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就业》2007,(3):18-20
近年来,根据国家关于加强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些切”建设的要求,南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强化了信息工作,建立了市、区、街、居四级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实现了就业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加强了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建设和业务工作规范,建立了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建立并完善了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为下岗失业人员和用人单位求职招聘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和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促进就业一靠政策二靠服务,因此政府需要有一个公益性的就业服务机构,为求职和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为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特别的帮助,这就是公共就业服务。在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中,专设了“公共就业服务”一章,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就业服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荣成市职业介绍中心大力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强化就业及再就业中介服务。1995年以来,已有近6000名求职者和失业、下岗人员从这里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一、大力加强职业介绍中心的软硬件建设,发挥中心的就业主渠道作用。为了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将各类用人单位用工和各类人员求职择业全部纳入劳动力市场管理。1997年荣成市职业介绍中心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一处面积达200多平方米的劳务洽谈大厅,安装了6平方米的电子信息大屏幕,发布招工信息。劳务洽谈大厅实行一条龙服务,设立了就业指导、用工登记、再就业服务、就业手续、档案托管等八个服务窗口,可一次性容纳近千人进行就业洽谈。为配合全市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促进失业、下岗人员的再就业,中心还在荣成市电视台、荣成日报上开办了再就业求职专栏,免费刊播失业、下岗人员求职信息和用工  相似文献   

4.
在就业市场供过于求,就业岗位已经成为稀缺资源的形势下,一种受用人单位欢迎、让求职者就业无忧的“订单式”培训,给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绝佳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让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岗位空缺信息、畅通劳动力市场信息交流,宣传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规范劳动力市场“一站式”服务,经过对全市所属各县区各类用人单位可开发岗位的调查摸底,由伊春市委宣传部、伊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伊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相似文献   

6.
大足县近年来一直把培训工作作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来抓.始终把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在培训工作中,坚持充分发挥县就业培训中心的示范作用.以社会力量办学单位、行业部门及企业为依托,紧密围绕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各类就业训练、再就业培训和农民工转移培训。2005年.全年培训失业人员结业938人。培训后再就业率达75%以上.县就业培训中心开展就业训练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60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继续“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浙江省政府提出“促进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就业”,这些不仅是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关心,也是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为新时期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宁波市作为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全国最容易就业城市之一,近几年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郁南县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把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摆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及创业富民培训工程,努力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并重的就业服务制度和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以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至2006年8月,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41人,农村青年培训2762人,其中贫困青年参加免费培训1388人。累计转移富余劳动力8.68万个,35岁以下青年人数占82%以上。  相似文献   

9.
赵瑞 《中国就业》2010,(5):51-52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同步,是“三大”市场建设(商品、资本、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下岗失业人员和用人单位搭建了交流平台,方便了求职者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促进了劳动力合理流动,为稳定就业局势,促进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11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9.85万人,完成年计划17万人的116.8%;指导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14.53万人,完成年计划12万人的121.1%;指导和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3.83万人,完成年计划3万人的127.7%;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3%,比4.5%的控制计划低O.37个百分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八大民心工程”之一的就业再就业工程各项目标任务提前顺利完成。10月中旬,劳动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来渝调研就业再就业工作时,对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就业》2007,(12):49-50
田成平部长在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就业促进法》完善一种机制,即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作用。”建立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可以说是千千万万公营劳动力市场建设者、从业者的梦想,新颁布的《就业促进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为劳动者免费提供职业供求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这一规定为劳动力市场的统一扫除了障碍.使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2.
高凯 《中国就业》2013,(8):60-60
莱阳市积极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作用,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供需平台,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零距离”服务和“精细化”服务,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手段、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坚持用人指导和求职指导并重,切实提高市场就业成功率。上半年,举办了“正月招聘周”、“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困难群体专场招聘会”等活动,上半年已有二万三千名求职者找到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就业》2006,(6):F0003-F0003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党和政府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对就业再就业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法规政策.给就业再就业工作以极大支持。全国各地各级党委和政府也按照中央的要求,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先后出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性配套法规,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城镇新增劳动力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4.
据《四川劳动保障》杂志报道,8月25日,四川省人大、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四川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四川省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将对进一步培育和规范该省劳动力市场、推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而深远的作用。与1996年出台的原《四川省职业介绍管理条例》相比,本次颁布实施的《条例》一是进一步规范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招用人员的行为,不仅有利于维护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而且对于统筹城乡就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进一步规范了开办职业介绍机构的条件和行为,从解决当前四川省职业中介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对职业介绍行为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5.
张永生 《中国就业》2011,(10):34-35
江苏省宿迁市就业工作坚持以“服务经济、改善民生”为宗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为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提供便捷、高效服务,通过服务企业用工、狠抓优惠政策落实、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等措施,有效地实现了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湘潭市就业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全年就业培训目标任务及要求,以再就业培训工作为中心,创业培训为重点,创新工作方式,强化服务管理,促进市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全市全年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2615人,培训合格率96%以上,培训后再就业率75%以上;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557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扶贫培训8232人,  相似文献   

17.
3、国外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经验 ①、市场服务.我们知道,劳动力在通过市场竞争和选择,并最终实现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过程中,需要有效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来充当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联系媒介。应该说,各国的市场服务宗旨都很明确,简言之就是“帮助失业再就业,帮助雇主填补人员空缺”,由此所创造的服务理念,便是迅速、及时、免费和优先特殊困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委、区政府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高度,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思想,始终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各项就业再就业任务指标连年超额完成,区劳动就业服务局被评为全省优质服务窗口。他们统一规范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全区10个街道办1乡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站,73个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室,全部实现了“六到位”;多措并举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通过新上项目安排一批、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一批,定单培训上岗一批、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灵活就业一批。  相似文献   

19.
完善的劳动保障服务和信息网络是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基础条件。从这一点出发,宁波市着力于完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致力于推动基层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五莲县人社局围绕民生就业主题,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创新服务方式,通过上门收集用工信息,免费组织招聘,免费开展培训“一上门两减免”,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工求职开辟“绿色通道”,较好地解决了用人单位“招工难”。1—7月份,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269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6159人,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90.8%和9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