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的新意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经济面临下滑风险的情况下,11月9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拉动内需的十项新举措。11月10日,又公布了十项新举措的具体政策。可以说,这十项新举措的  相似文献   

2.
何仕金 《中国经贸》2008,(23):84-85
面对美国金融风暴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化解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所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困难,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9日公布了关于拉动内需十项新举措,在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经济面临严重下滑风险的背景之下.十大措施的出台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首先,中国A股市场上周以红盘大幅上涨高收.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将以新的增长方式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3.
面对美国金融风暴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化解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所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困难,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9日公布了关于拉动内需十项新举措,在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经济面临严重下滑风险的背景之下,十大措施的出台引  相似文献   

4.
面对美国金融风暴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化解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所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困难,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9日公布了关于拉动内需十项新举措,在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经济面临严重下滑风险的背景之下,十大措施的出台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首先,中国A股市场上周以红盘大幅上涨高收,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将以新的增长方式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5.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市紧紧抓住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机遇,加大了项目引进、储备和建设力度,新开工项目增多、投资规模扩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了今年以来快速增长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0.1%。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9,(8):18-18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举措。目前,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正在逐步落实,部分经济指标也有所回暖。但经济的真正复苏,不仅需要政府投资带动,更取决于民间投资的活跃与否。  相似文献   

7.
东吴 《港口经济》2009,(12):1-1
我国经济继续企稳回升向好发展,发展基础不断增强,今年保8肯定实现。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强调指出,明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新形势新格局下,我们要切实抓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8.
宏观经济运行形势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迅速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在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内需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年经济增速逐季加快。内需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的财政投资强力介入,2009年年初,政府实施投资4万亿元以刺激经济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宏观经济运行形势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迅速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在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内需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年经济增速逐季加快.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金融业造成重创,然而置身全球经济衰退大潮,中国经济并不能因此而独善其身。面对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和逐渐明朗的经济下行趋势,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出,意味着中国新一轮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拉开了序幕。到2010年年底的两年多时间里,政府将增加4万亿元投资,对经济进行最为直接的拉动。  相似文献   

11.
当前到明年二季度,将是中国经济最困难时期。个中原因之一是宏观经济在惯性下滑,而刺激内需政策产生效果有滞后期。出台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计划,央行11月底宣布大幅降息108个基点。这些政策动作传递的是宏观政策基调的一个重大转折。4万亿计划传递信心和勇气直到2008年9月前,中国经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似乎并不明显,但是10月以来,包括这几天发布的11月份经济数据,  相似文献   

12.
投资、消费、出口,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在“保增长”政策措施中,出现了不同动向。3月5日公布的计划报告。阐述了对2009年“三驾马车”的预期和措施,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由上升期转为调整期,中央为扩内需、保增长,推出以四万亿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为主要内容的一揽子计划。从前五月经济运行隋况看,一揽子计划已初见成效,实际投资增速创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实际消费增速进一步攀升,工业经济震荡上行,流动性保持充裕,表明我国经济已出现企稳回暖的积极变化。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进行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决策,大力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大大降低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和影响。从上半年总体情况来看,基本扭转了去年四季度国民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稳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15.
欧洲债务危机影响仍未见底、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外贸出口存在下滑风险……中国经济最复杂之年如今已过去一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超过预期,中国经济当前所处国际国内环境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在上半年重要经济数据即将公布之际,记者采访了多位知名经济学家,就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6.
去年此时.正值国际金融危机汹涌来袭,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积极的、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四万亿投资、“双扩张”政策、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高出口退税率、IPO……“一揽子”刺激政策及时、有力、紧密相扣。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天津旅游业发展导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影响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领域扩散,世界经济将持续低迷。天津作为外向度很高的城市,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更加严峻。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国内面临的困难,现阶段迫切需要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旅游消费作为直接层次上的最终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启动社会资金、促进居民消费、带动民间投资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形势,我国政府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再居第一。  相似文献   

19.
【英国《金融时报》8月12日】昨天(8月11日),中国集中公布了7月的经济运行数据。在强刺激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得到延续,但基础仍不牢固。宽松货币政策在拉动经济复苏的同时,副作用日益显现。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保增长与防通胀的目标之间,进退两难。  相似文献   

20.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外贸进出口增幅回落较快,投资增长有所放慢;工业生产显著放缓,原材料价格和运输市场需求下降。举国上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围绕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十二字方针,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出台相应政策,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陕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