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国家对食品安全立法进行了完善,出台了《食品安全法》及一系列食品安全法规,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但并不是说只要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法规,社会上就不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5年前,因“大头娃娃”引发的阜阳奶粉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直接加速了《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工作;2008年,同样是奶粉,“三窥婴幼儿奶粉”事件又让即将审议通过的该法暂缓进程,由三次审议增加为四次。2009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4票弃权表决通过了《食品安全法》。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日本发生了许多食品安全事件,如1955年的森永砒霜奶中毒事件,一直到2008年的毒大米事件等.该国的食品安全法正是对这些事件反思和总结后逐渐完善的.日本的食品安全法制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称之为食品取缔时期,第二个时期称之为食品卫生法时期,第三个时期则是最近的食品安全法时期,同时也是最高水平时期. 食品取缔时期大致始于1900年,止于1947年底食品卫生法的出台.这一时期的立法多以"取缔"命名,法律结构是"一法十令"的食品规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连续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突显出我国在食品安监管中的漏洞,也体现了单独依靠政府行政监管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需要以社会监督与行政监管并行的方式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本文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为切入点,结合《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中关注的问题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从法律视角探讨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的制度建构及社会和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监督权平衡方面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自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迄今已有五个年头,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形势日趋好转,但是食品安全事件仍然时有发生,影响和制约我国食品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尤其伴随着市场的瞬息万变,我国食品安全所面临的问题也在不断变化,现行《食品安全法》中的部分规定已经无  相似文献   

6.
在“三鹿事件”发生近半年后,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法》2月28日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4票弃权高票通过。这部法律就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极有针对性的制度创新,以严防“三鹿事件”重演。  相似文献   

7.
10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在其官网上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现行《食品安全法》曾承载着国人的厚望与社会各界的期待,是在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的。时间刚刚过去了5年,是什么原因驱使我国立法机关又拟修改这部与国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呢?  相似文献   

8.
随着食品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食品原材料市场的监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以基层政府对食品原材料的监管为研究视角,结合2009年6月1号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分析其立法意旨,进而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对我国食品原材料市场监管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完善措施,尤其是食品原材料档案和基层监督员的设置,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一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立法现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最初是卫生部门一家负责,2004年国务院确立了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2009年6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明确了该监管体制,确立了我国的分段监管体制的法律地位。《食品安全法》确立的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特点为全程全面监管、食品生产经营者是第一责任人、分工协作监管、地方政府负主要监管责任、鼓励社会参与和监督。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安全卫生备受重视,从阜阳劣质奶粉、苏丹红、再到三聚氰胺事件,近几年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暴露了我国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的严重缺位。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卫生,新白勺《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除了法律法规的约束,物流运输尤其是冷链物流在保障食品安全卫生的各个环节上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鹿奶粉事件"震惊全国上下,国务院于10月9日公布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多次召开会议审议《食品安全法(草案)》,通过完善法规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而对于食品监管而言,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实施五年的《食品安全法》即将修订,这充分体现了全国人大、国务院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和依法治理的决心。修订稿比原法新增了许多内容,有不少亮点,总体上看是进步的。但有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慎重权衡,要进一步提高顶层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与执行力,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为食品安全奠定可靠基石。  相似文献   

13.
《东方企业文化》2005,(4):10-11
<正>“民以食为天”,过去的一年中,食品安全事件接二连 三地发生。“餐桌安全”一遍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日趋 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不仅让老百姓心有余悸。刚刚结束 的两会收到代表委员联名提交的议案提案中,食品安全的 议案数量排在首位。 《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论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北京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划归卫生部.重新成为全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的负责人.而规范食品安全的基本大法《食品安全法》也即将颁布。这一切表明,我国正顺应全球趋势,着力于构建合理、高效的监管体制,以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在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中.北京市形成了一套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制度安排.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成为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核心。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食品领域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这一辉煌战绩彰显出北京模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在正值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食品安全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三聚氰胺事件"严重地危害了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食品检验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食品检验机构对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强调食品检验机构"是食品安全的守卫者"。要求食品检验机构"一定要坚决执行食品安全法,严格把好食品安全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吃上放心的食品"。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这既是《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也是有效保障食品检验机构出具准确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检验数据和结果的根本措施,更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制度建设步伐加大。从2003年确立新的食品安全监管框架,到中央、地方理顺监管体制。质监、工商等部门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司局.重新调整相关监管机构的职责.彰显了政府重视食品安全,加大监管力度的决心。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简称《食品安全法》),就是用法律形式将这些成果加以系统化、法治化。作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设的一个里程碑,《食品安全法》比《食品卫生法》制度更合理、理念更先进。因此,《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必将推动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发生重要变化.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提供更可靠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法》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维护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重要职责。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确保职能到位,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和监管主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立法中关于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条文并不多,可查的共有五处,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侵权责任法》第47条、《食品安全法》第96条第2款等,该三款均有不足之处,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对法条存在的争议来分析惩罚性赔偿这一制度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法》把所有涉及食品安全的标准都统一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这对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的管理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会长河山提出了他对《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的意见,并有针对性地列举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的几个条文,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做了对照。第五十九条第二款"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未履行前款规定义务,本市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与食品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是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