对接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培育壮大特色经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县域要素支撑能力、加快推进县域城镇化、创新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县域综合考核办法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FDI的长江三角洲县域经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三角洲FDI集聚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载体。长江三角洲县域经济活力的大小与FDI集聚水平密切对应。剖析基于FDI的长江三角洲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县域经济效应,对于探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对于提高中国FDI的整体绩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阶段,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动态过程。目前城乡一体化的重点是县域城乡一体化,县域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增长点。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揭示了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黑龙江省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太和县在工业发展相对滞后,资源、区位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通过发展农商经济走出了一条特色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形成了用第三产业带动一、二产业发展的格局,被称为"太和模式"。通过对太和县经济发展特色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比较优势理论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比较,讨论了比较优势不明显情况下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认为这种发展模式对中西部地区其它县域经济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一直是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辽宁省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以来,大城市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加强,但是,与发达省份相比尚有较大距离。借助区域发展力量,能够推动辽宁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就要把握区域开发战略下辽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0年—2008年河北省各县域的统计数据,采用威廉逊系数、基尼系数和Theil指数对河北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演化进行了测算,三种方法所得到的县域差异趋势基本一致。通过对县域经济的产业分解和空间分解,发现了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发展的时空不均衡和地带内部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第二产业是造成县域经济差异的决定因素;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空间布局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是缩小区域差异、提升河北省县域经济实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层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基础地位。河北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能否提高,关系到贫困县能否致富奔小康的问题,对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带动作用十分巨大。河北省县域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态势,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但与一些全国沿海县域经济强省相比,差距仍很明显。通过对河北省136个县(市)的综合实力排名,可将全省136个县(市)划分为发达县(市)、较发达县(市)、欠发达县(市)和贫困县(市)四个层次。河北应根据四类层次县域经济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改善措施,以进一步推进整个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