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述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这一命题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机制、 存在方式、 发展方式及客观基础,说明了实践观点是唯物史观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意味着包括一切社会关系在内的事物、 现实、 对象、 客体,都需要并只能从实践中才能得到合理的理解,更将在进一步的实践中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2.
张琼 《企业导报》2010,(6):255-25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科学概括,它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新发展。其中以人为本的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体性原则;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岳广玉 《企业研究》2011,(8):175-176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分析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创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这一理论不仅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价值目标,而且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和最首要的生产力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全面生产和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精神是物质的反映。但是,人的精神归根结蒂是由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主观努力所决定的。社会自然条件决定了人的精神,反过来,人的精神对社会、自然又产生积极的反作用,这就是人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表现。人类将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生存环境,以适应并促进自己的精神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毫无疑问,现代社会主义城市是最适应人类精神全面发展的理想环境。一般来说,城市是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和主题,它承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地体现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毕晓翠 《价值工程》2011,30(19):252-253
代价是与创价相伴随着的一种社会现象,追求低代价的发展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发展实践和改革开放现实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明确指出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走低代价的发展道路的具体措施,是一种低代价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代价理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哲学,它将人的主观能动性置于一个基于实践活动建立起来的框架下进行研究,突出了人的社会属性。这种理论研究视角对于正确认识意识的本质,发展和完善唯物主义历史观具有重要意义。但我们在探索和研究人的意识主体性时,不能抛开意识的生物学基础,以免出现研究的认知偏差。本文从意识的内部构建性角度出发,就人的主体性来源进行了尝试性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蒋伟 《管理观察》2017,(27):116-117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博大深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读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丰富内涵,深入剖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努力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实施途径,对精准助力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将人与自然的发展看作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对于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索取对象而忽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发展的基础,它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真正的经济增长,相反却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基于此,我国立足社会主义初级段基本国情,总结国内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了科学发展观。因而,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发展的理念,是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宏观领域的社会进步和微观层面的企业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为基础,从人的角度出发对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来源进行追溯。在马克思审美旨趣基础上,以实践生存论对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内涵进行研究,探索现实人自身的自由体验与全面发展,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冯萱 《企业天地》2003,(12):19-20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它与生 产力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是一个历史的、辩证的发展过程。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命题,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中现实地走进社会主义的实践,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每个职工的素质,促进工人阶级的全面发展,使工人阶级永远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5.
人才流动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经指出,社会主义要通过社会生产,尽可能地使一切社会成员具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并且尽可能地使他们成为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发展和运用的一种全新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告了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以每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江总书记在建党80周年重要讲话中明确地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提出来,它反映了我国社会已  相似文献   

16.
王志远 《活力》2011,(6):99-9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互为条件,互为前提。辩证统一.统一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应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立足于当代,把人的全面发展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7.
王淼 《中外企业家》2009,(24):208-209
安东尼奥.葛兰西(1891-1973)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个富有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将资本主义的政治结构建构在文化层面上,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理论,这个理论不但影响的西方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研究,而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对后世有着积极的影响。选题的意义:研究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是为了对这一理论进行重新考察与评价;研究它为了反思世界社会主义命运和预测社会主义未来;研究它可以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它是为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正> 道德与其他人类成果一样,是几千年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对待道德遗产问题,我们也应该像对待人类其他思想文化遗产一样,尊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实事求是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看作是人类道德合乎规律的发展,看作是人类优良道德传统的直接继承。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毛泽东同志也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19.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着重强调了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精辟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互为基础、互为前提、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刻揭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系统提出了如何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各项任务;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是实践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从而为我们坚定共…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创新传播加快了社会发展的前进步伐。在现有文献基础上,从社会观和权变观两个角度分析了创新理论传播的动因和影响因素,并以作业成本法(ABC)为例,对创新理论传播的路径进行了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创新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为管理创新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