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周刊》2012,(22):65-65
9月18日,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发布了经济适用住房及限价商品住房项目的预销售公告:对青建·太阳岛等10个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及高新嘉园等3个限价商品住房项目,共计5451套住房实行公开销售。10月21日,按照预销售公告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国土局确定了正式入围名单、候补入围名单及选房顺序。这13个项目的选房活动将在10月24日-11月10日之间陆续完成。此次13个经济适用房、限价房集中上市,上市量达36.84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平均价格3700元/平方米左右,限价房4000-6000元/平方米,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对下半年商品住宅市场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2.
从1995年起,邯郸市就开始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995年以来,邯郸市经国家、省批准的经济适用住房(包括安居)项目共计31个,总规模385.87万平方米,计划投资35.11亿元。截至目前已有24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12个项目全部竣工并相继入住,共计完成投资18.57亿元,开工面积232.4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79.59万平方米。一、存在的问题邯郸市经济适用住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控制销售对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销售行为的通知》指出:“政府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给予政策优惠,目的是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20…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经济适用住房的发展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杭州市经济适用住房的现状,杭州市经济适用住房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完善杭州市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共有产权的经济适用住房收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国外共有产权制度基础上,对我国共有产权的含义、本质及法律设定基础进行了探讨。通过设定共有产权,对经济适用住房的收益分配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西安市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进行了实证分析。该收益分配制度对于经济适用住房产权创新,完善经济适用住房的退出机制及消除经济适用住房交易中的寻租牟利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政府在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的过程中,针对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采取的是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做法,即建设由政府扶持、保本微利销售的经济适用住房向中低收入的家庭提供,此外还有少量的廉租住房提供给最低收入者家庭,以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似乎叫好不叫座。认真研究分析问题所在,不断完善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对我国居民住房问题的解决和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下面将就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做一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与收入分配制度之间的关系,以经济适用住房为基础,从目前居民哑铃型的收入结构入手,分析了居民的住房可支付能力的现状,并提出应大力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例的建议,以减少中低收入阶层对经济适用住房的需求比例,从而达到缓解现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压力的目的。与此同时,还分析了经济适用住房房价持续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出发点经济适用住房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9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经济适用住房的概念,要求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并且规定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经批准原则上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应。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  相似文献   

8.
论浙江省瑞安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易尘 《经济师》2011,(7):283-284
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瑞安市政府对此做了积极的探索,初步建立起以经济适用住房为基础、以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为重要支撑,以住房公积金为必要补充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王淑娟  房变丽 《经济师》2014,(12):92-95
我国自实行保障性住房政策以来,形成了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制度。该制度虽然在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依然有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经济适用住房,它是产权型保障性住房,理论界关于其房屋产权性质、是否应当给予满足申请条件者所有权是有争议的。文章主要从物权法角度,分析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构建我国保障性住房模式,以此来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  相似文献   

10.
嵇建 《经济师》2005,(8):293-293
在油田住宅建设中,最受油田职工欢迎的当数经济适用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已成为“亮点工程”,也是近期职工关注的“焦点工程”。那么,经济适用住房到底是什么房?属于什么性质的住房?如何建好经济适用住房?油田房产部门的决策者如何抓住启动住宅消费的关键?笔者根据中原油田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情况,结合工作实际,就此方面的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根本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市场出现问题的原因就是两方面:1·市场失灵。(1)房地产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住房与非住房、高档住房与低价位住房结构不合理、比例不协调。一方面盲目上大户型、高档项目,超越用户承受能力,导致销售不畅,空置率较高;另一方面中低价位商品住房供不应求,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支持力度不够,建设标准和购买对象把关不严。(2)开发融资结构不合理。在国外成熟的房地产金融市场上,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融资不仅有债权融资,还有股权融资,以及在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一级市场之外的证券化二级市场。而国内房地产开发商融资渠道主要在银行借贷,信贷比…  相似文献   

12.
经济适用房是政府动用财政资金向城镇中低收入群体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的一种社会保障性住房.保障经济适用房财政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住房保障体制的改革与转轨,但由于市场机制与住房保障机制不协调等原因,出现了既“不经济”也“不适用”的现象.本文在分析现行财政政策在经济适用房保障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财政对策,以保障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变革中的缺陷及其完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城镇住房保障政策伴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而逐步发展.其政策设计体现了以城镇住宅的社会化、商品化为政策导向,以实现"住有所居"为奋斗目标,以实施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为主要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在运行中存在的保障主体、保障力度、规范管理等问题需继续研究.因此应当建立、健全全方位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分层次逐步调整和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建立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体制和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经济适用住房是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一个核心,经济适用房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住房保障制度实施的成效.现今经济适用房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它的保障方式单一,只售不租.文章提出在BOT模式下考虑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即经济租赁房.并根据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以特许权期作为政府的决策变量,建立了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和开发商的最优战略问题,从而得到了特许权期的最优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5.
肖晋  胡俍  万丽 《经济前沿》2008,(2):10-14
国家建设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正式开始实施,为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发展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它将大大促进我国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与建设.本文作者经过认真分析和比较研究,就我国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工作,从基本国情、政策导向、资金来源、运作机制,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16.
从当前全国房地产市场总体情况看,局部地区出现了投资增幅过大,空置房面积增加过多,房价上涨过快,土地供应量过大的现象,显现了过热苗头,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增大,销售增幅下降;二是部分地区商品房供应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近一段时期各地房地产开发企业普遍出现争上大户型,建高档商品房的现象,一些地区甚至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地上建高档商品房,这种现象一方面造成当地房价上涨,另一方面造成适合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供应不足。  相似文献   

17.
秦丽  赵正佳 《经济师》2001,(1):187-187,198
一、问题分析1、房地产税收政策效果不理想,影响居民参与市场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存量住房包括私有房产,已购公有住房及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的买卖双方主要需缴纳营业税及营业税附加额(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等)、土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房产交易手续费等税费。1999年7月27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下发的《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土地出让金和收益分配管理的若干规定》中,又规定了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时,需缴纳土地出让金或相当于土地出让金的价款,且对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所得高…  相似文献   

18.
经济适用住房退出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适用住房退出的关键在于"资源获利"的合理产权退出。基于共有产权的"合同回购权"是政府规制的法理和经济基础。政府设立专门的监管和回购机构,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核定退出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收入标准门槛和回购价格与收益分配方式,提供"基本型"产品等内容是经济适用住房退出机制构建的关键领域。  相似文献   

19.
经济适用房是指纳入政府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享受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供应的普通居民住房.近年来,随着经济适用房建设中排号难、审核松、富人化趋势明显等问题凸显,社会公众对经济适用房建设中的政府角色有诸多不满,鉴于此,本文对经济适用房建设中的政府角色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1.明确经济适用房的功能定位。经济适用房是面向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长期以来,由于经济适用房在商品房和社会保障性住房之间的模糊定位,特别是准入制度不完善以及由开发商掌握销售权,造成"对象失控,面积失控,价格失控",甚至一些高收入者住进"经济适用房"。本文认为,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应为入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