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理论突破与创新:1978-200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分配原理同中国实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分配制度适时调整,分配理论取得重大突破和创新:从平均主义到部分先富,实现非平衡突破;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确定新的分配原则;从单一"按劳分配"到"多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以所有制与分配的关系分析为前提,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分析为基础,研究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在揭示特定社会条件下收入分配特殊规律的同时,也分析了人类社会收入分配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核心要义,奠定了我们深入认识和研究中国现行分配问题的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分配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致力于马克思分配理论的中国化实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理论成果。从新民主主义分配制度的确立,到按劳分配制度的形成,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形成,凸显了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毛泽东分配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习近平分配理论等马克思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3.
2000年理论经济学研究综述(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热点问题讨论 (一)关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及收入分配问题 中共中央"十五"计划建议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中,出现了区域性差距、行业性差距和个人收入差距过大以及公平与效率不协调等现象.李惠斌研究员所著的<企业劳动产权概论>一书,对我国研究和解决分配制度中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提出了重要思路.本文在兼评该书的基础上,对如何在初次分配中构建层次性利益公平分享机制,提出了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的建议,即正确处理好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关系、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按劳分配与职工财产性收入的关系、保护合法收入与调控过高收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公平正义是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马克思认为公平分配原则和方式是客观而不是主观的、抽象的,分配公平与否取决于它是否与一定历史阶段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相适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构建上,我们要选择的是这种制度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增进经济效率的内洽性.公平正义的权利结构和分配结构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利益均衡机制,建立起一种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权利分布及收入分配状态,以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方向.实现共享发展,对于抑制和缩小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道路选择应该是以包容性经济增长和共享式发展来解决收入分配领域中的矛盾,来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打破了高度集中的单一分配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然而,由于存在一系列制度壁垒,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迅速扩大,居民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以期对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天姣 《当代财经》2021,(10):43-55
共享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体现收入分配制度公平正义的最直接表现.进入新时代,城乡、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依然突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指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在共享发展理念下,无论从共享的主体、内容看,还是从共享的过程、结果看,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都存在与共享发展理念不协调的诸多问题.共享发展理念为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指明了目标和方向.2021年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明确指出,"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为此,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多政策齐动,尽快形成"橄榄型"收入结构群体;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建立缩小收入差距的共享发展长效机制;补齐民生"短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创新政府对收入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调节机制,形成实现共享发展的有效保障.以此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代后,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收入分配差距承载着人们对民生的更多期待,因此,在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或扭转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成为考量政府政策的重要指标。"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这不仅需要探索具体实现的途径,而且还需要弄清楚决定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正> 一、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新体制的内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收入分配新体制,就是指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体制.证确理解这一分配体制,必须把握住以下三点:(1)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体制与社会主义分配体制严格区别开来,后者是指按劳分配,而前者则显然包括非社会主义分配形式,我们所说的中国特色的个人分配体制是指前者.如果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称作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运动规律的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在艰苦探索和努力创新的历史进程中,因而特别需要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仅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强烈的需求,而且创造着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观在于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命题在于考察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分析如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现阶段的根本目的在于阐释如何防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1.
按劳分配主体地位势弱、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成为我国收入分配面临的严峻问题。中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在设计层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致的,但在执行层面发生异化,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在未来比较长的时期内,收入分配问题只能控制或缓和。本文通过对中国收入分配问题成因、根源和对策的分析,试图为控制收入差距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收入差距过大已经影响到中国和谐社会建构的进程。目前,中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要素分配不均、居民整体收入、城乡收入、行业收入、地区收入差距过大以及税收体制等方面对问题。因此,应该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实施城乡并重、积极开展垄断行业的革新、完善税务体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以完善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3.
2016年学界对我国改革与发展的经济理论问题进行广泛和深入研究,并取得一些有益成果。本文就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五大发展新理念、收入分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六个重要热点理论问题的研究和不同观点进行梳理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逐渐提高了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比例。由于居民收入差距与分配方式密切相关。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比较,我国现在极大丰富的物质基础,导致个人主观能动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社会地位、收入在短期内就已经差距扩大。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否可以在长期上扭转这种两级分化的社会状况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所有制论、分配论、市场经济论、发展论、开放经济论五个主要部分。它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版"、"建设版"、"市场版"和"实践版"。基于这一理论还处于初创阶段,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内容研究、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论述了在共产主义的第一、二阶段的分配方式,其中第一阶段便是按劳分配。但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完全不同的环境中,所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了很多新的发展。基于此,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8.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居民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收入差距与分配方式密切相关。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比较,按要素分配在短期内会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但从长期发展趋势看,按要素分配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收入水平并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9.
农民增收中面临的分配问题主要涉及农业经营、劳动力转移、土地权益等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是农民获取公平收入的指导。我国农村经济中存在着实行社会主义分享制的深厚土壤。构建以社会主义分享制为轴心的农业经营收益分享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收益分享机制和土地收益分享机制,是解决农民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国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入手,进行了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收入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体制下名义上按劳分配,实际上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已被彻底打破,逐步建立起了以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分配方式和分配渠道日益多样化。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居民收入普遍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迅速拉大。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并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