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自主造车看来是一种奢望,156项重大工业建设项目中,建立综合性的载货汽车制造厂被很快提上日程. "三年造车"的重任下达后,一汽建厂造车的同时,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为解放汽车配套的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2.
李琳 《汽车观察》2021,(3):10-11
下场造车之前,小米依然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又一次,小米造车的传闻在"仍未立项"的官方声明中,沉寂下来。自互联网造车兴起之时起,小米造车的传闻就从未停歇过。伴随着一轮轮传闻的兴起与破灭,小米的股价也一路起起跌跌。2020年下半年,阿里、苹果和百度相继官宣造车,在跨界造车成为潮流的今天,小米下场造车似乎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智能网联汽车》2021,(3):42-44
4 月 21 日,"GTIC 2021 全球自动驾驶创新峰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在本届峰会上,滴滴自动驾驶公司COO孟醒发表主题为《滴滴自动驾驶的自我进化》的演讲.孟醒在演讲中介绍了滴滴自动驾驶公司在2021上海车展上发布的L4级自动驾驶测试车滴滴双子星,并展示了滴滴在上海嘉定区公开道路上路测的画面.  相似文献   

4.
与体检中心抢生意的有可能是一辆车. 第二届世界智能汽车大会现场,创维集团创始人、创维汽车创始人、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董事长黄宏生再一次阐释了他的造车理念——为14亿中国人的"长命百岁"造车.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四化"浪潮的来临,传统车企都在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第一批造车新势力已迎来逆袭,不仅特斯拉市值突破万亿美元,蔚小理市值也都过百亿.一片热闹的背景下,新入局的互联网造车企业的机会又在哪里? 作为新进入的互联网造车代表,集度汽车CEO夏一平在集度汽车成立1周年之际,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期间接受了《汽...  相似文献   

6.
国内动态     
《中华商标》2014,(7):86-86
正"滴滴"又涉侵犯商标权被起诉因认为对方擅自使用"滴滴"、且其服务项目与自己商标核定的服务相近,广州市睿驰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将"滴滴"打车运营商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诉至法院。目前,北京海淀法院受理了此案。据广州睿驰公司诉称,公司拥有第38类第11122098号"嘀嘀"和第11282313号"滴滴"商标、第35类第11122065号"滴滴"商标。小桔公司通过软件信息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字样与原  相似文献   

7.
郑劼 《汽车观察》2020,(4):36-37
风浪之下,职业经理人们已经很难在造车新势力上感受到安全感。受传统淡季叠加疫情影响,2020年开局车市持续承压。在此起彼伏的降目标、调薪潮下,车企高管人事变动亦进入"高发期"。据《汽车观察》统计,截至4月中旬,各大车企今年已出现超过20起人事变动,其中造车新势力成为重灾区,共计有7家遭遇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8.
随着特斯拉工厂投入生产,产品价格持续下调,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对造车新势力现阶段已占有的市场必将形成极大冲击.同时,持续下调价格、推出新产品、更新新技术等发展策略,无异于包抄了我国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后路.面对特斯拉的强势进攻,造车新势力应沉着应对,坚持高质量产品发展战略不动摇.我国造车新势力各具优势,为保障造车新势力长期发...  相似文献   

9.
《汽车观察》2016,(4):13
在3月20日举办的"思辩互联网汽车——第三届国际汽车安全高峰论坛"上,面对当前如火如荼的互联网企业造车,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泼了一盆凉水。他表示:"今后主导汽车工业的一定是汽车公司,而不会是互联网公司。对于汽车工业来说,实干与梦想同样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加入造车大军,互联网颠覆传统车企的言论也甚嚣尘上,一场新的造车运动正在中国如发烧般蔓延。  相似文献   

10.
2022年开始没多久,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就贡献了新年首喷。1月16日,李想微博转发一篇团车创始人、CEO闻伟宣布造车后接受媒体采访的文章,怒斥闻伟造车"刷新了创业者的底线"。面对李想的"吐槽",闻伟也在个人微博进行回应,他表示很委屈:"除了节奏和耐心您是不是忘了眼光和判断?"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造车新势力纷纷崛起.继小米、360等科技公司官宣造车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又闯入一个全新的跨界者.  相似文献   

12.
李琳 《汽车观察》2022,(1):70-71
对造车新势力来讲,2021年不是元年,但绝对是崛起之年.排名前三的"蔚小理"全年交付量均突破9万辆大关,哪吒汽车紧随其后,即将跨过年销7万辆的门槛.曾经稳居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的威马汽车虽然保持了前五席位,但处境却格外危险.往前看,哪吒汽车以2万辆的年销量差距将其远远甩在身后,往后看,零跑汽车以仅1000辆的年销量差距紧...  相似文献   

13.
天美"逆行"     
张静 《汽车观察》2020,(4):44-45
造车新势力再添新人,天美汽车"寒冬"入局。近两年,造车新势力们经历了从"集体发力"到"瞬间团灭"的"去泡沫"阶段。截至目前,仅有蔚来、小鹏、哪吒、威马等10余家车企完成了交付。可即便交付成功,也并不代表就万事大吉了,持续的烧钱和越来越难看的财报,简直让其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风云"下线,奇瑞的造车历史从这一刻开启;2020年12月18日,第900万辆奇瑞"艾瑞泽5 PLUS"上市,第一个900万辆在此刻定格.  相似文献   

15.
杨锋磊 《汽车观察》2012,(12):94-99
门外汉造车并不鲜见,但靠做纺织机械起家的中国恒天集团却是个"另类":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内,其通过收购上十家汽车企业来进入汽车领域造车的做法,着实令人大跌眼镜.作为国资委直属的央企,中国恒天集团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纺机巨头,之前的主体业务涉及纺织、机械、地产等三大板块.不过,从2008年重组凯马股份开始,恒天集团先后收购重组了郑州宏达、湖北新楚风、江西百路佳、河北利达特种车、保定大迪、天马等汽车或与汽车相关的公司.2012年,恒天甚至将触角伸到了海外,于7月25日以900万欧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荷兰重卡企业——GINAF.另有消息称,恒天还一直在跟国际知名卡车企业佩卡集团旗下的达夫卡车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16.
自2016年开始,大疆就已经入局造车,默默耕耘,大疆车载应运而生.依稀记得热闹的上海车展上,观众不会在纷繁的汽车世界中注意到大疆车载的存在,用低调形容大疆车载再合适不过了. 并非转型,也不是跨界 可能听说大疆要造车,一般的看客会以为又是一个普通的跨界"凑热闹者".但是了解大疆,或是对大疆车载有所了解的观察者来说,仔细想...  相似文献   

17.
张静 《汽车观察》2022,(4):18-19
自2021年3月30日官宣造车以来,小米的确为了造车这事一点也没闲着.75天85场业内拜访、200多位汽车专家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讨论会、2次正式董事会……这还只是去年官宣造车时的数据. 紧接着,去年9月1日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1月18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两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均是小米董事长兼CEO雷...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有一场令人记忆犹新的"滴滴"与"快的"打车软件的"烧钱大战"。其实说这是烧钱并不准确,毕竟"滴滴"和"快的"背后是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大互联网巨头,谁也不是省油的灯,白烧钱的事肯定不会干。而这种所谓的烧钱,其实是在培育市场、培养客户,让更多的消费者有动力去装打车软件,使用  相似文献   

19.
李永钧 《汽车观察》2016,(10):86-87
从互联网公司宣布造车的第一天起,一浪高过一浪的质疑之声汹涌而来。今年以来,互联网造车风生水起,IT企业加速进军汽车业。尽管业界对'互联网造车'还没有达成共识,但风风火火的造车运动已在历史潮流中滚滚向前。集体杀入目前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中国互联网巨头全部都在进行车联网项目的研发。其中。  相似文献   

20.
随着行业泡沫退去,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被淘汰出局将成定数。停工、欠薪、裁员、自燃……造车新势力最近烦恼缠身。如果说中国车市的寒冬从2018年开始蔓延,新能源汽车的"寒冬年"则于2019年到来。这一年,史上退坡幅度最大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正式实施,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也开始踩刹车,从2019年7月到如今销量连续数月同比负增长。大盘尚且如此艰难,更不用说在其中"沉浮"的造车新势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