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常做家务的孩子更聪明 做家务能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能多方面地提高孩子的能力,是让孩子手巧心灵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很多父母为了想让孩子腾出更多时间学习,不让孩子做家务,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进行"一条龙"、"全方位"、"系列化"服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白天接送,晚上陪读,孩子们成了"抱大的一代",如同温室中的花朵,患了"软骨症",见不了世面,经不了风雨,结果独生子女难独立.  相似文献   

2.
你读的书,是作者写的吗?你喜欢的作家,是他本人吗?"韩寒代笔门事件",让"枪手"利益链浮出水面。"现在的图书市场,99%以上的名人传记都是‘枪手’代写的。一年出书在三本以上的‘高产作家’基本都是‘集团运作’。"在图书出版业做了10年"枪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重庆市科协党组提出了"让科协组织‘动’起来、不断树立科协组织新形象,让科协工作‘活’起来、不断实现科协工作新跨越,让科协品牌‘亮’起来、不断开创科协事业新局面"的工作要求,全市科协系统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科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致力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将科普工作扎根于民,服务于民。"在重庆市科协,这是每一位工作者都铭刻于心的工作准则。而随着"科学接地气"、"知识下基层",在一个个为百姓干好事,做实事、  相似文献   

4.
罗日荣 《中国西部》2014,(3):120-121
<正>《理解孩子的语》是法国世界级心理学家、《心理月刊》杂志特约心理专家伊莎贝拉·费利奥沙教授撰写的。伊莎贝拉·费利奥沙用些鲜活的事例说明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懂得孩子的语,了解孩子语后面的真相,如此,教育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伊莎贝拉·费利奥沙认为要教育孩子,就不能盲从于书店里的各种育儿经。她说:"女性一旦怀孕,各种各样的建议便会蜂拥而至,例如怎么给孩子喂奶,怎么哄孩子睡觉,以及如何‘让孩子适应环境’。对于这些问题,大家都各执己见。等孩子再大一些,父母又会听到关于如何树立权威,是否要打屁股、惩罚孩子等方面的建议——‘尤其不能让孩子和你们睡在一张床上’‘得和他们划清界限’‘孩子得多睡觉’‘男孩子可不能玩毛绒娃娃’‘孩子摔倒时别去安慰他,否则  相似文献   

5.
正"红领通"给"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插上智慧的翅膀——7月29日,北仑智慧党建平台正式上线,"红领通"APP正式启用。这标志着北仑区基层党建工作成功迈入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2.0时代,将为该区基层党建工作插上‘智’慧的翅膀。这也是该区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个有力见证。"有了‘红领通’,以后参加志愿服务、认领微心愿都更方便了。刚刚就‘秒’了一个群众的微心愿,让我又体会到了作为党员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一名机关党员  相似文献   

6.
看变化     
《走向世界》2013,(43):12-13
<正>"中国人总是把‘乖’,‘听话’当作一个孩子的优点。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我要他们成为讲理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盲从,而不见得懂道理.而且以后这样盲从的人如何进入社会。讲理的孩子因为觉得你有理而‘听话’,而不是畏惧你而‘听话’。那不就是更好吗?"李开复说"小时候听唱片经常会遇上唱针在唱片音槽里跳不过去而一再重复某一段音乐,长大之后才发现有许多人的人生就如同那跳  相似文献   

7.
中国音像业面临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全国音像出版复制发行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积极推进兼并重组,建立音像产业集团",要"通过有效措施,实现中央提出的‘做强做优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停办退出一批’的‘三个一批’要求。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党首要的政治任务,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可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内容,其对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和实现伟大梦想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明朗 《宁波通讯》2014,(17):81-81
<正>即将推行的小学"零起点教学",让人眼前一亮,此举实为我市近年来教育改革罕见的大手笔。教育改革喊了几十年,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素质是其主要目标。然而,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让国人普遍患上"焦虑症",对孩子的教育一味求快、求早,有些小学超越儿童的成长阶段,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人为拔高教学要求;有些幼儿园让孩子提前学习汉语拼音、数学计算等内容,不仅加重学生负担,更使孩子失去童年快乐和学习兴趣,甚至会对其一生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在我校推行"‘学本式’卓越课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以来,我校积极展开相关方面的深入研究。在深入试水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礼’文化"对小组合作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问题的提出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  相似文献   

11.
在南京,有这样一位"老城管",他"把职业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办‘城管论坛’、开博客、写微博。他很强调,城管的事,不能寄托于一时一策的‘根治性改革’,而应该‘以十年的周期来看’。他有‘野心’,想做的,是影响全国城管领导群体的观念,进而逐步改善城管问题中的诸多细节"。他就是南京市玄武区下属街道大队的城管队员赵阳。赵阳坦承:"跟10多年前相比,城管队伍建设和文明  相似文献   

12.
正宁波"双减"工作方案落地后的这一个多月,家住鄞州区的陈女士觉得,这是儿子上小学后,他们家一段难得的"静好岁月"。"这段时间放学后,儿子经常跟他爸爸去家附近公园打1个小时篮球。看着一大一小在夕阳余晖中远去的背影,能让人短暂地忘记‘小升初’和中考。"陈女士说。陈女士今年45岁,在银行上班,儿子"胖豆"在市区一所普通公立小学读五年级。她和丈夫要小孩要得比较晚,是在经济和思想上都做了充分准备才生的孩子。当时她觉得在养育孩子方面,他们夫妻应该属于比较理性的家长。"平时和同龄孩子的父母聊天,  相似文献   

13.
<正>5月8日上午,"一带一路"语言学院在浙江万里学院成立,将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带一路"语言特色人才,让学生一毕业就能在中东欧国家开展的外事外贸、国际文化交流等领域成为应用型人才。"我们重点培养复合型语言人才,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设置非通用语种特色班,开设语言培训、国情学习、文化介绍等课程,培养‘1+1+1’复合型  相似文献   

14.
正"我家孩子放学后参加学校‘阳光托管’,不仅有老师辅导功课,还可以跟着学校聘请的专业教练学习跆拳道,为我们省下了一大笔培训费。而且,学校托管放学时间接近5点半,与我们的下班时间基本衔接,真是太省心了!""十一"假期里,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学生家长王女士与亲戚们聊起孩子学校的"双减"举措,让一众亲友羡慕不已。  相似文献   

15.
<正>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一名小学生为了"拾金不昧",从家里偷拿50元,然后将"拾到"的钱上交学校。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原来学校号召学生助人为乐,老师讲述了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接住10楼坠下的孩子,大学生邹敏抢救落水儿童,公交司机捡到钱包送还失主等故事,并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可是现实中诸如此类的机会太少了,于是他只好"创造"机会"拾金不昧"。可见,脱离生活的德育内容,注定了孩子的"荒诞"行为,注定了德育效果的低微,甚至是无效。怎样让德育变得真实、亲切、生活化,让"美德"可以被实践、体验?笔者认为,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6.
曾任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的蒋定之,今年2月13日全票当选海南省省长,这让一直为发展建设资金融资所掣肘的海南省满怀期待。蒋定之在履新演讲时"心存敬畏"地表示:这是海南人民给了他一张"准考证"。这个表示"要不耽误时间,不失去发展机遇,不做‘傻事’、‘蠢事’,不  相似文献   

17.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到"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再到"精神上‘缺钙’",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大白话,既坦率点明了当前我们党面临的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的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显示出了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其中,将"坚定理想信念"摆在异常突出的位置,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王瑶 《中国西部》2014,(20):13-13
<正>就如网上的一则段子所言,防范矿难事故的最佳方法是让领导跟着下井。诚然,校长到食堂尝餐、陪餐的性质与之并不完全相同。但"安全责任人走进‘生产’第一线",并将其制度化,或许能有效杜绝隐患。  相似文献   

19.
于霏 《中国西部》2012,(15):40-41
每到招生季节,都会出现家长争着交择校费让孩子上名牌高中的情形,这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都想让子女挤过高考"独木桥",大学毕业后做白领,而觉得上职校做蓝领不但"苦、脏、累",还低人一等。但是,这样的现象正在悄然改变。今天的职校毕业生面临着比本科生好得多的就业前景,一般来说,他们实习期的月薪就能达2000多元,转正后轻松拿到五六千的比比皆是。有人称他们为职场上的"金蓝领"。  相似文献   

20.
刘姿慧 《东北之窗》2013,(10):50-51
这些年,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家长们就一个比一个忙,忙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的甚至从孩子还没下生就开始"忙"了。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准妈妈们在怀孕期间就要进修"准妈妈班"的课程。为了能让自己生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纪宝宝"、"龙子"、"金蛇"……母亲们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进行剖腹产。为的是要赶那个"吉时良辰",为孩子出生讨个好彩头。俗话说"强扭的瓜儿不甜","瓜熟蒂才能落",就为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不顾风险和健康,让孩子按照"预定"的时间生出来,出生的是否有意义哪?大家都知道,一个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少了一道工序,那这个产品的质量和寿命都会受到影响,更何况生孩子少一道"工序",会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