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的收入、生产、生活;而且也关系到我国"农民市民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文章主要针对于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解决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建议,从而为进一步活跃云南省农村经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白雪 《北方经济》2009,(7):64-6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必然造成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快速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更有深刻的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经济、制度、人力资本发展等动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制约因素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3.
鲍宇 《北方经济》2006,(14):9-10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着许多制度障碍,本文通过对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土地制度、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等的分析,以找到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路径.  相似文献   

4.
农村日益增长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党和政府以及理论界,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原因,这个问题迄今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解决四川南充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实施多元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并将其纳入国家统一的劳动就业规划,实施制度创新和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5.
“国家购买集体土地”解决“三农”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家购买集体土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总结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时,必然要提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然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敏 《中国城市经济》2011,(17):239-240
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是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保障之间的相关关系,了解二者对彼此的影响程度有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进一步优化农村社会体制改革,以推动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很大,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和智能开发,扩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体制与制度条件,以制度创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
狄成杰  朱镇斌 《特区经济》2006,(12):134-135
在中部地区6个省份中,其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已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出来,但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自身素质等方面原因导致其就业压力仍然很大,本文就如何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问题进行了分析。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实现中部崛起所面临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新疆天山南北广大农牧区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生态环境问题,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既是我区发展经济的重要人力资源,又是发展新农村建设,发展新型生态化集约化新农业的阻碍.因此,分析当前新疆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路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谢太平 《特区经济》2009,240(1):186-187
我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面临的最主要的结构性难题。本文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影响及原因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有效解决湖南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两条路子:一是充分发挥本地区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实现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内转移.二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做好劳务培训等工作,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地区外转移.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如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然而受到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更加困难。目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文章深入分析农业产业集群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作用机理,从农业产业集群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取直接观察的方法,通过细分和观察江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及年龄结构现状,结合江西农村住户调查中未外出劳动力的相关数据,对江西农村劳动力剩余状况进行了估算,并对其年龄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如果采用农业劳动力使用相对紧凑的假设奈件,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为527万人,且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中年为主。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三农"问题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提供市场不能满足的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政府投入极其重要。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非常突出,亟需政府引导。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视角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兵  胡丹 《乡镇经济》2007,(11):42-44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文章从乡村旅游的视角,具体分析了这类旅游开发方式在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价值体现和体制环境,提出要在农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教育、农民利益维护和农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制度建设三方面,积极有效地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2000~2010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农业技术需求法和中国农业生产实际估算了2000~2010年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中国农村有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呈上升、后逐年快速下降的趋势,到2010年,下降至6820.92万。此外,本文将从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两个角度就待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对如何更加有效地转移和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因素,政府要采取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行之有效的促进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按照市场化原则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然转移从农业流向工业和服务业,并最终实现三次产业间流动的动态平衡状态。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驱动因子。河南省不同区域经济的增长对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二、三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影响较弱。加快二、三产业发展,重视教育,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体系是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就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对重庆的调研表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偏低和现行的土地营理政策等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重要因素。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应采取完善农民工外出就业制度、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土地管理政策和现行土地流转制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发展以及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