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时期法德在防务合作的经验有:国家间合作不可超阶段发展,必须遵循从低级政治到高级政治、从国家间合作到超国家一体化合作发展原则;法德防务合作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身份和利益重新建构为合作提供内驱动力,而欧洲一体化和美苏对抗的冷战格局为其合作提供外驱动力。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美国研发资金投入的历史过程;认为该过程可以分为民间分散投入时期、政府投入快速增加时期、确立国家对科技的全面支持时期、冷战后时代4个阶段;分析了美国研发投入的特点;同时。借鉴美国研发投入的经验提出对中国研发投入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当下,学习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一定要深刻认识我国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所面临的四大严峻挑战。政经格局调整第一是世界政治力量格局大调整的挑战。自上世纪"冷战"局面结束近20多年来,世界政治力量格局逐步向多极化演进。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后,这一多极演变的速度大大加快,但是,美国作为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一些重要的国际活动中和一些国家领导人的谈话中,不时地提到所谓世界新秩序。其实,世界从一个历史阶段转入下一个历史阶段都可以说是进入了新秩序。例如冷战,难道不也是一种秩序吗?相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而言,冷战就是当时的世界新秩序;不过因为冷战的概念比较清楚,所以人们直接称之为冷战时代,没有用新秩序这个名词。现在冷战已经成为过去,世界正在进入另一个历史阶段,它的特征还没有被大家所公  相似文献   

5.
孙歌 《开放时代》2009,(5):5-23
中国社会既定的三种东亚视角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其高度抽象性。这使得它们具有某种脱离历史的静态性质,从而无法处理历史过程中的种种差异,也无法应对历史的流动性。在现代历史过程中,东亚社会存在着显著的不均衡状态。这种不均衡状态突出地表现为东亚论述在东亚地区不同社会里并不具有同等的思想功能。形成东亚不同社会之间历史差异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冷战。一方面,东亚是美苏在冷战时期的重要战场,这意味着东亚论述难以无视冷战历史;另一方面,东北亚部分区域恰恰又在抗衡冷战结构的意义上履行了自己的历史功能,这意味着东亚论述与冷战视角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美国自立国始就重视对外贸易,独立战争的起因之一就是英国企图管理北美殖民地的对外贸易。独立后,美国迅速恢复加勒比、欧洲和开拓远东等地的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急需扩大海外市场,为此美国提出针时中国,后又扩大到全球的“门户开放”政策。战后“冷战”时期,经济竞争是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之间冷战的主要内容之一。后冷战时期,美国携其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之势,更是提出了要全世界的市场都向其开放的“全球化”战略。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之后,经济成为国际关系事务的主战场,技术和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谁拥有高技术,谁就可以生产优质产品,谁也就掌握了市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冷战时期的盟友有时就转化成了互不相让的  相似文献   

8.
受"和平宪法"制约与日美同盟的影响,战后日本一直以援助作为对非经贸战略的基石。以援助为先导,包括贸易和投资等手段在内的经济外交成为日本对非经贸战略的主要实现形式,而国家利益原则始终贯穿其中。战后初期的日本对非援助战略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色彩,确保日本在非洲的经济利益是对非援助的首要目标。冷战时期,日本对非援助战略中的"新重商主义"特征逐步减弱,地缘政治色彩逐步加强。冷战结束后,在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的多边合作框架下,对非援助战略被纳入了日本的大国外交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经济利益在日本对非经贸战略中的重要性逐渐减弱,而战略和政治利益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来,日本的政治外交的发展进程体现出新保守主义和右倾化的动向.在此背景下,日本不断有学者和政治家提出应修改日本战后"争平宪法",尤其是突破宪法"第九条"的束缚,努力成为"普通国家"或"正常国家".本文拟就通过日本自卫队两次派兵对冷战后日本"普通国家化"的发展及其与中国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以来,日本的政治外交的发展进程体现出新保守主义和右倾化的动向.在此背景下,日本不断有学者和政治家提出应修改日本战后"争平宪法",尤其是突破宪法"第九条"的束缚,努力成为"普通国家"或"正常国家".本文拟就通过日本自卫队两次派兵对冷战后日本"普通国家化"的发展及其与中国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美国"依托大学建立国家实验室"模式的考察,指出美国大学与国家实验室之间因激励结构互不相容而存在制度冲突,这种模式得以建立的原因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的独特历史机遇。进入常规经济发展阶段后,这种模式开始面临管理绩效问题,美国目前正在尝试探索和建立"桥接机制"以衔接这两种不同的制度。揭示这种制度变革趋势,能够为中国依托大学建立国家实验室的政策实施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2.
张蓓 《经济研究导刊》2010,(31):265-266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的法律思潮,正在一步步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刑事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同热点。"恢复正义理论"、"平衡理论"、"叙说理论"是西方关于刑事和解最主要的理论,同时在美国、德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也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刑事和解制度。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宽严相济"政策和指导思想的提出,对于刑事和解的关注愈来愈多,在继承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开始进行理论的探讨,一些地方也开始尝试并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给中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创造良好的条件,也为中国刑事司法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快速融入全球市场,东南亚资源丰裕国家正在不断丧失其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的比较优势,同时其资源开发变得更为有利可图.对这些东南亚国家,尤其是一些最为贫穷同时却又正处于减少中央对资源控制管理的分权过程中的国家而言,这一趋势如何影响长期增长和福利?正如"自然资源诅咒"所预言一样,快速的资源采伐和减速的工业发展可能会使这些国家进入慢速经济增长时期.  相似文献   

14.
纵观中欧关系史,一个显而易见的基本事实是,新中国领导人对欧洲的看法是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而演变的.在本文覆盖的历史时期之内(1949-2010),世界格局经历了地缘政治学意义上的剧烈变化—从以意识形态划分两大阵营、两极尖锐对立的冷战格局,进入到了以经济利益为国家外交政策基准的后冷战的全球化时代.本文对当代中国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认知与欧洲的回应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于锐 《经济研究导刊》2013,(17):271-272
执行和解协议既非公法意义上的诉讼契约,也非单纯的私法契约,其本质为和解合同。执行和解协议应为诺成合同,记入执行笔录是该合同的生效要件。"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不应成为执行和解的唯一救济途径,肯定执行和解协议的可诉性与和解合同的本质相契合。  相似文献   

16.
吴培新 《经济学家》2001,(1):116-118
在美国,当初被用来与另一个超级大国前苏联进行冷战的星球大战计划,后来成了信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以占领21世纪经济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为战略,强化了政府对信息化等高科技领域的干预和决策.1993年9月正式颁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行动计划,之后又提出了建设"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实现全球信息共享.1991年3月以后开始的本轮经济复苏到1994年,是美国企业大改组时期.到1994年,美国已完成了从后工业社会向信息、知识社会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将逐步在经济中全面推开.这次跨越被一些社会学家称为"第三次产业革命".笔者认为,信息技术逐步与传统经济相结合,就是从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信息经济转变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经济就称为"转型经济".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奥巴马指出:必须对现行的出口控制系统进行调整,因为它植根于冷战时期,已不足以应对今天面对的威胁以及不断变化的经济和技术形势。  相似文献   

18.
反垄断和解的法经济学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垄断和解是各国反垄断实践普遍采用的制度,其核心是指在反垄断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谈判并以解决争执为目的的争议解决方式,然而对反垄断和解法经济学价值的不明确限制了反垄断和解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深入研究反垄断和解的法经济学价值是分析反垄断和解相关问题的基础,也是设计和实施反垄断和解制度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认识."先进科技"、"员工素质"、"人才"、"技术力量"都被人所重视、认可,而很少会有人提及企业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东亚固有的历史性乃来源于三重霸权结构,即前近代以中华帝国为中心而包含其周边地区的华夷秩序,近代由殖民帝国日本发动的殖民主义,以及二战后在美国霸权下的冷战格局.这些因素相互缠绕遗留了包括强弱、优劣、大小、主从等关系在内的位阶结构.如何从那里摆脱出来的问题构成后冷战时期现代亚洲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