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目前工业园区的发展来看,构建绿色创新系统不但能够为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同时也能够解决工业园区发展过程中指导思想不足的问题。通过绿色创新系统的构建,能够打造完善的创新体系,为整个工业园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所有企业的共同创新。本文结合工业园区的发展实际,深入探讨了工业园区构建绿色创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商》2015,(37)
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工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工业园区和区域经济这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分析工业园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作用的过程和途径,并提出提升工业园区建设的建议和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导言 (一)工业园区的概念 “工业园区”是一组概念的集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认为,工业园区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邓南亚、吴峰提出工业园区是指在一大片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各企业间紧密相关又可共享该区域公共设施的区域,是一个集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消耗的地域综合体。随着区域经济的兴起,工业园区迅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分析了产业集聚对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它会降低企业成本、加快创新、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后提出要建立工业园区、发展特色产业集聚、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强行业管理,这样才能加快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分析了产业集聚对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它会降低企业成本、加快创新、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后提出要建立工业园区、发展特色产业集聚、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强行业管理,这样才能加快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视角下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薇 《商场现代化》2008,(6):265-266
分析了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的联系,提出在区域创新体系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协调创新网络中不同行为主体共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区域创新理论研究的深入,目前有关区域创新网络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网络结构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领域。研究区域创新网络结点的交互作用和联结所引致的区域创新网络创新机制,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结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之间交互作用的概念模型,分析区域创新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微观机理,揭示区域创新网络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桃 《商场现代化》2006,(29):240-241
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我国曾一度出现了工业园区建设热,有很多的园区是不符合要求的。为了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在工业园区的建设中应以产业集群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把我国的工业园区建设成循环经济园。  相似文献   

9.
创新模式的发展在宏观上必然导致国家创新体系。本文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基本理论及其特点,重点阐释了构建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网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升级的创新思路 (一)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与外贸市场“区域元”的构建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有两大潮流: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并行发展。贸易集团化趋势明显,区域内贸易地位不断上升,各主要贸易大国都在寻求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自由贸易区(FTA)网络。我国顺应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趋势,参与了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截止目前,我国商谈的自由贸易区达到9个,  相似文献   

11.
洪流 《商业时代》2005,(17):77-78
地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以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从产业组织、集聚两个角度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工业园区的外部经济,指出政府推进的园区建设的政策思路是为产业组织和集聚的演化创造条件,而不是复制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完善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义平 《商场现代化》2007,(20):237-238
本文在分析了产业集群和集群网络活动的基础上,阐述了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提出了要构建和完善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必须要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功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农村网络基本设施的完善和农业经济发展新生产力——电子商务的应用,现代化、集约化和农业产业区域品牌的创建是现代农业的标志和发展趋势,也是河南省区域经济提高、新型农业形成的催化剂和加速器。本文从制度创新、创意文化和技术创新分析了驱动河南省农业产业区域品牌打造的动力,结合农业电子商务对农业产业区域品牌建设的助推点,在剖析河南省农业产业区域品牌短板的基础上,从构建云服务式农业产业链、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品牌内涵、利用电子商务提高农业产业区域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阐释了农业产业区域品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滕淑珍 《商场现代化》2007,(22):374-375
循环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工业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产业生态管理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本文指出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症结在于产业生态管理;论述了产业生态管理是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提出了工业园区实现产业生态管理的途径是构建生态产业链结构。  相似文献   

15.
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模型,得到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互馈条件。研究表明: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且有相同运动方向;较高水平区域创新能力能够带动区域经济较快发展,较快区域经济增长推动区域创新能力迅速提升。仿真分析验证了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机制理论描述和逻辑结论。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目前还存在创新动力较弱,缺少竞争优势,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存在问题,产业链发展不完善,制度建设和配套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可以考虑依托龙头企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德阳模式"和依托工业园区的集群发展模式.对与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要加快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推动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创新,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政府的职能,依托工业园区和高新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7.
《市场周刊》2008,(9):79-83
“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可以有效地整合经济、政治资源,从而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典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企业以及产业网络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政府部门转换工作方式建设、区域内创新文化建设、区内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建设、金融机构与组织建设、区内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的特点的分析,将为中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未来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可采取的措施大致为:培育创新文化、整合区域经济赍源、完善科技创新网络、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推进区域人才战略和完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国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特点及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经界(学术)》2008,(10):110-113
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可以有效地整合经济、政治资源,从而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典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企业以及产业网络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建没、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政府部门转换工作方式建设、区域内创新文化建设、区内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建设、金融机构与组织建设、区内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特点的分析,将为中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借茶。未来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可采取的措施大致为:培育创新文化、整合区域经济资源、完善科技创新网络,建啦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推进区域人才战略和完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有助于中小企业在网络中获得技术创新的资源,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本文首先界定了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概念,探讨中小企业创新网络链接的生命周期,进而具体分析中小企业与网络节点联系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以区域创新重塑集群竞争力,推动产业集群顺利升级的思路。剖析了产业环境恶化背景下东莞产业集群的升级困境:三类产业集群风险集中凸现,产业群缺乏持续竞争力,区域制度变革滞后,创新网络互动不足。结合东莞产业集群现状,建议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培育互信的社区文化,进行制度创新与加强创新网络内各行为主体的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