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快餐     
北京严查发热病人 针对台湾出现的一例非典新发病例的情况,北京市卫生局研究制定了多项紧急应对措施,严防非典再次侵入北京市。 北京市卫生局在获悉台湾出现一一非典新发病例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制定了应对措施。要求北京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2003年12月17日  相似文献   

2.
<正>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引起非典的新型冠状病毒以最先报告它并在越南受感染病逝的医生Urbani命名为“非典冠状病毒Urbani变种”。最近,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确认,非典病毒会利用病人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借刀杀人。 根据香港医生提供的医疗资料,过度的免疫反应看起来是导致非典细胞患者死亡的决定性因素。世界卫生组织非典疫情首席科学家Laus Stohr在4月末发表的一份简报中  相似文献   

3.
休闲时光     
一位香港母亲送两个孩子到英国上学。孩子要被送走隔离10天,她很难过。但她说:“我的孩子为此很烦恼,但不管怎样,我认为这对学校好,对学校其他学生好。” 而把“非典”传染给英国第6例患者的那位香港商人,3月30日从香港飞到慕尼黑,再从慕尼黑飞到巴塞  相似文献   

4.
非典预防药方不能滥用最近,到药店走走就会发现,配中药的柜台前来抓药的市民比以前要多出不少。药店更是加班加点,从各地采买药材来满足大家的需要。预防“非典”的药方从1个增加到7个,每个都有不少市民追捧。专家提醒:预防也要对症,根据自己的状况选择药方才能真正起效,否则会成为一种浪费。所以专家认为即使是抓预防药方,最好也要请医生帮着看看写得对不对、适不适合自己,免得好事变坏事,预防“非典”还没起效,先因为吃药引起不适。预防和治病都不能“一方打天下”中医是非常个体化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中医看来男女有别,老人小孩的虚处不同,…  相似文献   

5.
在预防非典的非常时期,许多家庭都在使用消毒液。但有人使用消毒液后,脸肿了起来,身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对此,笔者咨询了有关专家。专家称,出现脸肿或身体不适等症状,很有可能是人体对消毒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过敏而致。专家建议,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立即停止目前正在使用的消毒液,免得过敏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然后到医院的相应科室就诊,让医生用专用的仪器来检测并找到过敏源,在以后的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这些物质,从而从根本上杜绝过敏的再次发生。如果还想消毒,则可以选择其他没有过敏源的消毒剂。同时,专家还提醒您,使用消毒…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炎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病,自古以来就有内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癣之说。许多患者长期服用西药激素来控制病情。但目前西医只能起到平喘解痉等治表作用,一旦停药,病又复发,有的病人甚至自暴自弃,任其病情发展恶化。大多患者得出一个结论:西医治疗哮喘病不甚满意。那么,中医治疗哮喘病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本文的梁辉章教授将为你解开迷津。梁辉章教授早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1995年从同济医科大学二附医院调来广州工作。在20年的从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炎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病,自古以来就有内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癣之说。许多患者长期服用西药激素来控制病情。但目前西医只能起到平喘解痉等治表作用,一旦停药,病又复发,有的病人甚至自暴自弃,任其病情发展恶化。大多患者得出一个结论:西医治疗哮喘病不甚满意。  相似文献   

8.
去年发生在香港淘大花园的“非典”事件,和广东、北京及内地其他地区“非典”的扩散,引发了人们对住宅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事实上,人们所居住宅一直与我们的生命、卫生、健康有关。为什么“非典”的出现,使社会如此关注住宅问题,我想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非典”目前在医学上还未有完全的扼制办法,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很大,恐惧的心理难以抹去。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电一种检测食品、动植物及其产品中是否存在“非典”病毒的方法5月8日在京通过专家鉴定。这项技术是国际首创,填补了国内外食品、动植物及其产品“非典”病毒检测领域的空白。这项技术是由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自主设计开发并自行实验完成的,从提出课题到研究完毕仅用了18天时间。尽管根据质检部门的大量检测,目前尚未发现任何国内食品、动植物及其产品中存有“非典”病毒,世界卫生组织也宣布,目前还没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来自“非典”感染地区的货物、产品或动物会成为人类感染“非典”的源头。但是进入4月以来,…  相似文献   

10.
“非典”仅次于鼠疫霍乱近日,记者从某传染病医院获悉,国家卫生部已将非典与鼠疫、霍乱一起,并列为“甲类传染病”。据该传染病医院专家介绍,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中,甲类传染病只有两种:鼠疫、霍乱。4月中旬,非典型性肺炎出现后,国家卫生部已把“非典“列为仅次于鼠疫、霍乱的第三种甲类传染病。医生不得推诿患者专家告诉记者,《传染病防治法》赋予了医生不容推卸的义务:1、一旦发现甲类传染病后,主城区医务人员必须在6小时内,向当地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上报疫情。农村医务人员必须在1小时内…  相似文献   

11.
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组疫情分析组专家5月31日分析非典疫情趋势时表示,目前,全国非典疫情维持在一个低水平流行的状态,新报告临床诊断病例已连续5天每日维持10例以下,由此可看出非典流行正在向散发状态转移,但今冬明春存在再次流行的可能。专家解释今冬明春存在非典再次流行的可能性时说,非典是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可以流行,而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高发,是其流行规律。同时防治非典并无疫苗,如防控措施坚持不好,即有可能发生;但应深入研究病毒保存和传播链的维持问题。摘自《北京晨报》卫生部专家分析——今冬明春非典可能再流行…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炎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病,自古以来就有内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癣之说。许多患者长期服用西药激素来控制病情。但目前西医只能起到平喘解痉等治表作用,一旦停药,病又复发,有的病人甚至自暴自弃,任其病情发展恶化。大多患者得出一个结论:西医治疗哮喘病不甚满意。那么,中医治疗哮喘病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本文的梁辉章教授将为你解开迷津。梁辉章教授早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1995年从同济医科大学二附医院调来广州工作。在20年的从医生涯中,一直与哮喘病这个“老朋友”  相似文献   

13.
非典令香港房地产广告投放量急速下滑超过五成 非典的沉重打击加上伊拉克战争对全球经济的深远影响,使得香港2003年4月份房地产广告投放量急速下滑。在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4月份,香港房地产广告投放最多的报纸媒体下降幅度较3月份减少50%以上。5月24日世卫正式宣布解除对港  相似文献   

14.
淘大花园足香港“非典”疫情的重灾区,该花园不时都会冒出一些“非典”个案,这使本不景气的香港楼市备受影响。 淘大噩梦 淘大花园是位于香港九龙湾的一个高层住宅小区,从3月26日开始,该花园E座发现5个家庭的14人感染“非典”,其中一家8口竟有6人中招。这里便成为令全港闻之色变的“重灾区”。 据称,此间一位淘大住客早先到威尔士亲王医院探望病人,同来即发  相似文献   

15.
SARS来了,医院比任何时候都更受公众关注,而仅次于医院的,应该算是保险公司的健康险了。有专家称:广州市非典患者,普通病人的医疗费用在1乃元至2万元间,而抢救重疾病人的费用,最高可达到几十万元,保险的价值由此体现。但非典作为一种新型疾病,人们在保险方面存在许多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6.
警惕汹涌而来的非典2003年春天,一种前所未有的烈性传染病在我国部分地区快速蔓延,全世界也已有28个国家发现了感染病例。这种烈性传染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英文简称SARS;中国的医疗卫生专家则称之为“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非典的传染性很强,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截至2003年5月6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病例4409例,死亡214例,另外还有疑似病例2646例。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非典的防治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正同心同德,打响了防治非典的攻坚战。疫区学生、民工返乡潮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香港淘大花园“非典”事件的影响,以及广东、北京及内地其他地区“非典”的扩散,引发了人们对住宅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事实上,人们所居住宅一直与我们的生命、卫生、健康有关。为什么“非典”的出现,使社会如此关注住宅问题,我想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非典”目前在医学上还未有完全的扼制的办法,对人类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恐惧的心理难以抹去;二是因为我们目前的住宅建设,居住环境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住宅建筑高密度,高容积率,自然通风不畅,采光不好,还有垃圾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究其原因,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还有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8.
<正> 香港流感 1997年,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出现了18例由禽流感病毒导致的流感。当年5月,一名儿童感染致死,其感染的病毒被确定为与甲型禽流感密切相关。在此之前,从未证实过人类出现此种类型的感染。同年11月,香港出现了17例类似病毒的系列感染。患者多病情严重以成年病人尤甚,其中5例死亡。同时在香港饲养或进口的鸡群中出现了H5N1病毒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最近的统计数字显示,截止到今年的5月,全球非典诊断病例已累计达到8141例,死亡696例,其中中国5326例,死亡347例。从最近情况来看,疫情有所控制,专家们分析,疫情何时能够结束还不能准确预测。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政府仍在不停地提示公众不可掉以轻心。这场灾难发生在经济发展处于强势时期的中国,使人们在关心疾病本身的同时,必然地也要同样关注疫情下的中国经济发展。事实上,人类始终都是在与灾难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壮大的。  相似文献   

20.
一场灾难性的“非典”疫情经过“高温消毒”趋于遏止状态。人们逐渐从恐惧阴影中摆脱出来,社会生产、居民生活开始走向正常。阴雨后的晴天,清新的空气,灿烂的阳光,碧蓝的天空更被人们视为珍贵,但淡忘的惊慌与疼痛却应促使我们去感悟与反思当前和人们密切相依的居住环境中所出现的是非问题。“非典”出现之初,被人关注的香港淘大花园事件引起了多方的议论与考证,分析交叉感染而发病的原因。但这个特例并不应否定我们生存的住所都一无是处,其实对于居住环境建设从制定标准规范到注重适用、安全、环保、经济、美观等要求,只是在实施过程中有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