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 DSGE),从罕见灾难的角度出发,分析政府投资结构变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平稳发展产生的潜在风险。研究表明,政府投资性支出过度无论在单一财政支出形式还是复合型财政支出形式下对灾难经济体均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其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加剧了我国经济的风险,而服务性支出以及其他支出形式在灾难经济体中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通过区分TFP 灾难、资本灾难和双重灾难三种情形,分别探讨不同灾难类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双重灾难对宏观经济的整体冲击远大于TFP灾难和资本灾难对经济的影响; TFP灾难与资本灾难各有侧重, TFP灾难对企业产出、居民消费及私人投资的冲击最小,资本灾难对就业的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2.
《市场周刊》2005,(2):46-46
地震是人类威胁巨大的灾难,26日印尼发生的强烈地震及随后的罕见海啸,造成了惨重人员及财产损失。灾难面前,凸显新型建材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金融业的数据安全不仅是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一些机构由于及时启动灾难备份中心而能够基本维持正常运转,而另一些机构则因为数据丢失或信息系统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而从此一撅不振。“911”事件带来的正反两方面案例为我国金融业的同行们提了一个醒,同时也促进了金融业对灾难备份工作的关注。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针对灾难风险所作  相似文献   

4.
戴开扬 《商业科技》2010,(31):227-228
2008年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波及全球,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灾难,到现在许多发达国家经济仍未走出底谷。两年来,各国经济学家都在总结金融危机的教训,找出危机爆发的真正根源,研究经济发展走出底谷和预防危机再次发生的对策。这里我谈谈个人的看法,同大家一起研究。  相似文献   

5.
夏春 《商业文化》2005,(2):14-14
2004年岁末,发生在印度洋地区的海啸给东南亚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仅印尼在此次大地震和海啸灾难中的死亡人数就高达十多万。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曾警告称:“如果海啸幸存者无法得到清洁的水和其它基本生存保障,此次灾难导致的死亡者人数可能会增至三十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商界岁月中,关于大型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给信任他们的客户酿成的灾难,我为他们总结了两个教训。教训1:鲜有顾问能公正地对待错误。即便顾问们发现战略糟糕并产生疑虑。也鲜有人会冒着丢掉客户的风险讲出实情。  相似文献   

7.
王颖 《中国电子商务》2012,(12):190-190
税务筹划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灾难,其带来的巨大灾难迫使企业投入更多的精力分析和管理税务筹划风险,本文将对税务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在筹划时如何有效地进行防范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ERP实施各阶段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云 《市场周刊》2004,(4):66-67
目前,ERP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但在我国却成功率不高。研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很好地分析和防范各种风险。在项目前期缺乏对风险的预测,在实施准备阶段企业的基础准确性和时效性差,在系统运行阶段安全设计、灾难防范与效果评估准备不足。  相似文献   

9.
陈碧富     
“灾难不断”是前辈在我个人进入广告行业应聘面试时所赐予的忠告。当时的反应是广告行业的高级主管说话也很夸张,而且天掉下来有个儿高的挡着,“灾难”,应该是罪不及己的。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与安全     
事故灾难就像个幽灵似的,虽然我们谁也不希望它发生、不愿意看到它降临,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它却一次又一次地不期而然。尤其是“4·15”和“5·7”两起空难,在不到1个月时间内,就让234条生命永归黄泉,在中国民航史和安全生产史上都划下了触目惊心的一笔。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造成人员伤亡的灾难事故总会发生,但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其实可以减少一些事故冤魂,可以把重特大事故的数量及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但是很遗憾,山西朔州假酒、广东“瘦肉精”猪肉刚刚撤下我…  相似文献   

11.
论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的洪灾对于我国造成的损失,对于人们发生的悲剧还记忆犹新,为了不让这种灾难再次发生,或是发生时将其的危害降到最底,近几年我国对于水利建设工程相当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对于堤坝来说,坚固是最为重要的,下面我浅谈一下自己对于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众多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突显出来。如何及时有效的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灾难事故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正确的认知风险,了解公众风险感知的规律,引导公众正确的应对行为,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政策,协助政府的危机管理。在理解风险和风险感知的基础上,介绍国外有关风险感知的研究理论,对其中的经典理论心理测量范式,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和文化理论进行探讨,并简要的分析风险感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世界股灾史     
肖立见  张逢华 《商界》2008,(3):44-49
中国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面对全球的机会和风险,能否保证我们经济的继续走强,能否保证中国股市的牛市格局,已经成为很多人思考的课题。 或许,来自其他国家地区股市的灾难事故更能让我们认清全球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商业文化》2005,(2):44-53
2004年的人类说得最多的便是危机。世事难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灾难总会在不经意间到来。2004年年末。印度尼西亚发生惊天海啸波及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多个国家。突如其来的灾难造成了生命与财产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珍德 《农机市场》2008,(6):13-14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这是一次人与自然的伟大博弈,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的大地震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灾难发生后,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立即与国家有关抗震救灾指挥部进行联系,迅速筹划并启动“东方红情系灾区”救援工程。广大干部职工也和全国人民一样,以极大的热情迅速开展捐助及救援活动,并通过各种渠道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  相似文献   

16.
吴伟 《市场周刊》2005,(5):19-19
在海啸灾难发生后,多家航运公司为救济工作提供船舶或提供免费运输服务。  相似文献   

17.
灾论     
本文在阐述灾难的内涵并对灾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揭示了灾难的后果和影响。文章指出,人类的生产、科学实验、战争等活动不停息,人类就不可避免地会遭遇灾难。任何灾难都会给人类造成严重的损失和伤害。鉴于灾难的发生及其后果、人类在灾难面前的表现和作为,人类应该正确认识灾难、客观总结灾难,吸取教训,不断增强防灾抗灾的能力,甚至让灾难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8.
张盈 《环球供应链》2005,(2):122-122
岁末年初,在世界各国享受经济复苏成果和节日的欢欣时,发生在印度洋上的海啸将人类又推向了灾难边缘。  相似文献   

19.
在农业保险快速发展背景下,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如果发生农业巨灾风险,将对保险公司造成财务灾难甚至破产,保险公司必须采取措施应对农业保险巨灾风险。首先介绍了国际上常用的农业保险巨灾管理方式,进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分析了我国保险公司面对农业巨灾风险的最优选择,得出对于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的管理需要建设以再保险为基础、政府参与的风险管理体系的结论,最后对建立以再保险为基础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鑫 《北方经贸》2012,(4):48-49
2011年3月,日本地震导致的福岛核泄漏这一事件震惊了全球,其污染范围之广,受害对象之多,危害后果之重,令人谈核色变。可以说,这不仅是日本国内放射性污染的一场灾难,也使全球面临着重大的环境风险,给日本乃至世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随着全球放射性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并由此引发巨大的环境灾难,给全球的人类健康、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目前,国内对放射性污染风险防范法律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不多,研究力量和成果不足。在借鉴国际和国外有关放射性污染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成熟经验上,吸取我国已有的污染防治立法经验和做法,我国有必要完善现行的有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