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物     
《中国总会计师》2012,(6):10-13
周小川:利率汇率改革不可能由地方试点温州金融改革,怎么改?哪些可以改?哪些不能改?围绕眼下这个市场"热词",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透露,现在启动温州金融改革,和去年8、9月温州企业的困难有一定关系。"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是正常的,但去年发生得比较集中,媒体报道也比较多,国务院领导前去温州考察,了解当地情况,同意温州搞金融试点。"他说,最后定下来的方案,是强调温州的金融资源比较丰富这个特点,并配合民营经济"新36条"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新华网温州3月28日电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28日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消息传到温州,当地各界备受鼓舞。"有人说去年债务危机发生意味着温州信誉‘破产’,我坚信,这次改革将推动温州民间资本阳光化,不仅温州信誉,包  相似文献   

3.
谢泽锋 《英才》2012,(5):94-95
温州金融改革试点中,最受市场关注的是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的问题。其首当其冲的就是民间借贷问题。从民营企业家"跑路潮",到至今悬而未决的"吴英案",温州民间金融乱象愈演愈烈。曾经一度繁荣的小商品集散地"沦陷"为民间资本的重灾区,折射出贫血的实体经济亟待制度层面的纾困。在中国经济前景布满疑云之际,温州金融改革实验与深圳金融改革措施相继出台。  相似文献   

4.
《中国总会计师》2012,(4):26-27
二十年前,温州曾经是金融改革的先行者,后来却因为害怕风险裹足不前,改革停滞甚至倒退。此后,温州在全民借贷的畸形之路上越陷越深,最终在去年引爆信贷危机。"温州悖论"长久地困扰着中国经济:一边是有钱无处投,一边是有项目缺钱。打通民间资本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血脉通道,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郭素娟 《会计之友》2012,(30):33-34
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是民间借贷危机倒逼的金融创新之举。民间借贷合法化过程中,温州的借贷文化和快钱文化、温州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后劲"、温州模式"发展遭遇瓶颈等问题,都会对这次金融改革造成影响。文章对这些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化解这些问题,从加快产品转型升级、增加企业投资吸引力以及政府加大力度多方面扶持中小企业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颁布了《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一时间全国的人民的眼球又再度聚焦到了温州这个特殊的地方。可以说:设立金融改革试验区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整个中国金融业进入改革浪潮的标志和前瞻,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促进市场繁荣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从企业老板"跑路"事件频发,到正式获批成为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样板,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温州金融改革,首先对温州中小企业的现状和融资特点进行描述,进而阐释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最后结合温州金融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提出对如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局,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谢健 《企业经济》2002,(6):68-70
一、温州模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温州模式是指温州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独具特色的商品经济发展模式.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尚处于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经营格局,贫穷、落后、人口众多,小农经济特征明显,是当时的国情.如何在农村发展商品经济使几亿农民摆脱贫困,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人民正在探索的大问题.而改变了原有农村以农业为主、城市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经济格局,从而令世人另眼相看.温州模式的形成,是温州80年代前期改革的最重要的成果,它的价值在于最先发动并打破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一统天下"的突破口,率先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竞争发展的局面,从而为中国探索经济体制改革之路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温州高职教育按照"德能双馨、行知一统"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高素质高技能财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不仅构建了更加符合高职财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具有温州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还创建了更加有利于财务会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10.
错位金改     
吴金勇  李聪 《中国企业家》2012,(14):50-64,16
金钱永不眠,温州成为金融改革试验区,各路资本伺机而动。不过经过"百日维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依然像耦合欠佳的螺丝,磨擦不断,时常有错位之感。在一向崇尚"自下而上"的温州,本次"自上而下"的变茧能否打通实业与金融间的屏障  相似文献   

11.
温州开展的以"三分三改"为核心内容的城乡综合改革,创新了政经分离、资地分开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式,构建了按股共有的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模式,探索了农民持股进城入镇的新型城镇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厚德长技,励学敦行。2014年7月31日,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主办,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承办的中国商业会计学会第十届高职教育改革研讨会在温州召开。来自全国六十多所高职院校的近百位代表围绕"探讨会计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弓I领职教发展"的主题进行了经验交流。中国商业会计学会高职高专部秘书长王碧秀教授主持会议。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志梅教授致  相似文献   

13.
信用温州诚信立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设温州信用工程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信用工程,是提高温州整体素质和形象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率先发展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和个体私营经济,进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实践;率先实行市场取向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市场化的试验;率先开展以股份制为重点的企业制度创新,进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和途径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然而,在温州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曾经一度以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闻名全国.为此,温州市委、市政府于1993年下半年果断作出了"质量立市、品牌兴业"的战略决策,较好地解决了温州的信用缺失问题,使温州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只有建设信用工程,从质量温州、品牌温州,走向信用温州,才能进一步提高其整体素质和形象.  相似文献   

14.
针对温州模式下制造业形成、发展以及竞争力的特点,分析了温州制造业投资者存在"羊群行为"和"急功近利"的投机心理,探索了温州民营制造业过度竞争的根本原因,并对温州制造业应对过度竞争的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新温州模式”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年前,因为温州人"求生"的本能,凭借"以血缘筹措资金,以亲缘进行管理"的管理模式,闯出一条"温州模式"的民企发展之路.造就了温州的多数草根农民成了民营企业主,而温州占90%比重的小农经济模式,其企业文化暨老板文化的特点也越发凸显得淋漓尽致.十五年前,源自温州的假货和信誉缺失,产自温州的商品一度沦为全民抵制货品.十年前,一度遭到当时媒体和学者的广泛质疑的温州民企,再发蓬勃经济活力,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史上的神话.五年前,苏州模式的崛起,以温州民企为代表的"温州模式"转型再度成为舆论焦点.2003年,温州经济增长数据的衰退,引发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开始发出温州民企体制危险预警.  相似文献   

16.
煎熬温州     
黄秋丽 《中国企业家》2013,(17):76-87,12
中国最具活力的商业名城,为何在金融改革试验实施一年后,企业状况没有好转反而在泥潭中越陷越深?温州是当前实体经济困境的一个切片。这不是你读过的那些老故事,当地人说:"我们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难的时刻。"危机来了吗?对于不少在高利贷崩盘、楼市腰斩、担保链危机中煎熬了两三年的温州人来说,危机已经不再是出版物上的名词,而是生活中每天必须面对的现实。"现在温州企业家的生命是以小时算。"温州乐清精益电气董事长陈冬青说。两年以来,由于担保贷款链上的其它企业接连出问题,精益电气作为互保的关联企业不得不承担连带责任,公司资金持续紧张,陈已心力交瘁。在温州乐清,据说已有15个互保形式的担保贷款链浮出水面,每个链条上都绑着十几乃至几十家企业。  相似文献   

17.
饥渴难解     
李聪 《中国企业家》2012,(14):64-65
温州中小企业主们原以为金融改革能帮助自己缓解融资难,但现实总是偏离理想一年前,温州的实体经济"病"了,一年后它依然虚弱。乐清是中国的"电器之都",这里的工业区聚集着15000多家中小企业,整个上午乐清工业园区街道冷清、人车稀少,一排排的工厂显得格外安静。偶尔看到一家稍热闹些的工厂—巨邦电气,车间里,几个工人正忙着安装变压器。"隔壁的几家同行大多停产了,我们算好的。"一名工人说。  相似文献   

18.
2011年9月温州地下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央政府非常担心这种危机是否会传导到正规金融体系并向全国金融市场蔓延,以此导致全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因此,中央政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批准了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而且最近浙江省政府又根据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精神和中国人民银行等9部委印发的《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出台了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细则。对此,国内外市场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上海企业》2012,(5):45
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赴浙江温州了解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关工作情况时表示:在温州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提升民间资金向产业资本转化的能力。周小川指出,在温州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要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  相似文献   

20.
温州人在经济领域"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是不争的事实。在温州,主流人群都有这样的竞争意识。可温州人怎么也不会想到突然某一天就成了"楼市的主角"、媒体"秀场的道具"。充裕的民间资本寻找投资出路温州人善于投资,善于"流通资本",同时也善于"流通人脉"。据《浙商》杂志的统计,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