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一、出口贸易信用风险的事前控制 1、设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构或专门人员,出口量不大的企业也可以考虑信用管理外包。内部信用管理机构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机构之一,主要负责客户资信的调查、分析、评估,建立和管理客户信用档案;负责建立、管理企业的信用信息系统:制定企业的信用政策:审查业务部门与客户签订的合约;监督业务部门的操作流程:对应收账款进行跟踪监控和追收等。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大中型企业可以参照国外做法,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小企业或出口量不大的企业,不必设置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可以设立信用管理岗位,也可考虑雇佣专业的信用管理服务机构负责信用管理工作,借助专业力量来控制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发展与发达程度 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发达程度。企业 是市场经济的细胞,是信用经济的主要载体。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建立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客户信息管理和资信调查防范经营风险、减少数量巨大的应收账款是目前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那么企业究竟应该如何着手进行信用管理呢?哪些管理手段是企业进行信用管理急需掌握的?本文通过对信用管理中关键环节的介绍,希望能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一些帮助。 概括来讲,企业信用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增强信用能力、控制交易中的信用风险而实施的一套业务方案、政…  相似文献   

3.
实施全程信用管理 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梅 《价值工程》2003,(1):78-80
实施全程信用管理 ,应建立专业化信用管理部门 ,制定信用管理业务流程以及风险制约机制 ,运用信用风险防范技术和信用政策进行信用管理。信用管理需要企业内部各方密切配合 ,才能保证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事前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然而,中小企业出现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没有做好信用风险的事前控制,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因此,要提高中小企业内部信用水平,我们必须从明确中小企业产权关系、建立专职信用管理机构控制信用风险、加强对客户信息管理、确定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等级管理原则、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和制度、加强对销售合同的严格审核等方面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事前控制。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用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建立长效的会计信用管理机制,降低会计信用风险.加强企业会计信用管理,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会计信用水平,进而提高整体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国家制定正确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恰当的经济决策,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整个社会信用水平的提高,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提高交易效率.企业会计信用管理,应当改善社会的宏观管理机制和企业内部的微观管理机制,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济》2016,(11):183-187
近年来,物流金融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开拓银行新业务、提高物流企业利润率的作用,因而得到了快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作为连接银行与融资企业的桥梁,其信用是保证整个交易顺利进行的保证。因此,对第三方物流的金融信用进行研究,将对物流金融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物流金融信用风险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以信息不对称为假设条件,构建了融资企业、物流企业和银行三方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对博弈模型的分析,得出了以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信用为基础,有效地防止信用风险发生的条件;从第三方物流企业内在管理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建立金融信用评价体系,从而降低信用风险发生几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孙博 《电子财会》2009,(10):6-9
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良好的信用始终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基,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当前,我国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严重缺陷。尤其是信用管理职能上的空白,是导致企业财款拖久趋势得不到有效抑止的根本原因。信用风险控制和应收账款管理是当前影响我国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立信用风险控制机制.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改革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信用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当前载国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流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赊销风险管理应包括信用管理政策的制定,客户的筛选,客户的监控与维护,应收账款管理和信用管理水平评估等五个方面,并分析了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认为风险评估模型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模型.  相似文献   

9.
这些问题是目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如何有效的解决呢?一、 改革应收帐款管理,最关键的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核心是要在企业内部增加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职能,以此为核心,建立一种相互制约的协同的、专业化的管理机制,改变传统管理工作中相互脱节、相互冲突、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的状况,真正在销售与财务之间建起一座桥梁。管理措施之一,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风险的最大来源。强化信用管理,企业首先应注重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了五项管…  相似文献   

10.
信用风险是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学习与借鉴国外先进的信用风险预测方法、度量技术与管理经验,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寻求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对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和资产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常用的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并对各种产品的适用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也日趋严重。笔者说明了企业需要建立客户资信管理的必要性,以提高应收账款的质量和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并阐明客户的信用风险可以科学地测量,对客户作出的信用管理是一项量化的信用风险预测,为企业的赊销风险控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林健 《企业活力》2003,(8):28-29
<正> 企业信用风险问题,是当前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强化企业的信用管理,全面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体制,改善和优化市场信用环境,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十分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必不可缺的推动因素,但我国企业的信用状况并不乐观.可以说,信用风险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阻力,企业建立信用体系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尤其对于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现金流问题是其生命线,而控制好现金流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如何做好信用风险的控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内部信用体系,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降低坏账损失.  相似文献   

14.
企业信用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价值取向、所具实力、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在社会公众和法人团体中的综合反映。企业信用管理是企业对交易对象的信用考量和对交易风险的信用制约。企业信用管理,实质就是企业利用自身的信用资本能力控制交易方的信用风险,提高信用效益,实现信用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信用管理的风险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企业的传统管理体制建立在计划和行政管理基础上,企业间信用关系薄弱,企业内部缺乏信用风险管理功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这种弊病越来越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贸易融资和结算方式对我国企业的管理规范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全面建立和  相似文献   

16.
信用:企业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信用危机最根本的办法是建设信用文化。建设信用文化一方面要大力实施党和国家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战略,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要构建起信用风险的管理监督机制和法律支撑。也就是说,建立信用文化,道德、法律和机制三个方面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我国电力企业顺利运营,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信用体系,一定要采用有效的主体信用管理方式,推动我国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发展。文章分析国内外信用体系建设现状,探索发电企业的信用风险及信用体系建设,目的是为了保证市场主体更加守信,通过激励守信和惩戒失信的方式有效防范我国电力市场信用风险,推动我国电力市场化交易信用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基于美国商业银行信用衍生商品市场面板数据,建立了动态面板模型,探讨了商业银行使用信用衍生品对企业贷款利率的影响。研究认为,信用衍生性金融商品会显著影响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利差;当贷款企业的信用风险等级不同时,商业银行信用衍生品使用比率与企业贷款利率呈负向影响,当贷款企业规模不同时,则商业银行信用衍生品的使用比率与企业贷款利率呈正向影响。但是,商业银行提高其信用衍生品的使用比率,对企业贷款利率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影响性。  相似文献   

19.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者不能按时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也称违约风险。通常所说的非金融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应牧客户账款的风险管理,而非企业自身不能偿还债务本息(应付债券、银行借款等)的风险。笔者将企业的信用风险分作两类:一是因企业信用过度造成大量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的可能性;二是因企业信用不足影响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及经营业绩的风险。区分两类不同的信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须的,也是公司信用管理政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广泛开展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源于1990年代后期,体系建立、运行的目的主要是规避来自市场的信用风险.将信用管理体系既用于控制"外部信用风险",又用于控制"内部信用风险"和"自身对外信用风险"的案例少见,取得实效的更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