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媒科技》2009,(12):65-65
1998年7月3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改革目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2.
发展个人住房消费信贷业务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住房住房消费信贷、启动住宅消费是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但当前在居民民收入,住房消费心理机制,金融服务与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此需采取缩小价收入比,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住房及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完善消费心理机制和加大金融创新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住房分配货币化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深化的结果,也是目前高校住房制度改革的的核心,高校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应从完善公积制度,实行市场配置住房、建全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规范房地产市场、降低商品房销售价格和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把“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作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扶持的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社会保障住房。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多数居民的收入水平还比较低,不可能购买高价豪华住房,也难以按市场价购买普通商品住房,只能购买和消费既经济又适用的住房。中国人口多,中低收入者占多数,所以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对象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5.
《西安金融》2007,(1):62-63
住房公积全制度是一种住房保障制度,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住房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巴州住房商品化、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制度不断深化。住房公积金在加快巴州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巴州住房公积全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发布五年来,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住房建设步伐加快,住房消费有效启动,居民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对拉动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应当  相似文献   

7.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问题分析与改革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对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提高职工住房支付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也面临许多矛盾,主要表现为对现阶段公共住房政策支持不足,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存在流动性问题以及决策与监管机制不健全。本文具体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革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何宏柏 《武汉金融》2001,(12):47-48
我国的消费信贷从1984年开办住房抵押贷款开始,由单一的消费信贷种类到不断增多。尤其是90年代后期,全球遭遇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决定扩大内需,金融部门作出积极的响应,政府和银行合作把消费信贷一步步推向深入。1997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发布《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1998年初。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其中,把改革和发展房改金融服务作为城镇住房建设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后,中国人民银行3Z.相继制定并颁发《关于加大住房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和消费的通知》和《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宣布在所有金融机构取消贷款规模限制,允许所有商业银行对所在城市的普通商品房开办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业务,并改进贷款担保方式。同年末,中国人民银行下发《汽车消费信贷管理办法》批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办汽车消费贷款试点业务。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筹集住房资金、加快住房建设、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步入新世纪,在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尚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探讨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以求对发展和完善我国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提供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如何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启动住宅消费市场,促进空置商品房消化,盘活存量、推动增量。关键是要解决好三个难点:一是居民愿意买房;二是居民能够买得起房;三是买房适应范围要广。而要解决好这些难题,规范房改房上市转让流通又是房改关键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房地产金融形势 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把启动居民住宅消费、促进住宅建设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调动了居民住房消费的积极性,推动了城镇住宅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党的十六大、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再次明确要把促进住房建设和住房消费作为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并对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必将实现住房商品化的目标,而与房改相配套发展起来的房改金融正逐步向住房金融过渡。在“九五”期间,全国城镇将建造住宅12亿平方米,在下个世纪的第一个10全国城镇则需建造住宅335亿平方米,按目前全国商品房平均每平方米1700元计算,要完成这一任务共需资金7.735万亿元,每年需投资5156亿元。住房建设与消费的发展,为住房金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商业银行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提供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十五大”以后,分配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资源配置要求更趋合理,如何适应这一历史变革,使广大城乡居民在收入还不太高,而房价却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能通过银行的消费信贷,即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实现住宅购买力,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愿望,是目前住房金融机构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目前单一的还贷方式已经远不能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社会各阶层的信贷需求,因而如何丰富住房抵押贷款的还贷方法是当前各商业银行要认真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起步规范期 1998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发布,即里程碑式的23号文,宣告福利分房制度终止,并指出了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改革方向,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把住宅建筑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要求相应改革住房制度以来,一场以商品化市场化为取向的城镇庄房制度改革便从此拉开了序幕。住房制度改革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下从小步提租到大幅度提租,从单纯提租或单纯售房到租售并举以租促售,从单纯抓房改到房改与配套建设相结合,使改革一步步向前深入。特别是自1994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以来,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又呈现出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完善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逐步推进,经过2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房地产金融体系。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还存在许多制度性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形成稳定的住房资金来源,提高职工解决自住住房的能力,我国于1991年开始建立以个人和单位共同缴款为来源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它的建立对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1998~2003年:住房制度改革启动,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政策调控初现经过十年改革开放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蔓延之际,我国开始了意义深远的住房制度改革。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决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发展房地产金融业务,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按照该文件要求,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刺激住房消费,鼓励、  相似文献   

18.
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94]43号)和《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暂行规定》([94]财综字第126号)的政策精神,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目的在于。建立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形成稳定的住房资金来源,促进住房资金的积累、周转和政策性抵押贷款制度的建立,转换住房分配机制,提高职工解决自住住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据审计发现,目前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和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经过几年来的努力,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建立起来,成为住房建设和住房消费资金稳定增长的来源。但是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保障基金制度,还没有成型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