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报纸退出”是指报纸根据一定的程序停止经营,清偿(或转让)债务,关闭机构,丧失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从而退出报业市场的过程。建立报纸退出的机制,通过报纸的优胜劣汰,有助于报业资源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兴媒体的冲击和报业唱衰的喧嚣,大众报业集团坚定信心,坚守报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综合实力跃居全国报业集团第五位,省级报业集团第一位,实现利润全国第一,去年达到7.06亿元。集团跨区域、跨媒体整合资源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全国最大有线电视网——山东省有线电视网,  相似文献   

3.
本期“报业新论”,我们择发5篇来稿。 陈国权撰写的《再论厚报的不合时宜》是在其于本刊2006年第1期发表的《厚报不合时宜变薄已成趋势》基础上对厚报不合时宜观点的进一步论证。他认为,在当前新闻纸价格持续上涨。各种新兴媒体争抢报纸读者与广告资源的严峻形势下,报纸如何恰当地变薄将是今后报业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4.
资本运作将成为报业经营的重要内容 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标志着我国新闻出版体制的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意见》认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资源行政化配置造成的出版资源过于分散,结构趋同和地区封锁,出版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小、实力弱、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十分突出。这种情况不仅出版领域里有,报业情况也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5.
中国报业的比较发展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互联网络勃兴和读者资源、广告资源持续流失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高悬报业头顶十几年,导致中国报业生存空间逐步缩小,但迄今为止,报业似乎依旧是中国传媒业中颇富生机和活力的一大板块。尤其是经历了2005年拐点以来报业的坚挺发展,令人瞩目。对此,有人称之为恢复性增长,有人称之为全面复苏,有人称之为黄金时代的持续,  相似文献   

6.
报业转型的根本是体制改革。长期以来,报业多为事业性质,难以成为市场主体,难以实现真正转型,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事改企"改革,为报业转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改制后的报业成了文化企业,就具备了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和股份市场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地市报业     
《中国报业》2009,(7):52-52
本期“地市报业”,我们择发3篇来稿。 宣舒平、孙道荣撰写的《创新体制机制拓展多元经营——〈萧山日报〉应对危机变局的策略》,介绍了他们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与体会。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家县市区域报纸,萧山日报社也成立了专门的品牌运营委员会。通过提升品牌价值,融合传媒资源,壮大报业经济。  相似文献   

8.
报业转型的根本是体制改革。长期以来,报业多为事业性质,难以成为市场主体,难以实现真正转型,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事改企”改革,为报业转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改制后的报业成了文化企业,就具备了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和股份市场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陈翔 《中国报业》2014,(7):14-18
无论是出于抱团取暖,还是出于打造媒体旗舰,同城报业资源的一统,意味着跨媒体、跨平台、跨行业的整合势在必行,只不过先从报业市场入手。传统媒体面临共同的危机,就必然共同应对,互联网已经把所有传统媒体划并成同一个阵营。《新闻晚报》休刊就是在为传统媒体结构性矛盾的破题排除障碍。《新闻晚报》休刊不仅仅是一份报纸的终止符,更是为传统报纸的价值时代提供了一个“休止符”。而跳过这个“休止符”之后,必然是一场激变。上海报业集团的变革指向绝对不是所谓抱团取暖或打造报业旗舰,而是一场中国传统媒体价值体系的整合重构。  相似文献   

10.
王文明  张硕 《中国报业》2011,(12):11-15
当今报业的创新发展是由技术主导的,这一论断,应该没有人会持反对意见。新媒体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报业的影响和冲击,大家有目共睹。在报业技术领域,“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的份量,业内人士都是公认的。今年的第五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颁给了“黑龙江报业多通道跨地域多媒体新闻制作共享平台”项目。这并不是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第一次获得如此殊荣。近几年来,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多次在报业技术领域有所建树,不仅如此,在其它领域,比如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国外报业的合作共赢、印刷业务的创新开拓等,都有不凡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掌门人杨殿军的付出与努力自然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从1615年第一份真正的报纸《法兰克福新闻》开始,以传统报业为载体生产、传播新闻信息已经走过了近400个春秋。然而现在这400年的积累在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下变得岌岌可危.曾经一家独大的传统报业不再是新闻生产领域的唯一霸主。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媒体开始争夺新闻资源、读者资源、作者资源甚至广告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报业到底应该如何放下身段。摆好心态,不惧怕互联网的同时,在互联网思维下完成报业转型;而出身于互联网的新型数字媒体又是如何步步逼近传统报业。不断抢夺其份额,都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相似文献   

12.
黄达 《中国报业》2015,(9):66-66
4月8日至10日,"2015中国报业户外媒体营销创新峰会"在湖北武汉召开。会议由中国报业协会、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中国报业协会户外媒体专业委员会、湖北日报新媒体集团、河南大河全媒体广告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报业杂志社、中国报协网、中国广告网、《广告人》杂志社协办。中国报业协会副秘书长胡怀福,中国报业协会户外媒体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薛德星等传媒界代表,以及国内知名媒体营销精英、专家学者、新媒体企业负责人等70多人齐聚江城,以“营销创新大突破”为主题,交流中国户外媒体发展经验和趋势,探讨户外媒体营销新模式,并就构建中国报业户外媒体联播网,整合户外媒体资源,抱团发展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3.
吴锋 《中国报业》2010,(7):28-30
2010年是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开局年,也是下一个60年的起始年。中国报业以怎样的心态和怎样的视角看待这一年的经营管理战略,对报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中国报业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到达一个新的“节点”——以报业规模、普及程度、办报水平和盈利能力等指标来考量,中国报业已经越过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期,  相似文献   

14.
鲜虹 《中国报业》2010,(7):77-77
在信息化浪潮下,报业传统发展模式所拥有的增长动力正在减退。同时,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对传统报业读者与广告资源的分流作用明显。走“全媒体”之路,成为全媒体内容提供商是报业转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童勤  陈颖捷 《中国报业》2013,(11):71-73
“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已成为共识,特别是对于智慧密集型的传媒行业来说,人才更是极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能够优化配置其他资源,使之效益最大化,并能弥补其他资源稀缺造成的不足。可以说,人才的质量决定了媒体的质量,决定了媒体事业的兴衰成败。为此,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确立符合报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资源战略和规划,成为新形势下报业发展的第一需要。  相似文献   

16.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新闻传播媒介多元化、广告载体多样化,媒体格局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传统新闻媒体的报业市场持续低迷,一纸风靡天下情形已不复存在。面对挑战,各地报业积极探索多产业化经营路径,不断整合资源,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本文以当前纸质媒体面临的困境为背景,通过对我国传统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为传统报业的产业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冯春鸣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1):144-144
当前,许多大中城市纷纷组建了报业集团,提升了传播影响力,增强了报业经营实力。但其中一个普遍性问题是,随着晚报、商报等都市类报纸地位和经营状况的不断改善,党报的地位却不断下滑,报纸发行减少,广告收入下降。在一些报业集团内,党报已经成为发行量最小、广告营业额最低的报纸。党报经营状况的滑坡有着多种因素,其中,对政府关系重视不足、政府资源利用不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新闻传播媒介多元化、广告载体多样化,媒体格局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传统新闻媒体的报业市场持续低迷,一纸风靡天下情形已不复存在。面对挑战,各地报业积极探索多产业化经营路径,不断整合资源,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本文以当前纸质媒体面临的困境为背景,通过对我国传统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为传统报业的产业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通过列举数据,得出了2005年中国报业经营开始抛物线般下滑的结论。以全球报业衰退为背景的中国报业广告颓势并非偶然。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中国报人的不懈思考和辛勤耕耘虽无法阻止中国报业延续2005年的低靡状态,但仍保持住了报业总量的增长,这表明,无论如何,中国报业仍旧在上升中曲折地前进。通过盘点探索出新一年报业发展的方向和拯救报业的良方是本文的意义所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大会报告,第一次载入党章,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强国战略在党和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古往今来,社会事物的竞争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发展。新世纪新阶段,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特别是报业创新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人才。从世情、国情、报情出发,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报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其冲关破障、尽情展示才华创造良好条件,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