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63号文与以往文件相比并无大的突破和调整,只是在内容上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和明确,主要体现在违规集资的特点、允许采用政府BT方式的项目类型、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方式和资产注入方式、禁止使用收储土地抵押或担保等方面.该文件的出台对投资人业务影响的关键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土地出让金是偿还土地储备贷款的最终保障资金。随着调控的深入,楼市前景依然不明朗,土地拍卖流拍现象此前就时有发生,挂牌土地是否能如期拍卖变现,是土储贷款的最大风险。而现行的土地储备制度,急需改革。开始发酵地方政府借由土地储备融资以获取建设资金的常规作法,正在引发高层的警惕。  相似文献   

3.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集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新型金融方式,能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供长期限、低成本的资金.由于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融资租赁行业相关的制度措施并不完善,在融资平台中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特产生诸多的风险.文章概述了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了融资租赁应用于政府融资平台的优势和业务模式,并对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结合乌海市滨河区土地收购储备项目实际,笔者从研究理论和经济指标两方面综合进行了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即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政策大力支持的前提下,科学分析了项目区收储成本、出让价格、偿债能力等参数,并联系项目实施后的配套成果得出了有借鉴意义的结论,为其他各级收储部门做好土地收购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警惕土地储备制度实施中的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使城市土地交易走向市场化、规范化,土地储备风险也伴随着土地市场的存在而存在。该文通过对土地储备的内部风险《包括土地收购风险、土地开发风险、土地储备风险和土地出让风险)和土地储备的外部风险(包括地产泡沫风险和政府干预失败风险)的阐述,提出认识风险的目的在于建立风险监控和预警、预报系统,使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更科学、完善,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6.
融资融券做为一项金融创新被引入我国,它是建立在客户信用之上的交易制度。融资融券业务给证券公司带来了巨大机遇,但是同时也增加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如何处理好风险和融资融券业务是证券公司关注的要点。本文介绍了融资融券业务的内容,详细分析了证券公司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中遇到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办法,以推进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持续稳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煤炭企业作为重要的能源企业,对节能减排计划的实施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煤炭企业的碳减排融资正处于探索发展期,还未对碳减排融资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深入研究,随着碳减排融资活动不断增多,融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对企业影响越来越大,针对碳减排融资的风险评价研究也刻不容缓.基于煤炭企业碳减排融资现状,选择碳配额质押贷款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8.
随着融资过程和风险控制的不断完善,项目融资已成为我国大型建设项目日趋成熟的资金筹备手段,对推进项目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项目融资不仅依据企业的信誉保障和现有资产价值,还依据建设项目本身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来衡量资金偿还能力。但由于项目融资周期长、规模大、参与方多、结构复杂,项目融资风险较大。因此,如何识别、评估风险,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是项目融资成败的重要因素。基于项目融资风险管控,以钢铁企业为例,分析了项目融资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风险管控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项目融资中的风险作了概述,指出完工风险是项目融资中的核心风险之一.如何有效规避这一风险,从项目投资者、贷款银行、承建商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三个参与者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回避,从而保证项目融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由于资金不足,使土地储备量较小,储备时间较短,有些城市的储备机构甚至有意控制“吃进”的土地数量。因此,探索一种有效的土地储备资金凑集渠道,是实施土地储备制度的关键,这也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为了有效满足城市土地储备资金运营的巨额需求,笔者认为除了政府财政拨款、商业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以外,实行土地证券化,是现行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最佳融资方式。所谓土地证券化是指以土地收益作为担保发行证券,在不丧失土地产权的前提下,利用证券市场的功能,将不可移动、难以分割、不适合小规模投资的土地转化成可以流动的金融资产,吸收…  相似文献   

11.
创新土地储备融资模式,有助于推进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和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土地储备资本结构出发,剖析我国土地储备融资模式及其问题。在借鉴国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厘清新形势下土地储备融资模式转变的内在逻辑,从发展城市金融、建立土地储备基金、推进土地资产证券化及发行专项债券等方面探索我国土地储备融资模式创新路径,以拓宽土地储备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2.
从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出发,就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影响煤炭企业融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合AHP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构建煤炭企业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该模型对煤炭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行实证,进而验证了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科学评价煤炭企业融资风险提供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融资租赁,分析工程机械融资租赁所需要面临的种种风险因素,笔者认为研究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能为融资租赁企业转移风险提供实践和理论上的指导,与此同时本文通过对三一集团租赁公司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业务的分析及其风险控制的研究,为以后研究工程机械融资租赁风险控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气候环境的持续恶化,企业作为经济的微观主体所面临的气候风险不断加剧。选取2011—2020年中国A股高碳密集型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气候风险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引入企业绿色转型对二者关系进行调节与门槛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气候风险加剧了企业的融资约束,且这种影响关系存在地区异质性,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2)企业进行绿色转型能够有效缓解气候风险对企业融资约束的负面影响;(3)气候风险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因企业绿色转型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具体呈现出对融资约束的加剧效应升高、加剧效应降低、缓解融资约束3个阶段。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将气候风险纳入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加速企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项目融资风险分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项目融资,分析了项目融资各参与方的特征,根据项目融资风险分担的一般原则,建立了项目融资风险分担模型,还对该模型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并介绍了项目融资风险分担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尤其是孵化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企业长久健康发展的巨大资金缺口。而创业板在深交所的成功上市则适时为无法在主板上市融资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更方便的融资渠道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通过描述融资理论、分析融资渠道等途径揭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融资风险,并将其风险划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再为创业板上市公司提出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构建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风险指标体系;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相关指标的权重, 结合风险因素评价集, 进一步利用可拓理论得到整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风险的评价结果; 通过实例分析证明本文提出的风险度量模型识别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融资风险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本研究对开发性金融机构识别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的融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碳排放的能源行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碳减排要求和限制,面临企业碳排放合规风险。碳排放合规风险是环境合规风险的的类别之一,当前两者在国家治理态度和风险治理难度上都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在碳减排领域引导国际机构调整融资政策,增加传统能源企业融资难度;提高全球对碳减排问题的关注,使传统能源企业面临更多投资合作限制。资源国也在对传统能源企业提出更高的碳减排要求,或将对高碳排放行为额外征税。能源企业的碳排放合规风险主要指企业为碳排放行为付出的代价,包括政策法律变化风险,技术和人才约束风险,融资风险,传统能源领域合作约束风险,声誉风险,产业链合作、碳排放度量和信息披露风险等。建议“走出去”的中国传统能源企业转变海外投资合作理念,选择合适的转型道路,完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推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融合发展,增加技术和人才投入等,积极应对不断加剧的碳排放合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沈燕 《中国电业》2005,(2):52-53
在采用项目融资方式进行电站建设时,项目发起人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面对电站项目融资中的建造风险、市场风险、经济风险和国家风险等众多风险,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项目发起人主要通过两种运作方式为电站项目融资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20.
试论工程项目融资中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忱  常春光  赵亮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0):160-160,F0003
为加强工程项目融资中的风险管理,研究了工程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体系构成及具体内容.介绍了工程项目融资的风险识别过程;研究了工程项目融资风险衡量中损失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风险衡量指标的建立与风险衡量指标的测量;探讨了工程项目融资风险处理预案的制定、风险处理决策的制定和风险处理方案的执行;研究了工程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绩效评价与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