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林 《上海国资》2014,(5):70-71
国资委需从"选、育、用、流、载"五方面重新审视外部董事管理外部董事制度,是2003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为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进一步规范董事会建设工作所推出的一项重要创举。外部董事,是指由非本公司员工的外部人员担任的董事。其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和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有关职务外的其他职务,不负责执行层的事务。国资委之所以推出外部董事制度,主要是想破除以往国有企业董事会全部由企业内部人控制的格局,特别是想通过"外部董事"  相似文献   

2.
上海试点外部董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点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以外部董事为主的董事会,确立董事会的独立性。实现决策机制由一把手负责制向分权制衡转变;实现决策主体由少数人向集体转变;  相似文献   

3.
安林 《上海国资》2009,(12):71-71
从战略高度讲。  相似文献   

4.
"董事会试点是将来的一个方向,一个趋势,问题在逐步的解决中。不能因为存在某些问题就掩盖董事会试点的主流方向。"6月15日,在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第十届经管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董事会试点工作办公室主任秦永法对董事会试点进展情况作了介绍。秦永法表示,从1993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至今,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从体制创新上来讲,唯一的出路就是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点工作就  相似文献   

5.
安林 《上海国资》2007,(9):75-75
建立在"很悬"比例上的董事会决策不能不说是一项"有风险的决策"从当前中央董事会试点企业的运作情况来看,外部董事制度安排初见成效,试点企业在"科学决策"和"风险防范"等方面有了根本的转变。但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和深化,我们发现,优化董事结构,尤其是优化外部董事结构,越来越成为  相似文献   

6.
外部董事如何真正发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资委在央企推行董事会试点工作,以及上市公司推行独立董事制度以来,数千名外部董事(包含独立董事)进入了央企董事会与上市公司董事会。本文所称的外部董事是大概念,包括独立董事在内。外部董事要提高在董事会治理和决策过程中的作用,除了在主观上要树立董事的责任感,不甘于做“花瓶”董事之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外部董事只有在与公司董事会成员、经营团队成员,以及重  相似文献   

7.
王铮 《上海国资》2009,(5):29-29
上海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外部董事名单出炉。5月5日.19名外部董事名单在上海市国资委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  相似文献   

8.
9.
刘国胜 《上海国资》2022,(10):41-43
<正>企业制度要素之一“权责明确”国有企业改革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中之重是董事会建设,董事会建设的关键是实行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制度,以上五点有其内在的递进式逻辑关系,在上述逻辑关系下,谈七点心得:  相似文献   

10.
外部董事制度的实施在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无疑是具有里程牌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上海市试点外部董事考核评价现状的调研分析,认为外部董事评价体系中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方法以及评价结果运用方面都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提出评价内容要体现岗位要求和可操作性的特点,要确保评价主体多元化,并就如何提高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铮 《上海国资》2009,(6):33-34
在上海市国资委选聘的18名外部董事中,张林俭是惟一担任过上海本地企业主要领导的人选,其本人亦长期研究国资国企改革和发展。此次,他被选聘为东方国际外部董事。  相似文献   

12.
外部董事制度是加强董事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借鉴央企董事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国有企业集团积极开展外部董事制度试点工作,且已取得一定成效,今后将逐步推广,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13.
唐志勇 《上海国资》2005,(12):38-40
12月7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宣布,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已初步完 成新董事会的组建工作,成为第6家完成试 点的中央国有企业。目前,在集团9人组成 的董事会中,外部董事3人,近期集团将进 一步调整增加外部董事人数,使外部董事 在董事会成员中占到一半以上。 至此,首批被选定的11家央企的董事  相似文献   

14.
3月5日,国资委公布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议草案编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中关于国资委将用央企分红直接向央企外部董事支付薪酬的消息最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5.
安林 《上海国资》2008,(9):75-75
外部董事不能成为花瓶,已是人们的共识;但是,怎样才能使外部董事不成为花瓶而高效地发挥作用,恐怕就不是人人都能说清楚的了。按照有关规定,外部董事最本质的工作,是参加董事会或专门委员会,在会上独立发表建议或意见并进行表决。但经笔者调查研究,参加会议只是外部董事发挥作用最起码的形式,并不是最好的形式,也不是唯一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外部董事制度是加强董事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外部董事制度的作用就要形成一套有效的运作机制。在借鉴央企董事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国有企业集团积极开展外部董事制度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起与外部董事制度相配套的运作机制,且已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7.
18.
邓志雄 《上海国资》2022,(10):39-40
<正>通过外部董事占多数与一人一票表决相结合,能更好地在董事会内部形成决策制衡机制,有效减少决策失误的发生从2004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中央企业建立和完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工作的通知》,到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外部董事工作指南》2022年版,央企的董事会建设和外部董事任用,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对于完善央企治理、推进央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央企外部董事的薪酬今后将由国资委直接支付。支付的来源是100家央企上缴的“红利”。这一改革思路是国资委3月5日在《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议草案编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提出来的。《办法》明确表示。企业申报的预算支出只包括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而包括外部董事薪酬在内的其他支出则由国资委直接提出。  相似文献   

20.
外部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董事会中,内部董事不宜占多数。外部董事同时具备促进完善公司战略决策和控制监督公司经理层的两方面作用。在外部董事的职权中,有权向股东大会汇报情况,特别是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权力尤为重要。外部董事应负有内部董事相同的信誉义务,而其竞业禁止义务则可适当放宽。外部董事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的讨论目前仍有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