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本院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4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72例,对照组7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胺碘酮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测定QT间期的离散度(QT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行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明显,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用药预防阑尾手术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大石桥东寰医院收治的阑尾手术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所有患者均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手术开始时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瑞芬太尼,研究组患者给予盐酸瑞芬太尼联合地佐辛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切皮时、牵拉时、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MAP、HR明显低于对照组,Sa 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镇静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牵拉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阑尾手术中给予地佐辛联合瑞芬太尼可以有效预防牵拉反应,且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功能检查在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自2013年2月至12月本院肝硬化患者40例为研究组,接受本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胆固醇与白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检查在肝硬化患者治疗中,可有效分析患者肝组织的受损程度和临床症状,并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采用穿支皮瓣修复,对照组采用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炎症因子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0.5%(38/42)、71.4%(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时,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效果理想,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阜新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治疗,研究组鞘内注射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愈时间、治疗总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33/34),高于对照组的73.5%(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感染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短,治疗总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2/34),低于对照组的29.4%(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研究组后遗症发生率为2.9%(1/34),低于对照组的23.5%(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治愈时间,降低治疗费用,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洛铂与碘油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患者接受洛铂与碘油化疗栓塞治疗,研究组62例患者接受洛铂与碘油化疗栓塞联合RF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甲胎蛋白(AFP)、不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近期总疗效为95.2%,高于对照组的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F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铂与碘油化疗栓塞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疾病近期疗效突出,可提升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需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丙泊酚药物麻醉治疗路径,试验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药物麻醉治疗路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入睡时间为(4.2±1.3)min、苏醒时间为(6.8±1.5)min,对照组入睡时间为(6.8±1.4)min、苏醒时间为(9.5±2.1)min,试验组患者入睡、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16.7%,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需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中,相比于单纯应用丙泊酚药物麻醉治疗路径,右美托咪定药物麻醉治疗路径的麻醉效果优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肝功能检查对治疗肝硬化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肝功能检查结果比较,研究组患者白蛋白为(35.7±4.5)g/L、胆固醇(2.1±0.8)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白蛋白为(45.3±3.1)g/L、胆固醇(3.9±2.2)mmol/L,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总胆汁酸(36.7±22.9)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胆汁酸(5.3±1.6)μmol/L;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受损程度与其白蛋白、胆固醇以及血清总胆汁酸等指标相关。通过采用肝功能检查检测肝硬化患者的各项指标,能够分析患者肝组织受损的程度以及临床症状,有效控制肝硬化患者病情发展,对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入院后行常规检查,对心脏、肺等重要器官的功能进行检查,并且准备500~1000 ml血液,对合并基础病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骼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8.67%,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两种内固定方法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保护骨血运行系统,降低对机体的损伤,整体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丹东市第三医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奥氮平和氢溴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口服奥氮平和帕罗西汀进行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评价,并比较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NSS评分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阴性因子评分及PANSS评分、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的发生率分别为6.1%、8.2%、12.2%,研究组分别为8.2%、10.2%、16.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辽宁省朝阳市第四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社会活动分、日常生活分、抑郁分以及焦虑分)、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与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湛江市赤坎区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并给予依达拉奉,观察组4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红细胞沉降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按照常规采用美托洛尔、阿司匹林、辛伐他汀以及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的左心房内径对比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比较两组间左心房内径,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的缩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时,比较两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研究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给予胺碘酮与缬沙坦进行联合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左心房内径的改善,维持窦性心律,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破伤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药学服务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破伤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中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未给予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治疗前和入院后用药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破伤风患者治疗中应用药学服务效果较好,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时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前瞻性开放研究,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共收集123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根据术中使用的麻醉方式分为研究组(全身麻醉)和对照组(硬膜外麻醉),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PaO2在麻醉供氧后较麻醉前明显增高(P<0.05),同时,研究组麻醉后的PaO2增加较对照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min恢复麻醉前状态(P>0.05)。研究组的PaCO2气腹过程中均较麻醉前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30min后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HCO3-在各时点较麻醉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在气腹后HCO3-增大,术中的时点与研究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可以较好的控制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呼吸循环功能,持续较好的血气状态,利于患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静脉麻醉在高血压患者结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高血压患者的结肠镜检查资料,将其分为常规组、无痛组。无痛组静脉缓慢注射丙泊酚和利多卡因混合液,使患者入睡后进镜检查。监测并记录两组在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镜检时间。无痛组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计算力及提问对答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无痛组全部到达检查终点,常规组有2例未达到回盲部;无痛组镜检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在检查中较检查前明显下降(P<0.05);常规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在检查中比检查前明显增高(P<0.05);两组检查结束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恢复至检查前水平;血氧饱和度在两组的各个检查中无明显变化。无痛组麻醉诱导时间为(1.9±0.6)min、清醒时间为(6±5)min,计算力及提问对答恢复正常时间为(6±5)min。结论应用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静脉麻醉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无痛结肠镜检查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扁桃体手术患儿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研究组患儿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后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麻醉后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麻醉结束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儿扁桃体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的麻醉效果较好,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黄芪化纤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于丰城市中医院入院治疗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黄芪化纤汤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层黏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疲倦乏力、胁痛、便秘、腹泻、面色晦暗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化纤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改善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舌下含服和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人民医院急诊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1组患者使用卡托普利舌下含服治疗,对照2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卡托普利舌下含服结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35.0%和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1组的65.0%和对照2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舌下含服结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共同治疗能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但无法避免不良反应,整体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无痛人流手术中使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站进行无痛人流手术的孕妇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孕妇实施异丙酚进行麻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入瑞芬太尼,对麻醉以后两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孕妇使用药物以后2min BP、HR、SpO2都有明显降低,其中实验组2min BP、HR、SpO2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苏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痛人流手术采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共同治疗,可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极少,且具有安全稳定性,使孕妇健康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