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与趋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禳炜 《发展》2006,(3):53-54
一、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与趋同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公司均呈现增长态势,资本市场日益壮大,跨国兼并活动日益频繁并愈演愈烈,资本流动也日渐加速.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优势与“以群引外”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旨在探讨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扑面而来的新态势,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如何把握住切入国际产业链,成为世界经济价值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性契机问题。文中提出了“产业集群优势”的概念,并认为产业集群优势正成为国际资本在选择产业转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对世界各国经济的运行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近年来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并考查了该国在利用直接投资、外债偿付、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区域合作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第一,国际直接投资主体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自从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已经改变了美国一统天下的基本格局,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基本态势。据统计,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美国占投资总额的31.19%,英国占20.54%,日本占20.06%,德国占8.33%,法国占6.07%,意大利占3.52%,荷兰占2.18%,比利时占1.10%,其他国家占7.01%。可见,国际直接投资主体多极化的趋势日渐明朗。第二,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80年代后半期,国际直接投资资金增长了2.8倍;90年代上半期,国际直接投资仍呈上升趋势;在90年代后半期,国际直接投资将出现新的高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国家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中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自80年代以来,新  相似文献   

5.
<正> 国际经济关系的态势是由当时世界的总体格局和世界经济格局决定与制约着的,90年代世界经济的多极格局为南北经济关系带来深刻的影响,打上深刻的烙印。90年代的南北经济关系是80年代的继续和发展。过去十年北方国家经济相对平稳的低、中速增长,而南方不少发展中国家却先后陷入多种发展危机,经济出现停滞、甚至倒退与两极分化,南北经济差距出现扩大趋势。笔者认为这是考察90年代南北经济关系的出发点或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国际资本流动不仅在规模的速度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且在流动的方式,结构,主体等方面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在国际资本流动的大舞台上始终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分析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特点及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在其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 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超过国际商品和劳务贸易的增长速度,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发展中国家更是积极利用国际资本的流入,促进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因此,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趋势,成为发展中国家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新格局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资本流入稳步增  相似文献   

8.
国际资本的“逃往质量”现象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各种类型的金融危机频繁发生 ,使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国际资本纷纷表现出“逃往质量”现象 ,这种现象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恶化而愈发表现的更突出。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年来国际资本“逃往质量”现象的表现 ,进一步探讨其对新兴市场和对我国的影响 ,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类型的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给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国际资本纷纷表现出“逃往质量”现象。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年来国际资本“逃往质量”现象的表现,进一步探讨其对新兴市场和对我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如何通过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投资质量来保证中国对国际投资的吸引力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了新态势。国际直接投资动机、趋向及结构等的变化,给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带来许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国利用外资需要进行大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国际著名观察家断言,鉴于发达工业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经济态势更加明朗化,从而决定了国际货币结构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元、德国马克、日元三足鼎立之势也将日渐明朗。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削弱,美元一统天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将被三元货币体系所代替,美元在投资货币、国际储备以及国际清偿等方面的地位将有所下降。由于德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前列,促进了德国马克流通性迅速提高,随着欧共体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欧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资本输出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进入80年代后,其对海外的投资增长更加迅猛,成为当今世界第一位对外投资大国。9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日本国内经济周期景气循环的变动,日本资本输出将出现一些新的态势。当前,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由于证券市场尚未发展起来,90年代仍将以吸收直接投资为主,因此,分析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在90年代的新走向将对我国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动,使得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化态势。在这种态势下的亚太国家,其经济关系格局的合作化趋势正日趋明朗化。笔者认为,处于亚太经济圈及东南亚次经  相似文献   

14.
浦东与长江三角洲地区 初步形成了联动发展 1.浦东的辐射作用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上海的腹地,上海市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两者历来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上海市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90年代以来上海提出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特别是90年代后半期以来,在浦东开发开放示范与辐射效应的带动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5.
汪斌  钱欣 《浙江经济》2002,(17):37-37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国际资本直接投资日趋活跃,使整个世界经济的竞争格局和分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是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产业政策出现转型,由原来以一国范围为对象的传统产业政策转型为从全球视角出发的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八五”乃至整个90年代,资金问题仍是制约甘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资金无非是外资和内资两个来源。因此,进一步弄清国际和国内资金(这里主要指生产性投入,下同)运动的态势,确立合乎实际的投资指导思想,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缓解资金短缺仍然是一个值得大力探索的紧迫问题。一、国际资本的流动态势。吸引外资,必须首先弄清国际资本的流动态势。国际资本的流动以追求超额利润为目的。这种资金运动要求具备的条件,一是有一个资金自由运动的市场环境;使资金能够投得  相似文献   

17.
<正>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新特点,这些特点显示了国际筹资方式正在出现变化,对于一国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关系重大,对于世界经济的运行方式也具有重要影响,因而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应当予以大力关注和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8.
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深化发展中的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在国际分工深化发展的基础上,随着各国经济开放度的增加,国家间的各种壁垒逐渐消除,整个世界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程度不断加深,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的过程;是战后50年代经济国际化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进一步深化的结果。经济国际化、全球化是一个利弊兼……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所谓经济集团,一般是指一些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的形式,相互之间在商品、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等方面(或其中一个方面),提供特殊优惠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组织。目前。  相似文献   

20.
张华 《亚太经济》1998,(10):1-4
世界各国经济的增长必将对资本产生巨大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对资本的跨国流动产生强大的推力和拉力。资本在国际间流出流人不仅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增长的势头极为迅猛。据估计“全球可供竞争的”世界经济值[1]将从1995年的约4万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1万亿美元以上[2]。在目前资本跨国流动的大潮中,国际资本流动将显现出一些新的态势,形成新的格局。(-)发达国素在国际进本江动申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发达国家在技术水平、市场潜力和经营环境上具有优势,这决定了日益追求质量的国际资本必然将其作为投资的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