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利用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子女教育及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减税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和社会福利效应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不仅会降低居民的税收负担,还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但存在一定的收入分配逆向调节。在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基础上,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纳入专项附加扣除范围,会进一步降低居民的税收负担,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福利,但收入分配的逆向调节仍然存在。为减缓子女教育及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对收入分配的逆向调节,更好发挥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降低居民负担、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作用,建议从两方面完善现有扣除办法:一是根据教育阶段识别纳税人子女教育支出的差异,以更好匹配纳税人实际负担;二是提高部分纳税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税前扣除额度。  相似文献   

2.
完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制度是建立现代个人所得税制度的重要内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制度目前存在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未考虑不同年龄子女的学费支出差异、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额度较低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细化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二是提高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额度;三是扩大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适用范围,并提高限额;四是根据不同地区细化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五是提高“一线城市”的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六是根据赡养老人的年龄和收入情况细化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相似文献   

3.
我国个人所得税自2019年引入专项附加扣除制度以来,历经扣除项目范围扩大和扣除标准提高两次政策调整。本文从整体专项附加扣除和分项专项扣除两个视角,采用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专项附加扣除的减税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进行测度。研究发现:(1)专项附加扣除的整体减税效应显著,其中,中等收入组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减税规模最大;(2)无论是整体专项附加扣除,还是分项专项附加扣除,均对收入分配产生逆向调节,且逆向程度与扣除规模成正比;(3)2023年提高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和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扣除标准,在增强专项附加扣除减税效应的同时,加剧了对收入分配的逆向调节。基于此,建议专项附加扣除的首要目标应定位为减轻税收负担、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同时可考虑对高收入者的扣除金额实行随收入增加而调减的制度安排等,以缓解专项附加扣除对收入分配的逆向调节,兼顾效率与公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个人所得税2018年改革中,借鉴国际经验,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项目时首次引入了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由于个人所得税涉及到每个自然人纳税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广受社会关注,其中由于复杂家庭关系引起了对于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这两项扣除的热议,本文就与这两项扣除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运用法律思维分析纳税人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会计师》2019,(14)
个人所得税的第七次修订增加了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内容,有利于减轻个人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税负,更好的发挥个税调节收入的作用。本文简述了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对个人及家庭税负的影响和对税收部门征管的影响,分析在房贷利息、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扣除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为应对这些问题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新增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为探索家庭赡养行为的税收经济调节机制,本文以江苏11535户城镇家庭受赡关系为样本,采用基于被赡养人年龄闽值的模糊断点回归设计,考察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对医疗、非医疗和总赡养支出的处理效应,并针对主赡养人身份、赡养人性别和被赡养人性别进行异质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具有税收激励和孝亲示范效应,对非医疗赡养支出的处理效应明显高于医疗赡养支出且存在过度反应,改变核函数和带宽计算函数的结论仍稳健.主赡养人身份和赡养人性别对赡养行为结构存在差异化影响;填报扣除提前兑付女性被赡养人的赡养支持预期.当前赡养扣除标准可从被赡养人数量和年龄阈值、赡养行为细分、扣除分摊限额等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国民收入分配失衡,所以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点是提高费用扣除标准、调整税率结构,降低纳税人负担,增加纳税人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要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个人所得税有必要继续减税,同时进一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使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具体对策包括:将专项附加扣除中的子女教育支出范围扩大为子女养育支出,增加家庭合并征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指数化动态调整,进一步优化税率结构,建立负所得税制度。  相似文献   

8.
张敏 《会计师》2022,(4):21-22
2018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第七次修正,确定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并通过优化调整税率级距、增加6项专项附加扣除,让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2018年10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法迎来了自1980年出台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革,其中专项附加扣除制度的引入成为本次改革的最大亮点。本文基于单位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现状,分析了本次改革的亮点和不足,并对完善专项附加扣除制度的范围、标准和扣除方式,减轻各方办税负担方面提出了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税改的子女教育费用扣除制度,设计不同的子女教育费用扣除调整方案,并依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2015年数据模拟分析其对居民收入和居民福利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女教育费用扣除制度扩大了收入差距,但提高了收入水平。同时,制度的优化使得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高,且收入差距扩大;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略微增强,且收入差距明显缩小;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和收入差距无变化。收入水平提升对福利增进效果较强,收入差距扩大造成福利损失影响较小,从而福利水平得以提升。此外,依据教育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子女教育费用扣除标准是可行的。鉴于此,从政策操作层面来看,要继续优化子女教育费用专项附加扣除,以提升居民福利水平,持续完善个人所得税政策。  相似文献   

10.
黄朝晓 《税务研究》2022,(12):81-85
不少国家(地区)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为依据,按照实际负担人数,确定标准化减除费用;同时结合纳税人收入情况、纳税人及被供养家属是否残疾、抚养子女的纳税人婚姻状况、被供养家属年龄,设置差异化减除费用。我国个人所得税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等为依据,实行标准化减除费用,结合纳税人居住、教育、医疗、育儿、养老等支出实行专项附加扣除。比较而言,我国个人所得税标准减除费用未考虑实际负担人数,差异化减除费用未考虑纳税人收入情况、纳税人及被供养家属是否残疾、抚养子女的纳税人婚姻状况、赡养老人年龄,造成纳税人减除费用扣除不足等问题。为提高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精准性,应借鉴国际经验,充分考虑纳税人实际负担、纳税人收入等因素,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制度。  相似文献   

11.
从2008年3月1日开始,国家调整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标准,即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原来的每月1600元提高到2000元。这次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调整,将让你实际发到手的工资有一定的变化。尤其对白领和高收入者来说,  相似文献   

12.
《证券导刊》2011,(24):16-16
调整力度加大利好超出预期根据“两会”提出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改草案,个人所得税工资扣除标准由2000元提升至3000元,将现行的9级超累进税率调整为7级。本次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改草案在此前草案的基础上,再次提高工资扣除标准至3500元,同时将第一级税率有5%降至3%,大大超出原有预期。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规定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应提高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将中等收入家庭纳入免税行列,同时,取消无住所纳税人的附加费用扣除,废止外籍人员各种税前扣除优惠政策,基本费用扣除应反映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4.
正方先生,36岁,IT经理,月收入1.2万元,年奖金2万元,每月生活费用3500元。方太太,35岁,月收入1万元,年奖金2万元,每月生活费用3000元。孩子6岁,每月生活费用2000元。目前家庭拥有自住房产一套,市值160万元,房贷尚有55万元未偿还,每月还贷3940元。家庭活期存款12万元,定期存款10万元,方太太每月投资基金1000元作为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目前市值1.5万元。两人都有社保,方太太还为自己投保了重疾险附加意外保险10万元,每年保费3500元;为方先生投保了重疾险  相似文献   

15.
庞博 《云南金融》2011,(8Z):36-37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拟将工资薪金减除费用标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现行的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000元。拟将现行工薪所得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扩大5%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调整后,纳税人口将减少4800万人,国家个人所得税收入每年将减少1200亿元左右。该草案最快将于下半年颁布实施。本文论述了这项个人所得税改革将会对中国社会总福利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庞博 《时代金融》2011,(23):36-37,67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拟将工资薪金减除费用标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现行的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000元。拟将现行工薪所得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扩大5%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调整后,纳税人口将减少4800万人,国家个人所得税收入每年将减少1200亿元左右。该草案最快将于下半年颁布实施。本文论述了这项个人所得税改革将会对中国社会总福利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从每月800元提高到每月1600元。经研究,现就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政策衔接问题明确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个完整的家庭财务规划包含应急准备、长期保障、子女教育、退休养老四个基本规划。只有在做好了这4个基本规划的基础上再进行其他规划才能保证家庭财务有健康的根基。郭先生,36岁,月收入1.8万元,年终奖3万元,每月生活支出5000元;郭太太,35岁,月收入1.2万元,年终双薪,每月生活支出4500元;孩子7岁,每月生活支出2000元。郭先生和郭太太均有社保,此外分别购买了保额10万元和20万元的商业保险,每年分别交纳保费4000元和8000元。拥有自  相似文献   

19.
当前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优惠享受条件和扣除方案设置相对单一,既不利于实现税制量能负担原则,也不利于政策发挥降低家庭养老成本、鼓励家庭成员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作用。本文基于被赡养老年人的个体差异性和数量设计三种不同的政策调整方案,结合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模拟测算了现行政策和调整方案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在不考虑收入条件对政策受益的限制性时,基于被赡养老年人健康、年龄和人数的扣除方案均有利于强化政策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且政策作用在低收入群体中更为明显。结果检验中,依据老年人人数调整的扣除方案未通过检验;税后收入再分配的地区性差异表明,调整方案拉大了区域内的贫富差距,区域内尤其是高收入水平地区内的相对贫困群体及其养老压力需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0.
亮亮 《财会学习》2007,(10):60-60
"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都是单位对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支付,属于个人所得税的不同应税项目.但由于两者的扣除标准不一致(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从2006年1月1日起对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600元;而劳务报酬的扣除标准为4000元以下为800元、4000元以上为扣除20%),及适用的税率不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至45%,而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加成征收为30%、40%),单位支付相等数额的人员支出时,个人所得税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如何对代缴义务人进行宣传解释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