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10例肺部块状阴影诊断不明者进行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着重进行彩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的操作方法及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通过操作中的临床护理,保障了检测的顺利进行。彩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明确诊断率达99.1%,并发症发生率为2.7%。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安全、简便、诊断快速准确、适应证广、禁忌证少、阳性率高,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不明原因腹水患者的病因及其诊断方法,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膜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不明原因腹水患者112例,应用穿刺活检针对上述患者行超声引导经皮腹腔穿刺腹膜活检,标本送病理检查,必要时行免疫组化进一步确诊。结果 112例患者均经一次穿刺成功,经病理证实腹膜间皮瘤43例,结核性腹膜炎32例,转移性腺癌29例,淋巴瘤1例,腹膜假黏液腺瘤1例,未见明显异常6例,一次穿刺活检成功率为100.0%,经腹膜活检明确腹水病因的诊断率为94.6%。结论经皮穿刺腹膜活检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特别是对腹膜间皮瘤、转移癌和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超声引导下腹膜活检,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无并发症发生,诊断准确率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临床意义与预防。方法对于通过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之后,明确为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的患者再次实施阴道镜评估或镜下多点活检,再对活检组织进行相关组织病理学检查,将临床和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145例ASCUS患者中,通过宫颈活检发现炎症有75例(51.7%),CINⅠ35例(24.1%),CINⅡ15例(10.3%),CINⅢ10例(6.9%),原位癌5例(3.4%),浸润癌5例(3.4%)。结论在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中,宫颈上皮内瘤占很大比例,且其具有转变为宫颈癌的可能性,故需要对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进行高度重视,实施阴道镜下活检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采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注药治疗的疗效优势。方法抽选156例已确诊为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为临床研究,采用数字表发分为对照组(n=78例,单纯使用抗结核药物化疗)和观察组(n=78,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差异。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咳痰以及胸痛等临床症状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8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75.6%、空洞闭合率48.7%以及其病灶吸收率7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4.9%、19.2%、41.0%(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采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注药治疗,能明显提高近远期治疗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防治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43例阴道镜门诊检查者,与同期肉眼活检上皮肉瘤变(CIN)的诊断率进行对比。结果本组检查者中有108例(12.8%)在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而同期采用肉眼活检则只有4.8%的检查者被诊断为CIN,二者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23.15)。CINI~III中血管异常分别为11.5%、12.5%及46.2%,白色腺体和腺口白环分别为31.0%,25.0%及7.7%。结论阴道镜下活检防治宫颈癌效果较佳,敏感性较高,且诊断费用远低于细胞学检查TCT法和CCT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细针穿刺活检术在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复发及远期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住院诊治的85例甲状腺恶性肿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术前是否行细针穿刺活检术,随机分为细针穿刺活检组与非细针穿刺活检组,其中穿刺活检组45例,非穿刺活检组4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术后回访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风险及远期预后。结果通过术后回访结果,分析得知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大小直径及病理类型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及远期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细针穿刺活检组的患者中,通过细针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甲状腺癌并与术后病理符合的阳性率为66.67%(30/45),其中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穿刺阳性率最高(100%)。结论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在手术前应用细针穿刺活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高的恶性肿瘤诊断阳性率,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的术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研究。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我院门诊通过宫颈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查(TCT)和阴道镜下活检,进行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232例患者,对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和随访效果以及最终的疗效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后经宫颈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查正常的达到98.84%左右,均无复发现象。结论目前宫颈环形电切术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且该方法治愈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肝脏病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病,某些病变实验 室及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病变的性质,特别是 肝脏包块的性质及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指导治疗都依 赖于肝脏病理学检查.因此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肝 脏疾病的诊断、分类及预后判定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明确诊断、衡量炎症活动度及判定药物疗效的金 标准[1].对我院传染病分院在 2006 年 3 月~2012 年 2 月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肝脏穿刺活检病例进行 总结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价,探讨超声引导下穿 刺活检在肝脏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预测腋窝淋巴结肿瘤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体检证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使用亚甲蓝皮下注射染色法对前哨淋巴结(SLN)进行定位,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对 SLNB 的成功率、假阴性率、假阳性率、阳性符合率、准确度等进行计算。结果 SLN检出成功率为98.6%,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98.3%,准确度为97.2%,阳性预测值为91.7%,阴性预测值为98.3%。结论运用亚甲蓝皮下注射染色法进行SLNB,能提高检出成功率,并对腋窝淋巴结有无肿瘤转移情况进行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骨髓活组织检查在转移性癌诊断中临床意义。方法观察68例转移性癌患者骨髓病理学改变及特点,分析骨髓活检结果与骨转移癌临床诊断符合情况。结果转移性癌常以贫血和骨痛为首发表现,骨髓切片可见癌细胞散在或成簇分布,条索状或巢状排列,且浸润程度与原发肿瘤无关;而骨髓涂片中基质常有纤维组织增生、骨小梁破坏。切片与涂片对转移癌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100%和56%,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对于临床不明原因贫血、骨痛的患者,建议进行骨髓活检,骨髓活检对诊断骨髓转移性癌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超声诊断表现。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采取超声检查方法并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得到确诊的50例乳腺非肿块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肿块乳腺病变的50例患者中,病理显示34例(68.0%)为恶性病变,16例(32.0%)为非恶性病变。超声显示36例(72.0%)具有片状低回声表现,为1级;11例(22.0%)具有含散在微钙化片状低回声区表现,为2级;3例(6.0%)具有微钙化呈散在或簇状分布表现,为3级。结论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较低的特异度,临床应结合多种影像学方法对乳腺非肿块病变进行辨别,确有需要时可采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方法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刮片与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100例有接触性出血等临床可疑症状的CIN患者分别行宫颈刮片和阴道镜检查,然后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用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及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86例患者行病理组织血诊断后确诊93例患者异常,其中CINⅠ38例、CINⅡ26例、CINⅢ10例、HPV感染伴部分CIN改变16例、微小浸润癌3例。阴道镜检查结果与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其诊断敏感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诊断符合率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宫颈刮片与阴道镜检查联合使用,镜下定位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既避免常规四点活检的盲目性,又能减少各自的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降低漏诊率,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状态与腋窝淋巴结状态的相关性、找出提高活检术准确性的方法。方法选取60例均为T1-2N0M0乳腺癌患者,采用美兰作为前哨淋巴结的示踪剂,注射于乳晕及肿瘤周围皮肤,5~15分钟后进行术中定位及活检术。结果全部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SLN和ALN活检,成功率96.67%(58/60),灵敏度94.44%(17/18),准确率为96.55%(56/58),假阴性率为5.56%(1/18),假阳性率5.56%(1/18)。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能较准确的评估腋淋巴结转移,有助于保腋窝手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患者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分析330例胸腔积液患者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治疗结果。结果置管期间所有患者无胸膜反应、引流管脱出、感染、皮下气肿、气胸等并发症发生,引流成功率为100%。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腔积液,应注意进行术前、术中心理护理,分时分段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做好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可有效消除患者心理恐惧及减轻痛苦,增加引流成功率,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对提示肿瘤化学治疗耐药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2例胃癌初治患者,实施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法检测其外周血MDR1 mRNA表达情况,并以肿瘤组织中的MDR mRNA表达水平为参照,分析外周血MDR1 mRNA阳性率对肿瘤化学治疗耐药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42例胃癌患者中,外周血MDR1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5.2%,肿瘤组织MDR1 mRNA阳性率为67.7%。胃癌患者的外周血MDR1 mRNA阳性者中,高龄、高分化、肿瘤直径≥3cm者所占比例与肿瘤组织MDR1 mRNA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MDR1 mRNA诊断肿瘤耐药的敏感度为67.9%,特异度100%。结论外周血中MDR1基因表达与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前者可作为后者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CT对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内分泌疾病患者100例,对其进行CT诊断,分析准确性。结果 100例内分泌疾病患者中,确诊下丘脑垂体患者12例,甲状腺患者38例,肾上腺患者25例,胰腺疾病患者25例。结论在内分泌系统进行诊断时,使用CT诊断能有效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对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胸部外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探讨.方法对马山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34例,首先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然后进行CT检查,比较X线检查和CT检查的检查结果,比较X线检查和CT检查的影像学诊断价值.结果患者经X线检查,查出心包积血1例、创伤性肺囊肿1例、肺血肿3例、肺挫伤3例、胸腔积液5例、肋骨骨折8例,检查结果经病理学分析确诊,准确性为61.76%;患者经CT检查,查出心包积血2例、创伤性肺囊肿3例、肺血肿5例、肺挫伤6例、胸腔积液8例、肋骨骨折10例,检查结果经病理学分析确诊,准确性为100%.X线检查和CT检查的准确性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部外伤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心包积血、创伤性肺囊肿、肺血肿、肺挫伤、胸腔积液、肋骨骨折等.CT检查全面、安全、可靠.X线检查方便、灵活,但漏检情况较多.X线复查和CT检查均可查找病因,但CT检查比X线检查的诊断价值更高.CT检查能为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临床疗效的肯定报道.方法 对20 例肾脏肿瘤患者接受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结论 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肿瘤是一种微创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其更远期的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积累病例和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DR平片在隐匿性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5例拟诊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DR平片及螺旋CT检测,比较其诊断率。结果 55例患者中,DR平片确诊49例,不确定2例,阴性4例,检出率为89.1%;共检出216处骨折,其中陈旧性骨折9处,可疑骨折12处;螺旋CT诊断确诊52例,不确定1例,阴性2例,检出率为94.5%;共检出233处骨折,其中其中陈旧性骨折16处,可疑骨折12处。结论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DR平片具有明显的诊断价值,但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因此需联合螺旋CT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难治性直肠癌盆腔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4例直肠癌盆腔复发患者,回顾性分析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2个月肿瘤缓解率为92.9%,术后6个月肿瘤缓解率为85.7%;治疗后生存率为100.0%,且术后6个月内均得到随访。结论在临床治疗难治性直肠癌盆腔复发疾病,采用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方法效果较好,且延长患者有效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