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稳定、强大的政府是实现社会经济平稳转型的重要前提 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政治和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长期发展的前提.只有在一个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中,各个经济主体才会确信他们获得的报酬与其在经济活动的贡献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并且会积极地工作和从事创新活动,从而会推动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相反,一个政治不稳定、社会关系趋于紧张甚至发生严重冲突的国家要实现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2.
正工商部门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历史转折点,"转型与监管"是当下的形势和任务。思考工商行政管理转型,必须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大局,在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行政体制的改革转型中寻求答案。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到"决定性"的转变;社会体制改革,要实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行政体制改革,要实现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这"三个转变",给工商行政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背景出现了很大改变,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这对于国民经济和政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转型便成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问题,论述了转型发展情况,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旧体制矛盾加剧,利益多元化趋势明显,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加。为此,中央提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要求我们在建构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第三部门在政府和社会之间的桥梁作用以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5.
袁芳  钟小惠 《企业导报》2013,(9):12-13,188
<正>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为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依法行政与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界定及关系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获得社会及人民信任和支持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公众社会,政府形象如何,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媒体作为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既是政府的喉舌,又要反映人民的心声,媒体和政府的关系处理得怎样,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即是从媒体和政府的关系入手探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媒体和政府各应承担的责任,肩负的使命,从而在互动中实现良性契合,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许建 《活力》2011,(11):158-158
黑龙江省鹤城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搭建5年来.已成为我市政府运用市场手段增加城市建设投资的重要渠道.是经济转型时期政府解决地方财力有限问题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孵化重大项目、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破解社会民生瓶颈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产业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数目众多,较多企业同时面临资源枯竭和体制转换双重困境。这类企业要实现产业转型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此,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如何通过产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摆脱困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由于存在着体制、资金、市场、人才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产业转型会遇到很多困难,包括体制政策、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困难,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能否成功地进行产业转型,取决于多种关键因素,例如合理的产业定位,适当的转型时机,有力的地方政府支持,市场化的企业经营机制和较高的管理水平等。  相似文献   

9.
经济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在市场机制下完全地自动生成。政府审计在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文章从政府审计的本质、目标、职能、效果方面深入阐述了政府审计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试图从深层次的视角来揭示政府审计在经济转型期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0.
产业扶贫在我国扶贫开发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是通过产业发展提供给区域内贫困人口稳定收入从而实现逐步脱贫。产业扶贫主要的主体是政府、企业和农户,只有在三方合力的作用下才能实现产业扶贫最优成效。随着我国扶贫攻坚的不断推进,产业扶贫实践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新的问题:地方政府是否在基层发挥政府的作用,真正落实推进企业与贫困人口之间的稳定关系;企业是否可以保障贫困户的经济收入长期稳定;如何合理地帮助贫困户发挥其社会价值,通过自身劳动力提高社会生存能力等。本文通过对产业扶贫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政府投资基金作为地方政府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的重要工具,充分发挥了其优化产业布局、放大财政资金、促进产融结合、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等正向引导作用,形成了“以基金培育产业、以基金吸引资源、以基金促进转型”的良性循环布局。但政府投资基金也面临募资难、市场化程度不高、运作监管程序复杂等一系列制约基金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要采取措施提升政府投资基金运作效益,更好地实现其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引导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今年,江苏首次提出就业工作要推进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升就业质量将成为政府就业工作的新常态。确实,经过数年粗放型的追求就业数量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政府的就业难问题,同时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随着人与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就业的质量要求成为新常态构建中的一个重要坐标值,是时候启动就业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俄罗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路径模式选择差异,使得两个国家取得了不同的改革成果。本文在分析中俄社会经济转型情况的基础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转型进行了阐释,并就政府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定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许芳 《现代企业》2020,(1):96-97
政府投资基金近几年快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其资金门槛较低、募集时间灵活性较高等特征,也是地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地方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关键工具。政府投资基金的主要构成通常是由政府出资为主,社会资本为辅,运用股权投资的方式支持相关产业或企业的发展。其目标是多重化的,不仅需要实现政府资金的引导、扶持作用,同样也要实现社会资本的利益目标。因此,其决策过程就较为复杂,不同于传统的股权投资基金。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中国成功地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政府投资对于拉动投资和稳定社会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更需要全面启动民间投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笔者认为,民营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来实现,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简称,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转型是财政压力下财政制度变迁及产权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各国向全面计划时代的转型其实是利润型财政制度的产物,20世纪末的社会经济转型是原计划经济国家的财政制度从利润型财政制度向税收型财政制度变迁所导致的,它带来了各国向市场化社会的转型,但由于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权力并未受到较好的限制,其追求短期财政收入最大化的行为使国家的财政制度具有了租金型财政制度的特征.所以要实现社会经济健康转型,必须规范政府权力,加快税收型财政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赵振军 《上海房地》2013,(11):16-17
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既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土地、税收等具体政策问题,而是执政理念和管控策略的问题。政府既要促进经济发展,又要保持社会稳定;既要发挥房地产业在宏观经济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又要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在此背景下,社会政策的焦虑和紧迫如影随形.房地产调控注定上下两难,进退失度。一个特殊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政府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型中,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否则,采用旧体制和旧机制,由政府主导和靠巨量资本和土地投入来实现经济转型,很容易形成新一轮引进  相似文献   

19.
当前,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但是市场机制并没有有效地促使经济增长由数量扩张型向效益提高型转变,所以我们需要在政府行为的视角下从政府行为、政府职能转变及制度体系等各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创新。政府迫切需要逐步从当前与民争利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利益的社会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行政干预过多的全能型政府向让市场发挥作用的有限政府转变。然而,中国以GDP为中心的考核体系决定了官员为了地方GDP的增长而不惜诉诸区域间的恶性经济竞争及放任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等行为。要实现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根本转变,就必须实现对地方政府考核方式的转变。同时,必须尽早制定和安排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颁布具有强激励效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振兴政策,重点激励节能减排技术、环境保护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的创新和引进,从制度层面促使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建立完善,市场机制为加快经济建设、优化资源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的手段。市场机制是公认的高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但在充分肯定市场机制优势的同时,也必须客观地认识到,由于其自发性和盲目性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即“市场失灵”现象。主要表现是:市场不完善所导致的市场失灵,包括竞争的不充分、垄断的存在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市场功能性缺陷所导致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效应问题、公共产品问题、分配不公及个人自由选择并不一定会实现社会公平。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是市场失灵的突出表现。市场机制自身不能提出明确的经济运行总体目标,而只是一个自然的运动过程,消极地接受既定的运行结果。市场机制无法应付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停滞与膨胀并存局面,因此市场机制本身不可能促进总需求的同时又抑制总需求。市场失灵给现实社会生活带来诸多矛看:垄断限制了竞争,公共产品的免费搭车,外部性问题,分配不公,滞胀并存等。这些都严惩影响资源配置的优化,经济稳定和公平分配。因此,市场机制有利有弊,而这种弊端又是其自身所不能避免且无法调整的,必须由政府予以适当干预,才能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减小其消极作用。要矫正市场缺陷,政府就涉足市场不愿参与或无力参与的领域。政府既要引导竞争,又要限制垄断;既要讲究效率,又要注重社会公平;既要经济稳定发展,又要抑制通货膨胀。因而,现代政府应具有稳定、配置、分配三大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