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2007年初,国家银监会批准农发行开办农村基础设施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等商业性贷款业务,这是对农发行业务范围的一次重要拓展,对农发行加大新农村建设支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践证明,鹤岗农发行对商业性贷款特别是项目贷款业务的运作,对农发行进一步改善业务格局,优化客户结构,增加发展潜力,提高盈利水平等方面起到了很好作用。但与此  相似文献   

2.
粮油商业性贷款是农业政策性金融框架下由农发行开办的新业务。它作为一种金融品种和工具,对“三农”经济的发展、推动粮油产业化经营所带来的积极效应显而易见。本文结合海南省实际状况从务实层面审视了这一贷款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农发行的发展方向定位于"商业性银行",并逐步摆脱国家财政的延伸功能,今后主要以经营商业性贷款为主。同时,也赋予了政策性银行的特殊性,即不同于一般的商业银行,它不涉足零售和储蓄业务。主要任务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解决粮油生产、流通、加工、转化过程合理的资金需求,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逐步实现有自己特色的商业银行。但由于多年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农发行总行商业性贷款业务范围的放宽,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也逐步从粮食龙头企业拓展到林业龙头企业、粮油合同收购贷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等领域,为充分了解本地区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开展、风险等情况,笔者以牡丹江市农业发展银行为例,对开展商业性贷款业务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农发行在大力拓展商业性贷款业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位、缺位和不到位的情况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防范风险和切实落实中央政策的角度,提出促进农发行可持续性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年前,笔者从宏观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微观的涉农企业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当中的支农途径,充分发挥支持新农村建设和支持“三农”的职责。目前,农发行信贷业务几乎涵盖了全部涉农领域,不仅如此,在政策性业务不断增长的同时,商业性业务亦在大幅增加。本文就农发行发展拓展商业性信贷业务,更好履行支农功能,略谈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农发行奎屯市支行自2005年以来,先后投放了全国农发行系统首笔棉花预购贷款和农业科技贷款,以及2007年投放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油脂短期贷款,这不仅为该行今后商业性贷款业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防范信贷风险作了有益的探索。笔者结合其开办商业性贷款业务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就现阶段如何加强和提高商业性贷款的监管进行了对比分析,以确保该行今后商业性贷款业务能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是国家出资组建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1994年成立之初,其信贷业务主要是从事粮棉油统购统销等国家指令性业务,履行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职能。但随着1998年国家粮棉政策的出台、2004年粮食流通体制全面市场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的深人发展,农发行业务领域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政策性银行已由单纯政策性业务发展到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并存,拓展商业性支农业务已经成为农发行业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审视当前业务拓展现状,在政策依托、制度建设、操作程序、素质技能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本文概括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农业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这一难题一直制约着农业小企业的发展,困扰着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的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2007年4月10日,银监会正式批准农发行全面开办农业小企业贷款业务,农发行围场县支行在河北省农发行系统率先开办了第一批农业小企业贷款,在迎来可持续发展良好机遇的同时,承担起进一步发挥农村金融骨干和支柱作用,取得了业务发展、企业欢迎、政府满意、社会关注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作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三驾马车”之一的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正在经历业务拓展转型的关键变革,商业性贷款业务能否成为其上手合用的新把式干系重大。眉山市农发行开展商业性贷款业务已有一年多时间,眉山银监分局在调查中发现,他们有成功的经验,但同时在业务拓展和风险管理中也反映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需引起行业和监管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郑保胜 《浙江金融》2007,(12):29-30
随着粮食仓储设施贷款、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长期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等中长期贷款业务的相继开办,农发行支农中长期贷款业务进入了宽领域、多方位、深介入的发展阶段。为此,科学、  相似文献   

13.
2006年7月。银监会批准农发行扩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业务范围和开办农业科技贷款业务,这是继2004年农发行开办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业务后又一次重大业务拓展。在新业务开展中,农发行按照审慎积极、有效发展、严格管理、控制风险的原则办理业务,不仅贷款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贷款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经营效益得到明显提高,而且,还有效地支持了粮棉收购,保护了农民利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的比重日趋增大,为农发行的自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基层农发行商业性贷款的风险已经凸显,亟待引起高度关注并破解.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近两年的改革发展,农发行正在从过去纯粹粮棉油收购贷款经营向多元化、多功能的经营支农贷款过渡,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粮棉油加工企业贷款、其他粮食企业贷款和粮棉油转贷款等商业性贷款业务在农发行贷款中的比重迅速增加,种子贷款等新的贷款品种也陆续开始营运,农发行将在三农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随着商业性贷款经营的不断扩大和延伸,如何进一步加强风险防范已经被放在农发行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6.
《新疆金融》2007,(B11):129-134
自2004年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以来,农发行业务范围逐步拓宽。继开办粮油加工企业、粮棉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之后,2006年7月27日,银监会批准农发行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扩大到农、林、牧、副、渔整个农业领域,并同意农发行开办农业科技贷款,这是自1998年业务划转后农发行业务范围的一次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17.
<正>农业发展银行开办涉农商业性贷款业务,能够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支农资金的配置效率,缓解农村经济信贷资金供求矛盾,推动国家支农政策的有效落实。但是,由于其商业性业务边界不清晰,与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银行的市场定位产生冲突,以及长期以来内部制约因素的作用,使得基层农发行商业性业务的拓展备受争议。因此,对基层农发行业务边界和市场定位进行调查评估,并提出改进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林兴 《海南金融》2005,(12):43-45
随着商业性业务范围的扩大,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防范商业性贷款风险成为新问题。本文介绍农发行商业性贷款的种类及其面临的风险类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商业性贷款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云南省普洱市是集"山、边、少、穷"为一体的农业大市,农业经济在全市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普洱市农业发展银行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扶持和服务农业生产、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充分发挥农发行在农村金融支持体系中的主力军和骨干支柱作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民银行普洱市中心支行对普洱市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及业务经营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0.
农业发展银行自2004年12月开办商业性贷款业务以来,业务范围和贷款规模不断扩大,为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在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防范风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发行商业性贷款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