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数字赋能视角出发,分析数字化转型改善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并利用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改善企业漂绿行为,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缓解融资约束、驱动绿色转型路径改善企业漂绿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行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漂绿行为的改善作用在国有企业和重污染行业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周艳  陈虎 《西南金融》2022,(11):72-83
企业ESG(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机制对解决绿色信贷发展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量化绿色信贷甄别标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借鉴国际ESG披露机制和金融实践经验,基于企业ESG信息披露视角,探索我国绿色信贷发展途径,从重构绿色信贷管理流程、完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加强ESG绿色信贷产品创新、搭建ESG绿色信贷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绿色供应链金融是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供应链的有机融合,作为推动产业链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金融工具,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多省市为此开展绿色专项行动。目前我国绿色供应链金融存在精准识“绿”难、高效审“绿”难、持续测“绿”难、用心助“绿”难等痛点,而区块链技术可赋能绿色识别、绿色风险管理、绿色监测、绿色服务,解决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痛点。为了助推绿色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我国需要推进环境信用体系建设以优化绿色金融生态,建立区块链应用架构以提升服务效率,引入监管沙盒机制以提高监管科技水平,创新绿色供应链金融产品。另外,我国还需要构建“区块链+绿色供应链金融”标准化体系,建立绿色供应链金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区块链技术法律框架,同时,需要金融机构与区块链科技企业合作共建区块链平台为赋能绿色供应链金融铺路架桥。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能否赋能绿色信贷发展,从而推动商业银行实现数字化绿色转型?本文创新性地从商业银行内部视角出发,基于2012—2021年22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利用文本挖掘法构建金融科技发展指数,探究金融科技对绿色信贷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调整信贷配置和降低信贷风险显著促进了绿色信贷的投放。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绿色信贷投放的促进作用在规模小、资本充足率高的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商业银行应持续推进金融科技发展,以助力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经济的发展格局下,区块链作为以“数字”为核心的新兴互联网底层技术在金融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重塑经济秩序、挖掘数字经济市场潜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区块链依托分布式账本技术、智能合约、非对称加密机制等核心技术,为解决传统金融领域信息不对称、效率低下、金融信任危机等问题提供新的发展范式。“区块链+金融”的发展模式势必驱动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和行业变革,然而随着区块链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技术风险、数据风险和法律风险也随之显现。因此,基于当前我国区块链金融存在的风险和挑战,探讨区块链技术发展对金融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从规范区块链技术统一标准、树立“技术-法律”二元互动的隐私保护理念、打破多重技术壁垒、构建区块链金融技术风险防控制度和协调技术创新与法律监管之间的关系五个方面给出相应建议,将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各种金融活动纳入现有的法律框架下,构建“技术-金融-法律”三方互赢式的价值生态体系,促进我国区块链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绿色金融作为保证生态环境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金融策略,得到了我国政府、企业和投资者广泛关注与支持。在区块链技术席卷各个行业的同时,其促进绿色金融领域发展的技术优势开始显现出来,因此,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绿色金融领域的实践迫在眉睫。文章通过探索区块链在绿色金融中的应用潜力与研究相关案例,得出研究结论:鼓励“区块链+绿色金融”技术发展、完善法律和监管框架、加强跨部门之间的合作、加大培养区块链技术人才的投入4个策略,可以助力绿色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深入发展,我国能源消费始终保持刚性增长,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需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能源结构优化的引领作用。本文选取全国30省(市)2016—2021年碳排放、绿色金融、能源结构及地区发展数据,运用bootstrap方法,实证检验能源结构优化作为中介变量在绿色金融发展与碳排放关系中的作用。同时,进一步通过门槛效应研究“漂绿”行为对绿色金融降碳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能源结构优化在绿色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中起到遮掩作用。第二,随着能源结构逐步优化,绿色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会边际提高。但是,当能源结构优化到一定水平时,随绿色项目储备下降,可能引发“漂绿”行为。我国应继续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不断提高对绿色项目及碳减排效果的评价能力,防范“漂绿”风险。引导能源消费结构转变,促进经济低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统新能源供应链中存在信息交互及时性、真实性难以保障,优质核心企业缺 乏,风险控制不足等问题,具有去中心化、可溯源、信息不可篡改、智能合约等特点的区块链 技术为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解析新能源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分 析区块链技术在新能源供应链金融中应用的优势,提出将融资租赁公司融入新能源供应链作 为核心企业,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新能源供应链金融新模式,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供应链金融逐渐成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由于供应链上涉及经济主体众多,存在着信息不真实、透明度低、可追溯性差、业务流程烦琐等问题,在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容易引发各种风险问题,因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规模。区块链作为金融科技的代表性底层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区块链技术,着重研究如何凭借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可追溯、智能合约等特点切合供应链金融发展诉求,提高供应链上风险管理质量,以期为供应链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范薇  尉昊 《现代金融》2023,(8):47-53
本文基于2010—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微观角度考察了绿色金融对企业的投资效率的影响,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将媒体关注度作为调节变量分析其作用效果。实证分析发现:发展绿色金融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绿色金融在抑制企业过度投资的同时,也缓解了其投资不足的问题;媒体关注度作为调节变量在绿色金融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有助于减少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并且运用替换变量、缩短时间窗口方式进行稳健性测试后,结论仍然成立。此研究结果验证了绿色金融的有效性,绿色金融从企业代理冲突、信息不对称视角产生的弊端,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冲突得以调节,这是一个“治污”和“提效”共赢的机遇,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全国绿色金融发展和江西省赣江新区成功申报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背景,本文以九江市为例探讨如何策应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调查摸底结果显示,目前绿色金融发展存在非金融企业绿色债亟待突破、两高一剩行业产生倒逼效应、各要素市场间信息披露不对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滞后、政府对绿色金融激励政策欠缺等瓶颈。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主动策应绿色金融改革、建立绿色金融评价机制、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完善绿色信贷激励机制、创新绿色金融监管体制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ESG投资市场方兴未艾,但借绿色之名、行牟利之实的“漂绿”现象不容忽视。“漂绿”现象的出现,既是企业天然的逐利动机使然,更重要的是法制缺失和监管缺位所致,具体表现为ESG投资中协同监管乏力、规则执行不到位、强制披露欠缺等方面。要刺破“漂绿”假面,助力绿色金融的有序发展,有赖于形成健全有效的ESG制度体系。本文从增加制度供给和规则约束的视角,结合ESG信息披露、评级、鉴证的不同功能定位,找寻刺破“漂绿”气球的解决之道,为绿色金融赋能,探索建构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ESG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绿色信贷是银行将生态环境要素纳入信贷决策中,从金融杠杆角度引导企业关注社会与生态效益.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有限理性的存在,治污策略的选择以及绿色信贷的执行,实际上是动态化博弈的过程.为此,本文在对环境污染企业与信贷投放企业进行收益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绿色信贷进化博弈模型,并对模型不同情形下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对绿色信贷政策执行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2019—2021年安徽省、江苏省和黑龙江省农户融资情况的两期面板数据,以Heckman模型为基础,结合PSM-DID和中介效应方法,系统考察了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对农户融资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信息壁垒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能够显著改善农户融资行为,且这种关系体现在供给型信贷配给中。此外,与第三方金融机构相比,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受到区块链赋能的影响更大。本文进一步发现,区块链赋能能够显著降低供应链双方信息不对称程度,同时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从而打破信息壁垒,这两种中介效应分别占据区块链改善农户融资行为总效应的5.33%和8.23%。本文从实证方面印证了区块链技术在农户融资层面的优越性,为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提供了微观经验数据,也为区块链技术在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信贷模式下,商业银行小微信贷所存在的“三元悖论”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收益和成本的不匹配问题使得小微信贷业务的发展面临约束和瓶颈。而引入金融科技和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后,新型供应链金融业务则能够有效支持产业链上小微企业的发展。由此本文提供了两种商业银行可以开展的新型供应链金融业务场景,一是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技术赋能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二是物联网技术和区块链技术赋能的存货融资业务。  相似文献   

16.
绿色信贷作为我国重要的绿色金融产品之一,能够通过信贷审批制度影响我国企业发展。文章采用2008-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作为原始样本,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实施为时间节点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了绿色信贷对重污染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受绿色信贷政策影响,我国重污染企业的投融资水平显著降低;对股权性质、企业规模等异质性分析发现,我国绿色信贷的实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性;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绿色信贷指引》能够通过增加企业的税务负担与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程度来显著影响企业的投融资行为。  相似文献   

17.
农户与金融机构间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致使金融机构“惜贷”,农户融资难、融资贵情况凸显。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已成为运用金融科技实施精准放贷,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升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基于供应链融资视角,构建农户融资上链行为复杂网络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探讨了各因素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局域网中农户规模、初始上链率、金融机构类型、上链成本及风险是影响农户上链的关键因素。构建农业区块链技术发展先行示范区,加大对农户区块链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完善激励和金融产品创新机制,是支持区块链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金融科技可以有效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提升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目前银行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已形成了基于供应链或贸易链模式、基于小微企业经营成果模式、基于小微企业自身信用积累模式、基于电商平台或社交网络模式等四种金融科技信贷支小模式。但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破解信息不对称所需的外部数据获取难度大、金融科技信贷模式下产生的不良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缺乏及金融科技信贷模式下产生的不良贷款风险处置措施滞后等因素影响了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支小支微。为进一步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本文建议银行机构要提高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要加快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不断完善对银行金融科技信贷产品的风险分担机制,并加快建立针对金融科技信贷产品案件的司法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19.
农户信贷约束作为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问题,区块链为有效解决该问题提供新思路。本文借助来自安徽砀山良梨村的实地调研数据,对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对农户融资行为影响的作用展开案例分析。案例研究发现,良梨村电商发达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和农户融资难问题,为提供溯源技术和融资担保服务的蚂蚁链的引入带来契机,区块链应用后的数据和翟灿灿的人物案例证明了区块链能有效缓解农户的信贷约束。然而,蚂蚁链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农户金融素养不足、贷款规模小等困难,能否完全缓解农户信贷约束还值得进一步探索。未来,蚂蚁链应该加强和政企合作,并通过创新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以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小制造业企业融资难问题投射出供应链金融的现状及应用缺陷。基于中小制造业企业信用评级低、缺少不动产质押物、拥有大量原材料和产品的现实背景,提出了针对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区块链+期货"的融资模型,引入区块链技术解决融资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和操作风险,引入期货解决质押物价格风险,提高融资的有效性,促使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合一,构建互信共赢的融资生态体系。为推广"区块链+期货"的融资模式,从规范交易行为、建立区块链联盟、加强跨区域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