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对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的理论缘起、形式、空间布局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市场需求、投资额度、专业化、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制度因素等为影响因子的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的理论框架。并且通过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1999—2008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代表制度因素的对外开放度是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的最大影响因子,城市化率和代表都市发展水平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这两个因子的影响次之。代表本地需求的第二产业发展规模及代表生产性服务业供给投入的投资额度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则非常有限,特别是第二产业发展规模的影响不明显。而包含了生活性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区位商指数并不代表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这提示我国都市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应着力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布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生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论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对现阶段城市化进程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与多样性则均对城市化进程具有不利影响;对部分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城市而言,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的作用相对减弱,而竞争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增强.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专业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体制性问题和障碍性因素。建议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制约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产性服务业的集成化发展战略与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性服务业为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其规模和效率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竞争力。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及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成化发展的专业化集成、一体化集成和价值链集成等战略,并分别从政府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Hummels et al.(2001)的分析框架,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测算了27个欧盟国家与15个世界主要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垂直专业化水平。各国生产性服务业出口垂直专业化水平均存在较大波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垂直专业化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大国出口垂直专业化水平低于小国。生产性服务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与GDP、税率和服务业就业人数比例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金融业乃至整个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制度体系的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会随之上升。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瑞  申玉铭 《经济地理》2020,40(6):21-29
以黄河流域57个地级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相对发展率指数以及区位熵等方法分析黄河流域服务业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及各行业发展特征。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服务业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水平较高的仅有西安、济南、郑州、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且2007—2017年空间分异特征增强。②服务业发展增速缓慢,东中西部差距逐渐增大。③分行业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小幅提升,优于生活性服务业,内部行业中仅有金融业具有专业化优势。生活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有所下降,仅有文化、体育娱乐业具有专业化优势。总体上其专业化水平都亟待提升。④分区域来看,上游地区服务业发展基础薄弱,应发挥其生态景观优势以生态旅游促进服务业发展,同时发挥呼包鄂兰西等城市的带动作用。中游地区资源优势显著,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产业转型是主要发展方向。下游地区金融业突出,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不充分,要发挥区位优势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服务业发展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7.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运用高度专业化知识向社会提供高智力附加值服务产品的生产性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具有资金投入大、研究周期长、创新风险大和可复制性强等特征,其发展需要财税政策的扶持和引导。结合我国目前财税政策存在的弊端,科学地构建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对加快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高我国产业升级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林木西  崔纯 《当代经济研究》2013,(12):28-34,93,2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通过对罗默(1990)"内生技术变动"模型进行拓展分析可知,在均衡状态下作为中间投入部门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收益递增,能够使得最终生产部门的装备制造业也呈现出收益递增。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专业分工承接装备制造业的外包,可以降低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时还可以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人力资本和其他专业化服务,以提高其生产效率。然而,目前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对提高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所起的作用较小。因此,我国需要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推动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9.
日韩两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政策环境、服务体系、管理机制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鉴于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我国应该:通过立法、科技计划、减税,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建设;加强基础设施、系统化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完善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多元化融资渠道,完善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服务化和消费贡献增强,发展服务业新业态促进消费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服务业新业态总体呈现"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新动力、一二产业服务化、服务业内部融合、专业化内生成长、集聚化等五大趋势特征。发展服务业新业态可推动新消费增长点涌现、助推消费结构优化、促进消费体验和消费方式升级。当前,以服务业新业态促消费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应着力创新服务供给,提高消费意愿;更新消费理念,释放消费潜力;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加强法治监管,打造安全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