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在《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这门高职课程中,所进行的以培养专业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改革理论探讨。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实施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简述了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实践充实到教学改革中,才能快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高质量的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张桂霞 《价值工程》2014,(6):231-232
文章提出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阐述了教学改革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王小明  卢俊岭  吴三斌 《价值工程》2012,31(11):211-212
计算思维是信息时代多学科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必须通过具有计算特点的核心课程的系统化学习和反复训练培养才能最终获得。本文以"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索如何在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嵌入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围绕研究性教学的展开,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阐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改革过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为指导,进行<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情况,主要以典型生产模式的工业企业重构教学内容,结合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学习任务,以行动导向开展教学,师生转换角色,学做一体,增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伊路平  马思聪 《价值工程》2011,30(11):267-267
本文通过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建筑工程计价》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就业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指导原则,注重造价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计价实践技能充实到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才能快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高质量具备造价岗位职责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针对煤炭行业特点,以菏泽能化新员工培训为挈机,以提高生产安全意识和专业技术能力为根本目的,提出了"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安全技能"三位一体的培训思路。打破原有培训模式的制约和教材的限制,构建了以岗位能力素质为核心的模块化综合性培训内容体系,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种实用、高效的职工培训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专业技能是学生从业、工作中具备创新能力、在社会上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可以通过修订教学计划,深化教学改革,编写实训大纲、到涉老机构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开展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技能训练的积极性的途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9.
根据物理课程教学的改革,职业证书和职业教育两者是相互结合发展的。本文通过阐述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就业作为发展方向,以具备的能力作为发展资本,以掌握的专业技能作为发展基础,理论知识要结合实践培训和职业证书来进行,加强培养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是目前物流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要同时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综合素质教育是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综合素质教育要从文化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三个方面入手,专业技能培养则要从“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重视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等三个方面重点展开.  相似文献   

11.
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培养专业技能、提高实践素质以及强化创新意识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会计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外包正在向全方位发展,IT企业需要大量的软件开发与信息技术人才,除了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技能及相关知识外,还要具备外语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在信息技术外包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强化学生的IT基本素质,以真实项目模拟演练为主,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与企业紧密结合,培养真正能符合企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信息技术外包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专业课教学是传授学生专业能力素质和专业技能主要途径。本文以教师角色、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专业课的学习氛围、教材、教师课后反思为切入点,探讨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马琴 《价值工程》2010,29(34):293-293
计算机基础教学对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行业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路,探索行业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举措,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的教学体系中融入"思政课程"教育,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基础.本文以《环境监测》课程为例,通过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并从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优化教学模式两方面来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提高大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物流业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新型高质素技能的物流人才,这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物流技能大赛以物流企业为背景,结合现代物流的发展,将目前云计算、大数据、智能设备和物联网等先进的技术融合一起,通过竞赛检验物流人才培养质量,规范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以广州东华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以下简称我院),分析当前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和以竞赛促教改教学方向。同时以竞赛为切入点,培养专业技能能人才、创新型人才为契机,引导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专业课教学是传授学生专业能力素质和专业技能主要途径。本文以教师角色、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专业课的学习氛围、教材、教师课后反思为切入点,探讨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显得更为急迫,而教学方法的改革则是其中较为薄弱的方面。文章剖析了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对策,为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9.
汽车营销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胜任力的相关理论,我们探讨了汽车营销人员的胜任力模型。本文采用行为事件访谈和问卷的方法,对广东省汽车销售人员的调查结果进行因素分析,确定汽车营销人员的胜任力要素及其模型架构。研究结果表明,汽车营销人员的胜任力可归为七个因子:基本素质、社交能力、学习能力、知识储备、专业技能、管理执行能力和沟通能力。该模型可作为高素质汽车营销人才的培养、测评标准。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的信息化时代,培养专业技能强、创新素养能力高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等方面,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向高校形体教学提出更高要求.针对目前形体教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多种问题,要求教师明确新型教学理念,重视在人本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从人本理念这个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