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生产中,种植业的作物布局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条件的地区,土壤肥力、水利资源、地势的平洼以及它的土地级差等的差异,对种植多种农作物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这里主要讲的是种植业)对种什么品种适宜,什么作物经济效益大,必须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自然条件来选择所种的作物。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国家下达的种植计划问题。一般来讲,在粮食这个“大计划”下,作物品种的布局是生产队的“小自由”就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 ,由数量自给有余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辽宁农业的核心部分是种植业 ,种植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社会安定的重要行业 ,也是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辽宁省现有耕地面积 341万公顷 ,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高梁、谷子、薯类、花生、棉花、烟草、蔬菜等 ,还有果树面积约 75万公顷。为适应市场经济 ,提高种植业效益 ,种植业内部作物构成必须进行适当调整。总的方向是要从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  相似文献   

3.
赵紫阳在党中央召开的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要在调整经济结构上下功夫。这包括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品结构以及投资和信贷结构等方面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搞好了,既可防止生产萎缩,又可避免新的通货膨胀,而且会使我们的整  相似文献   

4.
5.
粮豆结构,是湖南衡阳地区农业生产结构中粮食生产内部结构的方式之一。其面积仅次于稻稻结构的面积,合理的粮豆结构能增进土壤肥力,改善土地利用,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的几点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1.1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特别是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不同产品的“买难”与“卖难”现象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交替出现,究其原因是农村各户分散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存在矛盾。若要避免农产品相对过剩的“卖难”问题,不仅要根据当前市场需求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增加优质专用型作物种植比例,还要依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进行中长期预测,做好统筹规划,减少盲目性。 1. 2保证主要农产品供给 各地普遍出现的农产品销售困难和价格…  相似文献   

7.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 ,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 ,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课题。实施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行农业产业化 ,必须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村经济效益。一、充分认识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实现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由农业社会转为工业社会 ,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目前 ,沂水…  相似文献   

8.
合理的畜群结构,是有计划地组织畜牧业生产的基础,是加快畜群周转,提高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的保证。它能使饲料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畜牧业生产力最大限度的发挥。 一.畜群结构的概念 畜群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畜群结构,是指不同畜种、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年龄、性别的群体占全群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武威县梧桐村属井泉灌区,是甘肃省农业战线上的一个先进集体。全村54户,314人,154个劳力。耕地面积697亩,人均2.2亩。当地光热资源充足,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自1977年起,从种植业开始实行“三年三区轮作制”,逐步调整生产结构,大力种草养畜,开展工副业生产,使种植业、畜牧业和加工业协调发展,农、林、牧、副各业比重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下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早就论述过:“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398—399  相似文献   

11.
从调整农业结构对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入手,分析了调整农业结构的具体措施,希望能促进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意见》指出:“当前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调整势在必行。各地要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制定当地农业生产结构的规划,并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技术示范等手段,加强对结构调整的指导”。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结合我市具体情况,调整农业结构,主要是调整不合理的产业,减少过多过剩品种,积极发展市场急需的名优产品;同时要做好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工作;要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创办本地特色农业,努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其思路包括以下…  相似文献   

13.
1985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已达8,000多亿斤,也就是说,每年光粮食籽粒就从土壤中提取有机质4亿吨。按籽粒与秸秆之比1:1.5计算,每年还要从土壤中取走作物秸秆6亿吨。这些秸秆中,要有2.3亿吨作为农民烧柴烧掉,还有少量作为轻工业原料,尚有3.7亿吨秸秆经过各种途径还田。利用秸秆作饲料先喂牲畜,然后利用牲畜粪便肥田,有些地方利用秸秆种植蘑菇等综合利用,都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但目前不少地方由于还田的方法不尽合理,损失了秸秆的应有价值。少数地区浪费作物秸秆的现象很是严重,甚至无故烧掉。致使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肥力减低。为此,提高作物秸秆还田的经济效益,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构建“大牡丹江”生态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牡丹江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实施场(局)县(市)共建,统筹规划辖区土地利用格局,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作物种植结构演变特点与调整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地,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名列全国第一,由于东北地区玉米库存积压严重,面临大幅度压缩玉米种植面积的严峻局面,如何调整黑龙江省的作物种植结构和发展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引起各方关注。[方法]文章依据面板数据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省作物种植结构演变特点,分析了黑龙江省作物结构调整的各方面限制因素,并结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实际,提出黑龙江省今后的作物结构调整方向。[结果]稳定粮食生产,适当增加小麦和大豆的种植面积,适当压缩玉米种植,把休耕纳入轮作体系,作为临时措施,可以大面积开展玉米休耕;适当发展经济作物和杂粮杂豆作物;有条件发展饲料牧草作物。对于非粮食作物的种植,政府应该有长远考虑,不能作为应对短期出现的玉米产大于销的权宜之计。[结论]今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要立足于通过提高单产来提高效益和竞争力。政府应该为玉米休耕和种植非粮食作物提供补贴,相应补贴政策是黑龙江省此轮种植结构调整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农业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商品性,这个特点决定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必须贯彻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原则.第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活动,是其他部门赖以存在的前提,它的发展决定其他部门的发展.农产品生产结构则是发挥这些作用的具体物资承担者,它的结构情况必然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内部比例关系的确定.因此,农产品生产结构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应由国  相似文献   

17.
地处黑龙江省西南部重干旱区的巨浪牧场,土地面积14.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1万亩,草原9.7万亩,林地2,874亩。从1960年建场到1980年的21年间,由于经营单一,产值不高,连年亏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1年以来,不断调整了产业结构,促进了牧场经济的起飞,牧场连年盈利。1984年,全场工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18.
中山县认真贯彻执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收到了比较显著的成效。1981年与1978年比较:稻谷总产量增加1.06%,甘蔗工业总产量增加48.7%,花生总产增加81%,塘鱼总产量增加21.8%,农业总产值(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增加29.8%,集体公共积累增加34%,人均分配增加1.36倍,其他蚕茧、果蔬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以1978年为基数,1981年交售粮食3.31亿斤,增加9.2%;食糖9.2万吨,增加27.5%;塘鱼24.9万担,增加16.5%。  相似文献   

19.
我们县的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从一九七九年九月省的第一次区划会议后开始到八○年底,各专业报告经地区各主管部门审查定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也写出了初稿,上报下发,广泛征求意见。今年四月,六月,地区和省区划办分别进行了验收。在省地的验收会上,领导同志和专家给予我们很大鼓励,充分肯定我们的成果,认为是基本摸清了家底,抓住了简阳县农业生产问题的要害,提出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可行的增产措施,特别在搞好农业调整上抓得较好,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利用比较优势进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都分别从国际贸易的角度阐述了一个国家必须按照“两优择重 ,两劣取轻”的原则 ,来调整本国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的内部结构 ,然后实行国际间的贸易。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认为 ,一个地方农业有没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何在 ,说到底取决于资源的禀赋条件。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该战略认为 ,如果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充分利用其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 ,那么这个经济的生产成本就会低 ,竞争能力就会强 ,创造的社会剩余就会多 ,积累的量也就会大 ,从而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