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企业文化是行业的精神脊梁和旗帜,保险企业文化则是保险行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它是在保险业长期经营运作过程中被企业员工至少为大多数人员共同认知并遵循的极具个性意识及内涵的物质形态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保险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和员工个人成长进步的精神纽带。要搞好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文以明道     
保险企业文化的内容很多,它包括保险企业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企业制度等多个方面,它的核心是保险企业精神。苟子云:“文以明道”。保险企业文化要体现保险企业精神这个“道”。企业精神在保险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是保险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竞争力。“道不及文则德胜,文不及道则气衰。”  相似文献   

3.
保险文化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东西,“风险管理是一种文化”,风险控制文化是任何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不可忽视的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诚信是保险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诚信不仅要对客户,在保险公司内部更要内外上下一致。 再大的市场,也能细分出属于自己企业能够掌控的客户群,这就是保险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所以,保险公司应该确定和厘清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把服务某一个群体的客户作为企业终期一生的使命。企业文化能够助力开创保险“蓝海”;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核心价值观是根本,确定了就要坚定不移的守卫。[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在许多发达国家,保险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我国保险业无论是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险业发展的水平相比,还是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内在需要相比,总体上仍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起步阶段。其原因主要在于国民的保险意识问题、经营方式问题等。因此,促进保险市场的更快发展,提高保险意识、改革经营方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外企业文化》2005,(1M):i015-i015
在保险意识浓郁的国外,女性保险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而随着国内保险险种专业细分的发展,女性保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保险公司为满足女性的特殊需求不断创新女性险种,更多体现的是对现代新女性的关爱,涵盖了普通寿险的重大疾病保障范围,还特别考虑到了女性的生理特征。女性保险为女性的风险保障、投资理财规划意识提供了现实载体,具有理性自觉的意味,让女性的生活更保险了。  相似文献   

6.
《中外企业文化》2007,(7):36-40
企业文化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企业文化还是组织的基因密码,它直接决定企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健康长寿的决定性因素。由于企业文化具有举旗、铸魂、导行、塑形、造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将文化引入企业管理领域,以尊重人在企业的主体地位为中心,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开发员工的动力源泉,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激情与智慧,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使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做好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为保险公司健身强体,就能为保险公司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本期《保险文化大家谈》栏目邀请了三位嘉宾,他们分别是:中国人保财险连云港分公司总经理杜文元,平安人寿广西分公司总经理郭钢峰,新华保险重庆分公司总经理高方立,三位嘉宾就“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希望引起大家的共鸣。[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边海宁  邓晖  赵静 《企业导报》2013,(1):114-115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加入WTO后,我国保险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保险业整体规模迅速扩大,但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民众的保险意识相对还是比较比较淡薄,如何将潜在保险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是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对我国民众的保险意识的淡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了保险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保险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保险企业文化的关系,提出我国保险企业要想扎根于中国的现代文明社会,就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保险企业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构建保险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和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文化建设对保险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迟美华 《企业导报》2010,(3):185-186
行业文化作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一个行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保险业不仅要注重资本实力和市场规模等"硬指标",更要重视行业文化建设,提升保险业的"软实力"。通过对当前中国保险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加快保险文化建设与行业提升形象的思路,抓住金融保险全球化的机遇,迎接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竞争,为保险业的长久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业保险发展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通过提高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的保险意识、如何实现农业保险与农村保险的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最关键的两个问题。针对广大农村地区保险发展相对落后的现实,保险公司需要齐心协力,通过广告、新闻、公关和咨询等方式加大保险宣传力度,提高我国农民的保险意识。另外,在注重农业保险发展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相关保险公司还需建立财政、金融、再保险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农业保险与其他农村保险业务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建设要取得显著效果,最主要是使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并转化成自觉行为。要让员工深刻理解公司的文化是什么,怎么做才符合公司的文化。应有意识地宣扬企业的文化,让客户认知本公司的文化,只有产生了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才能成为公司的忠诚客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文化的效力。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项需要全员参与的工作。就中国保险业的现状而言,在执行过程中,它往往面临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这要求我们的管理者要有决心和信心,坚定不移地推行企业文化建设。 本期《保险文化大家谈》栏目特别邀请了中国平安集团新闻发言人盛瑞生先生,天安保险大连分公司总经理查亚清先生,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关海涛先生,分别就保险文化在企业的作用、保险文化建设的重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期望给保险业的各位管理者以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有力地推进现代保险企业的各方面建设,包括业务发展、经营管理、人事管理、党的建设和企业文化等等.科学发展观是保险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阳光保险作为一家新兴保险公司,在短短不到三年时间里,迅速崛起,成功跻身中国保险业“七国集团”,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全体阳光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中国保险业叉好叉快发展之路,在治理结构、文化建设、战略规划、品牌建设、人才兴司等方面进行了大胆而成功的探索。特别是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为业界所瞩目,阳光保险掌门人张维功自公司成立之初即视文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试图通过成功的文化建设凝聚员工人心,打造阳光品牌。近日,本刊记者对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维功先生进行了专访。我们希望阳光保险“让文化成为使者,以文化凝聚人心,靠文化缔造品牌”的做法能对业界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
随着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圳人的个人保险意识和保险能力逐年增强。调查显示,七成深圳人愿意花一个月的收入购买保险,并且人寿保险支出逐渐超过财产保险支出。这个前景广阔的市场让每个保险代理人都兴奋和眷恋,这个市场也为奔忙在大街小巷的保险代理人带来了太多惊喜和机遇。本期客户会客厅,我们谈谈深圳人,以助保险代理人在深圳更好地展业。  相似文献   

16.
王奥  刘立志 《民营科技》2013,(12):251-251
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农业保险制度因素、农业保险组织因素、农业保险利益因素、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因素及农民保险意识等各方面因素制约。现主要从农业保险外部环境、农业保险供给及农业保险需求三个方面,结合吉林省农业保险实际情况,分析制约吉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企业是树,文化是根”,那么保险文化则是保险行业茁长成长、枝繁叶茂的营养之源。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企业是树,文化是根”,那么保险文化则是保险行业茁长成长、枝繁叶茂的营养之源。  相似文献   

19.
引言: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个活动的、发展的、动态的概念,也是一个敞开的系统。保险文化也是在不断的冲击磨合中发展起来的。保险文化发展到今天,清晰保险行业的核心价值,理顺价值差异,统一管理思想,是非常必要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建设工程保险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礼群 《基建优化》2003,24(6):53-54
建设工程保险是适应现代工程技术和建筑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性保险项目,它为建筑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论述了在我国建筑业企业工程风险管理意识极为淡薄的情况下实行工程保险的必要性,并且对目前工程保险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