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关于变假日旅游为休闲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嘉龙 《特区经济》2007,(5):181-182
进入21世纪,我们要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假日旅游,那就是实行以自由休假制度为主的休闲旅游,把“假日经济”逐步引导到“休闲经济”,还“假日旅游”以本来的面貌。这里的“假日”,主要是指国家法令规定工资领取者有权自由休假的“假日”,当然也包括国家规定的法定休息假日。只有这样,我国旅游经济、休闲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曹灿明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7):8-11
2008年开始,我国实行新的休假制度。新休假制度下城市居民旅游行为特征会发生很大变化。本文以苏州市城市居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对比分析小黄金周和传统黄金周城市居民旅游行为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在新休假制度下,城市居民出行频率增加,出游方式多样化;传统节日主要以家人团聚和短线游为主;长线旅游主要选择在带薪假日和国庆节出游。  相似文献   

3.
假日旅游的外部不经济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假日旅游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是假日旅游的外部不经济,包括旅游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旅游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改善假日旅游的外部不经济,必须依靠政府的干预,如休假制度的创新、旅游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旅游信息系统和监督机制的完善等,同时还必须依靠社会的矫正和市场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4.
田哩 《特区经济》2010,(8):169-170
假日旅游已成为我国消费领域的一种新现象,也是目前旅游发展的新动向。文章以重庆大足石刻假日旅游为研究对象,对大足石刻假日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足石刻景区假日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五一”旅游黄金周又来临,这是自2000年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制度设立以来的第20个黄金周。七年来,黄金周长假旅游协调机制日臻完善,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字显示,前19个黄金周共计接待游客16.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704亿元,年均增长14.3%和  相似文献   

6.
张慧 《特区经济》2009,(12):174-175
我国假日制度在经历了四次调整后,逐步变"集中休假"为"分散休假",原有的周末休假制度及小长假的出现,使短途、经济、易达的城郊旅游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本文在分析城郊旅游时间、地域、需求、产品等方面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郊旅游开发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前,"黄金周"假日旅游成为了我国新的经济亮点。本文从"黄金周"假日旅游所呈现的特点入手,对作为消费主体旅游者的心理需求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假日旅游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8.
只有将假日制度、传统文化和旅游消费内需等全盘考虑,才能有助于中国假日经济的良性抬头。黄金周甫过,全国假日办便迅速推出了"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这份鲜见地吸引了211万网民广泛参与其中的问卷调查,却引来了半数以上网友的吐槽和质疑。围绕在假日设置欠乏合理、假日经济涸泽而渔的批评声音,广泛发之于报端和网络。事实上,民众对于假日安排不合理的质疑,非一日之寒。而其背后,也不仅仅是假期制度本身。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增长,以旅游为代表的消费需  相似文献   

9.
十一黄金周之前,全国假日办又火了一把。 9月15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已运行14年的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宣布正式撤销,其办公室即公众熟悉的“全国假日办”也随之和大家说“拜拜”了。  相似文献   

10.
杨敏 《南方经济》2001,146(11):25-28
假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经济现象。假日旅游是假日经济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本文试图通过对假日经济及假日旅游市场等因素的分析,为我国旅游产业在假日经济形势下的健康发展提供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我国"有闲"一族越来越多,法定假日加上双休日,人们的基本休闲时间已经达到115天,人们已经厌倦了井喷式的假日旅游,开始对逍遥自在的休闲旅游产品青睐有加。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是秦皇岛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效途径。一、休闲旅游与休闲产业的关系休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旅游者越来越青睐的一种旅游方式。它不同于以往走马观  相似文献   

12.
旅游“黄金周”的冷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0年国庆"黄金周"过后,旅游依然成为人们的热闹话题.尽管全国假日旅游协调会议办公室最新统计快报显示国庆期间全国出游人数超过550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过220亿元,颇令人欣慰.国庆"黄金周"福建省假日旅游虽然比五一节有所降温,但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7.53万人次,旅游收入12.24亿元,接待游客人数仍高于1999年"十一",出现了火而不爆,分流合理,秩序井然,投诉减少,质量提高的新景象.  相似文献   

13.
《宁波通讯》2014,(19):39-39
<正>茶博士语:运行14年后,"全国假日办"及其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于近日撤销,由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取而代之,新机构进一步提格、扩容,召集人上升到国务院副总理。这样的顶层设计,使茶客们有了诸多期盼,比如,带薪休假制度落实到位,人们拥有"说走就走"选择休假的自主权,人们旅游休闲可以从容不迫,而不是行色匆匆、走马观花……但愿这一切早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4.
范伟 《辽宁经济》2007,(3):37-37
假日经济是伴随着我国第一个“黄金周”而出现的。“黄金周”已经成为广大老百姓难得的旅游休闲的假期。“黄金周”假日旅游推动了我国旅游业以及铁道、交通、民航、城市出租车和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丰富了节日生活,对提高百姓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假日旅游带来的假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满足百姓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冯福  何水 《北方经济》2007,(2):13-14
从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长假制度,假日期间,旅游、食品、娱乐等行业出现"即期繁荣",由此产生了"假日经济"一说.然而,长假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假日是否经济,值得怀疑.并且,在市场经济中,消费收入函数比例几乎是一个定值,长假带来的即期繁荣前后很可能是消费的萧条,长假刺激消费从长期来看作用可能有限.其次,假日消费主要针对的是城镇居民家庭,而忽略了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所以,调整休假制度,加速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才是利用假日扩大内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特色活动     
《首都经济》2012,(7):89-89
房山“端午”假日旅游喜获丰收 “端午”假日期间,房山区共接待游客25.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4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7%和19.9%。全区假日旅游工作整体运行良好、安全有序,未发生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投诉。以观光采摘、休闲娱乐为主题的特色民俗旅游占据主导。全区民俗旅游共接待游客1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8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3%和33%。其中,十渡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3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4%和17.6%;青龙湖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2%和17.8%。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假日旅游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冯福  何水 《北方经济》2007,(1):13-14
从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长假制度,假日期间,旅游、食品、娱乐等行业出现“即期繁荣”,由此产生了“假日经济”一说。然而,长假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假日是否经济,值得怀疑。并且,在市场经济中,消费收入函数比例几乎是一个定值,长假带来的即期繁荣前后很可能是消费的萧条,长假刺激消费从长期来看作用可能有限。其次,假日消费主要针对的是城镇居民家庭,而忽略了广大的蓰村消费市场。所以,调整休假制度,加速蓰村消费市场的启动,才是利用假日扩大内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014.10.28又是一个旅游唱主角的假日黄金周。据有关统计,今年国庆节期间,各地旅游市场火爆,全国共接待游客4.7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53亿元。北京7天接待旅游者113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7.65亿元。旅游业的风光可谓分外妖娆。  相似文献   

20.
沈国斐 《浙江经济》2005,(14):59-60
自1999年起,我国开始推行“春节”、“五一”、“十一”三个七日长假,随之而来的是新一轮旅游热潮,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假日旅游经济。假日旅游经济的兴起,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今年的“五一”黄金周,浙江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50.7万人次,旅游收入68.22亿元。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假日旅游经济也面临许多困难,如果不加以积极引导,有可能逐渐走向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