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6 毫秒
1.
为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满足在速度350 km/h的京张高速铁路上开展奥运直播,分析了京张高速铁路超高清移动演播室业务及安全需求,并为进一步掌握京张高速铁路沿线5G信号覆盖情况、动车组车内车载5G网络系统传输能力、移动超高清演播室与动车组环境兼容性等指标,开展了专项试验,车厢演播室能够将视频信号以40M左右码率稳定回传至央视总台5G媒体应用实验室。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动车组Wi-Fi的移动演播室解决方案,阐述移动演播室的技术方案、安全方案及关键技术,并开展了动车组改造、测试,支撑央视总台超高清移动演播室完成各类奥运赛事的直播任务。  相似文献   

2.
结合深圳城际铁路特点,对包括列车运行控制和视频监控下载等不同业务的无线通信数据传输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根据业务的安全性和带宽需求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建议。同时,针对“高带宽传输”和“多设备接入”需求的车地无线通信网络,在对比分析了轨道交通行业内主流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上,结合5G公专网的方案特点和测试情况,提出了适合轨道交通行业的5G公专网应用模式。另外,结合“智慧城际”和“云边协同”的发展要求,提出了适合深圳城际铁路的5G混合专网优化方案,并探讨了依托5G高传输速率和前端边缘计算节点的部分智慧应用和相应的数据交互流程,以满足各类智慧业务高实时、高性能的要求,提升城际铁路的客服和运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高速铁路旅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优化现有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体系,研究影响高速铁路旅客服务评价的个性化因素。通过服务接触理论划分服务环节、情感曲线量化旅客服务评价,得出旅客服务需求差异,在此基础上设计个性化服务评价权重。结合北京南站、郑州东站,西安北站和成都东站的实地调研数据,对高速铁路旅客个性化服务评价权重的设计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乘客的情感曲线进行权重设计能够真实反映旅客个性化服务需求,为优化现有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评价体系提供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评判不同旅客群体对我国高速铁路票价的认知及接受程度,通过对旅客出行影响因素的基础性分析,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开展旅客细分,将高速铁路旅客群体按收入水平划分为低、中、高等收入3大群体。构建Logit模型与系统动力学组合模型对不同收入水平高速铁路旅客群体票价接受能力进行测算,以现行高速铁路票价为基础,提出在确保高速铁路公司合理利润的基础上满足不同旅客承受能力及心理诉求的多样化兼具可实施性的高速铁路票价方案,为我国高速铁路运价策略及票价产品设计提供理论与应用方面的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5.
京张高速铁路是支撑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为进一步提升冬奥赛事期间京张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构建了面向冬奥的京张高速铁路旅客服务智能化技术体系架构,深入研究了京张高速铁路旅客服务智能化成套关键技术,涵盖站车智能旅客服务环境与生产要素泛在感知、客运集中管控平台智能提升、基于5G的列车多媒体奥运信息服务、旅客全行程智慧信息服务、人员异常行为感知与预警、站车应急处置决策与协同联动、站台门自适应控制等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已在京张高速铁路完成应用示范,满足了冬奥赛事期间国际化旅客出行和车站生产运营的需求,有效提升了旅客出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了车站生产管理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保障了京张高速铁路稳定、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应充分考虑旅客的乘车选择行为,尽可能满足旅客的乘车需求,提升高速铁路的服务质量,体现以人为本。引入非集计理论的Logit模型分析旅客的乘车选择行为,在此基础上建立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协调优化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收益和旅客乘车选择满意度。根据模型多目标、非线性的特点设计粒子群优化算法,以某高速铁路为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系统分析高速铁路旅客需求生成规律等基础性理论,可使高速铁路运量预测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探讨高速铁路旅客需求特性以及生成机理,基于市场抽样调查,分析我国华东、华中、西南、西北、华北、东北各地区的高速铁路客流出行意愿、分布规律等客流特征,认为我国客流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研究成果可对优化高速铁路开行方案和运输组织以及高速铁路市场营销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速铁路网的不断完善,高速铁路运营模式向公交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为给旅客提供多样化的运输服务,改善旅客运输的服务质量,设计一个系统互联、信息实时共享、数据及时准确的高速铁路旅客信息系统已经迫在眉睫。对高速铁路旅客信息系统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高速铁路旅客信息系统技术方案,并构建了高速铁路旅客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依据系统功能特点,将高速铁路旅客信息系统分为调度中心子系统、车站子系统和宣传信息子系统,最后对其核心功能设计进行分析,建立互联互通、信息实时共享、数据及时准确的高速铁路旅客信息系统,不断提升我国高速铁路旅客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高速铁路长运距条件下,旅客乘车疲劳度成为衡量旅行舒适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旅客乘坐高速列车出行舒适度评价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疲劳度指标权重,结合旅客疲劳度影响因素评价值计算方法,从乘车时长、乘车空间、空气环境、物理因素、个性化服务5个层面构建长运距高速铁路旅客乘车疲劳度量化计算公式体系。以京沪和哈大高速铁路列车上旅客的疲劳度进行实例分析,得到影响长运距高速列车旅客疲劳度的最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使得铁路客运产品更好地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同时验证长运距高速列车旅客乘车疲劳度量化计算公式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高速铁路客流在不同时段的分布特点,以及客流分布与列车服务频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定义由出行时段费用和车厢拥挤程度费用组成的广义旅客出行费用,构建高速铁路列车配流的用户均衡模型,并给出Logit随机网络加载算法结合相继平均法的求解算法。根据构建的配流模型,以上海虹桥到北京南、上海虹桥到南京南的OD客流为例进行客流分配,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网络条件下,结合高速铁路旅客出行需求、客流结构和不同出行模式,将客流合理分配到高速铁路列车流,对提升列车能力利用率、提高换乘旅客出行的便利性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构造高速铁路换乘服务网络,根据换乘服务网络特征,得到网络各类型弧段的阻抗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高速铁路换乘服务网络的随机用户均衡模型,利用梯度投影算法对模型求解。算例通过与未考虑换乘条件的方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列车区间平均上座率。  相似文献   

12.
旅客出行需求不断提高,需要同时考虑旅客出行时段选择与运输企业效益,来优化调整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针对一条拥挤的高速铁路客运走廊,分时段确定列车停站计划和开行频率,阐述影响旅客出行时段偏好的2个重要因素——吸引度与可达度,据此构建旅客出行阻抗函数,构建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是以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整数规划模型,用于确定列车停站方案;下层规划是一个用户平衡模型,用于计算客流在停站方案上的分配结果。根据模型特点设计启发式算法,并通过算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和分析。研究表明,考虑旅客出行时段偏好优化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的方法,能更好地匹配旅客需求分布,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3.
分析高速铁路技术经济特性对客流分担率的影响,对优化客运产品、提升高速铁路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概述高速铁路客流分担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京广高速铁路5个客流OD间的高速铁路、航空、公路客流数据,选取经济性、快速性、方便性、舒适性和安全性5个影响因素,应用基于旅客广义出行费用的Logit模型分析不同运营参数调整方案下高速铁路客流分担率的变化情况,并运用灵敏度分析法探讨不同出行距离下各影响因素对旅客出行选择的重要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性始终是旅客选择高速铁路出行的重要影响因素,而舒适性对中长距离旅客的出行选择行为影响较大,方便性对短途旅客出行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应以旅客需求为导向,借助客运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完善高速铁路客运服务,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基础,针对高速铁路旅客需求和感知建立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运用灰色关联度-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对成都东站、重庆西站,以及G2885和G2890次列车高速铁路旅客进行现场调研,基于调研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结果表明,高速铁路列车服务质量总体高于车站服务质量;相比于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的基本需求和物质需求,提升服务等级和注重精神尊重是提升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努力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探讨城际通道短距离多线路列车优化问题,建立城际通道高速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提升列车运输效益和服务水平。针对城际通道线路特点,以多线路、多列车类型为基础构造列车流路径网络;分析旅客出行费用偏差,将客票费用偏差和旅行时间费用偏差相结合考虑,通过引入旅客对不同因素的容忍度参数,提出旅客出行需求与运输供给的协同偏差,进而建立供需协同的城际通道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以模拟退火算法为基础,设计模型求解算法。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开行方案,能在满足旅客需求条件下,在列车运输效率、运营收益和服务质量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为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周界入侵的监测水平,研究基于多传感技术融合的高速铁路周界入侵监测技术方案。首先分析高速铁路各典型场景,并结合视频智能识别、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技术自身特性,匹配传感技术与场景适应关系,提出“一景一案”的设计模式,形成针对每一高速铁路周界入侵典型场景的多传感技术融合监测方案;其次,提出监测技术方案的技术架构和数据架构,并实现功能设计、性能设计、接口方案设计、网络方案设计等;最后,开展基于视频智能识别、雷达、视频与雷达多传感融合的关键技术研究,并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监测范围内多传感技术融合的监测方案,可有效实现高速铁路周界人员入侵与异物侵限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7.
为完善高速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应不断提升高速铁路客运生产组织管理水平,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的新途径。在阐述郑州东站高速铁路管理信息系统中所包含的高速铁路综合指挥管理系统、高速铁路旅客云服务系统和高速铁路安全应急处置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基础上,针对郑州东站高速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不足,从生产组织、旅客服务和安全应急3个方面提出高速铁路管理信息系统优化改进方案,为全面优化郑州东站高速铁路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不断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提高通道运输能力和点线能力协调性,对高速铁路车站能力提升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对列车进路分配影响因素和组成进行分析,结合咽喉和到发线一体化运用思想,建立以列车作业间隔时间最小和平行进路利用率最大为目标的双层规划模型,并采用Lingo软件求解。以某高速铁路车站为例,根据道岔分组原则搭建车站网络平面图,明确进路冲突关系和间隔时间约束,进而求得发到间隔为5?min时高速铁路车站能力最大的进路分配方案,从而为高速铁路运输能力提升和点线能力协调运用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航空运输系统和高速铁路网络的结合,大多通过新建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机场来实现,2个系统如何有效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方便旅客出行,实现优势互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分析国内外空铁联运现状及存在问题,以空铁联运结合较好且对机场既有设施及运营影响较小的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为例,对车站与航站楼相互关系的处理、高速铁路线路局部地段技术标准选择、线路走向与机场总体布局的协调、车站埋深、规模和站型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提出高速铁路引入机场方案研究的总体思路和设计要点,以期为国内研究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机场实现空铁便捷换乘,打造效率优先、安全可靠的空铁联运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分析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影响因素,提取影响旅客满意度的原因变量和结果变量,借鉴美国国家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和中国用户满意度指数模型(CCSI),增加感知价值、行为意向2个潜变量;结合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的特点,将感知质量划分为硬件设施、安全秩序、方便快捷、整洁舒适、人员素质5个维度,构建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指标体系,便于分析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不同方面对旅客满意度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